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朋友在微信上和我说:"自从孩子上了三年级之后,我就觉得孩子变笨了,也变得叛逆了。"
我发了摸摸头的表情包,然后对朋友说:"怎么啦,具体是什么事情呢?"
朋友说:"孩子不顶我的话了,以前他还很听我的话的,现在我每说一句话,孩子就要顶嘴。而且,以前孩子的成绩也不错的,现在孩子的成绩也退步。我真的很奇怪,怎么孩子一上三年级,整个人就变了呢?"
我说:"这很正常的,你不要担心,这其实是三年级滑坡现象,很多孩子都有类似的表现。"
很多父母都有和朋友一样的烦恼。自从孩子上了三年级或者四年级,孩子的性格、表现就发生了一些变化。通常来说,孩子的变化都会让父母不满意的。这个现象就是孩子常见的"三年级滑坡"现象。
孩子出现"三年级滑坡"现象并不可怕,关键是父母要找出引起孩子"三年级滑坡"现象的原因,然后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这样,孩子就能够走回正常的轨道了。
"三年级滑坡"现象的根源是孩子的"专注力"
一般来说,孩子出现"三年级滑坡"的现象有以下三个原因:
1、 "超前教育"
在孩子上学之前,父母为了让孩子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特意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开学后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教育模式也称超前教育。
事实证明,接受了超前教育的孩子,在开学之后,成绩会好一些。在一二年级时,孩子学的知识比较简单,以孩子正常的水平,孩子能够快速领会。
上了三年级之后,孩子可能没有再去上补习班,或者其他孩子也开始上了补习班。这时,孩子的优势就显现不出来了。所以,在三年级时,孩子的成绩可能会有大幅度下降。
2、 "课程编排问题"
造成"三年级滑坡"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的"课程编排"不太符合孩子
的智力发展水平。
孩子在一二年级时,主要学的是一些最基础、记忆性比较强的东西,只要孩子能够跟上老师上课的内容,能够记住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孩子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但是,上了三年级以后,课程就不再是单纯的记忆性学习。这时,孩子的成绩是由孩子的智力水平以及平时的努力程度决定的。一些智力水平一般的孩子成绩就会比一二年级的成绩差得多。
3、 "心理转折期"
上了三年级以后,孩子进入了一个心理转折期。孩子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
孩子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个儿童。孩子不再是简单地听从父母的话语,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所以,当孩子出现一些防抗的行为时,父母会立即纠正孩子的想法。所以,孩子越防抗,越不顺从,父母就会越想着纠正孩子。结果,孩子越遭到反对,又越想反抗。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以上三个原因的根源,都是因为孩子不具备一定的"专注力"。如果孩子能够具备一定的专注力,那么孩子就能够解决"三年级滑坡"现象。
"专注力"能够为孩子带来许多优势
上了三年级以后,如果孩子能够在克服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那么在父母面前,孩子就不会表现出一副情绪不定的模样。在后期学习中,孩子也能够将自身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学习上,那么孩子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专注力"是一个优良的品质,成功的人身上必定拥有很强的"专注力"。
"专注力"能够给孩子带来以下三方面优势:
1、 高效
"专注力"高的孩子,学习工作的效率很高。
一般孩子的好奇心重,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外界
出现一些变化时,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跟着外界的变化走。
比如说,孩子在学校上课时,如果此时走廊正有一位老师走过,孩子很难不看向窗外。孩子坐在房间里写作业时,如果孩子的床上放着一个玩具,孩子在写作业时就会一直想着玩具。
用这样的状态学习,孩子最终的学习成果可想而知。当然,"注意力"高的孩子是能够自觉避免以上行为的。
2、 自律
"专注度"高的孩子,拥有同龄孩子没有拥有的自律程度。
当孩子持续在某一样事情上面专注时,孩子的效率会高很多。这件事情肯定
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些好处,不然孩子很难坚持下去。能够在一些看似很无聊的事情上坚持下去,能够在其他孩子做不到的事情上面坚持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律的表现。
自律的孩子有克制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未来成功的几率也要更高一些。
3、主动性
孩子在某一样事情上面保持专注,这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持续的聚焦也是一种高学习能力的表现。孩子对某一样事情的兴趣很高,或者自身的主动性很强,才能做到持续聚焦。
主动性强的孩子,内在驱动力也很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跟随身边人的角度。他会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而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面。这样的孩子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
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需要一定的方法
看到这里,父母最想知道的应该是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了吧。别担心,这里有三个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1、 限时训练
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某一样事情,这就叫限时训练,这是训练孩子专注力的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父母需要为孩子找到一样事情,然后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完成这一样事情。
与平常的松散不同,有了时间的限制,孩子会变得紧张。而且,孩子喜欢有竞争性的事物。如果孩子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这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成就感。
最好的训练自然是学习了,孩子在写作业时,父母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完。随着孩子"专注力"的提升,限制的时长也要提升。
2、 不能中断孩子的专注过程
这个专注过程 不仅是指孩子的学习过程,还指孩子的游戏过程、运动过程
等一些耗费长时间的项目。有时候,父母会因为一些个人原因中断孩子的专注过程。这种干预、忽略的表现正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所以,在孩子专心做某一件事情时,父母不要随意中断孩子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加专注于当前的项目,父母还可以加入孩子专注的过程。或者,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没有干扰的环境。
3、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有时候,父母发现,要想让孩子持续专注在学习上面,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孩子能够完全专注于学习之前,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专注于其他项目。等到孩子拥有了专注力,孩子就能够在学习上面保持一定的专注度,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阅读和学习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孩子都要专注于书本。所以,父母可以试着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父母可以先让孩子读一些他感兴趣的书籍,再让孩子慢慢地涉及到其他方面。
我相信,通过阅读,孩子不仅能够形成专注力,还能学到很多学校没有教到的知识。
"三年级滑坡"并不可怕,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有了父母的补救,孩子很快就能够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
我是奶嘴妈妈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