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入职场的管理者,这几点内容你不得不知道

2019-12-20   喜马拉雅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任何事情如果坐的太过,都会有双面影响。竞争可能是好事,它会带来高效,但也可能会带来浪费。它让属于一方的人更加团结和亲密;但是,让处于对手位置上的人对立,甚至会仇视。

无处不在

竞争无处不在,你鼓不鼓励,它都会有。因为竞争是人的天性,不可避免。大自然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有竞争天性,即便是植物,也在竞争。

不管你鼓励与否,甚至是否愿意,竞争都会永远存在。既然竞争无处不在,我觉得你就不用怕,怕其实也没用,你只能好好利用它。

比如在微信发布之前,腾讯内部其实有三个团队,在同时开发相类似的产品。腾讯没有说不许竞争,而是决定做各做各的,哪个团队先跑出来,就让哪个团队的产品先上线,并且享有腾讯的流量加持。

最终,广州团队比其他部门早了一个月,开发出了微信,就赢了这场内部竞争。

所以,竞争对企业和个人最大的益处,其实是克服惰性。要不是后面有人一直追着你,估计你也就晃晃悠悠、边走边停、得过且过了。

负面影响

也有那种公司的内部激烈竞争,最后反而影响了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规则不透明,竞争变成了私下的相互拆台和相互攻击。

我们都说“明争暗斗”,明里是竞争,暗里是斗争。所以要避免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最重要的机制是公开透明。

你的下属都来跟你打小报告,你要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要判断双方的动机,他说的真话假话。所有人想的其实都是打击别人,而不是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

公开透明的机制,不仅所有的项目信息、决策过程,都尽可能透明;就是连高管和员工的薪资,都透明化。这种文化其中一个好处就是遏制了斗争,激励了竞争。

赢了的人当然要奖励,但是输了的人,其实已经受到了最大的惩罚,就是失败本身,没有必要再进行任何额外的吊打。

总结一下。第一,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鼓励下属竞争,而避免下属斗争。当然,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斗争?考验的是你的管理艺术。

第二,竞争的机制、规则、原因,都要透明,不要为了竞争而竞争。

第三,客观看待竞争当中的落败者,不是失败就得离开,而是帮他找到更好的出发位置。

对于竞争的成败,我们要分清主次,竞争的目的是提升效率,而不是羞辱失败者。何况,输掉内部竞争,未必意味着这个人真的不行。

关于主播和课程:

马东,前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电视人,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马东的职场B计划》:回归到职场问题根本,马东用三十年来的经验、洞察,为各类职场问题精准把脉,提升你的认知与方法。这门课程能够让你找准职场方向,在职场中如鱼得水;让你构筑良好的职场关系,保证升职加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