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阻击战,街口街众志成城,不断涌现出敬业爱岗、热心公益的干部群众,为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加油助威!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听到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我们脑海里呈现的是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三尺讲台上的身影。疫情当前,我们的教师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再一次见证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征集从化区疫情防控阻击战突击队成员的紧急通知》精神,区教育局研究决定成立从化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突击队,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服务。驰援街口街的150名队员均来自从化区各中小学,他们的身影遍布在街口街大街小巷,宣传防疫知识、测量体温、设立岗亭、信息登记等。
河滨小学欧桂芳老师,她丈夫是一名一线警察,工作比较忙,无暇顾及家庭。假期里一般都是她自己一人照顾孩子,为不影响参加突击队的工作,她只能让9岁的姐姐带着3岁的妹妹在家。爸爸、妈妈通过留言、家里的监控、电话了解孩子在家的一切情况,直到完成突击队工作回家。
河滨小学欧桂芳老师为村民测量体温
还有河滨南社区组长张晶老师(从化四中老师),看到社区及突击队工作人员防疫物资不足,就自己掏钱买一次性手套给大家,并把家里50个口罩拿给工作人员使用,同时也动员自己的先生来社区帮忙。
更让人动容的是西宁社区突击队组长叶光怀老师,他老婆正在接受化疗,小孩交给母亲带,却每天坚持与大家一起走在抗疫第一线。
叶光怀老师西宁社区设岗点值守
读万卷书,懂了您高尚的情怀,行万里路,明了您无私的精神。今天,仍然是您在抗疫一线诠释着一颗高尚的灵魂。
口罩这个紧缺的防疫装备谁都想多囤一点,
可有的人就是愿意把自己生命的
第一道防线让出来给抗疫最需要的人,
他们是:
2月8日早上,有一名无名氏悄悄自行开车到城郊村12个排查站岗点送上一箱水,值岗人员发现这小伙子与前几次不留名送口罩、体温计的是同一人,经过城郊村委多次寻找,终于找到谭杰铭本人,村第六经济合作社社员。当村委干部对他表示感谢时,他腼腆地笑了下说:“你们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还有荔苑社区荔景园小区的一位老板,放下一箱口罩在居委会就走了,居委工作人员追出去再三询问老板姓名,他说:“我的姓名就不用说了,这些口罩本是预备着工厂开工发给工人的,现在这些物资紧缺,拿出来给冲在一线的抗疫人员更有价值。”
还有人口袋里揣几个口罩,路上遇到没戴口罩的人,劝说之下塞一个给对方……
感恩!
我们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
遇见这个世界的柔软和温暖!
面对居家隔离对象,冲在最前面的是这一群基层党员的领头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的使命与担当。
街口街城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戚结英除了带领居委党员干部通过上门张贴宣传画报、逐家逐户排查,做好相关疫情防范宣传以及对从疫区返乡的人员进行详细摸查了解情况并做好相关资料登记,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外,主动承担负责该社区2名强制居家隔离对象。
戚书记每天亲自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帮忙购买面、蛋等日常生活物品送至他们家中。她说:“在这种防疫情况下还是我自己来吧,其他工作人员家有老少,怕他们的家人担心”。
街口街城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戚结英在路口测量来往人员体温
1月28日,团星村党总支部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反馈辖区缺少一名排查人员,团星村党总支部委员、村委副村长黎卓文同志主动向党组织请缨,由他去进行排查登记。
团星村是典型的城中村,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农村常住人口2800人,外来人口约500人这为防疫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为了摸查清楚出租屋外来人员的情况,61岁的他每天至少要爬十几栋楼。村党支部书记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建议让其他人员代替他轮流值班,让他换其它岗位,他却说:“出租屋的情况还是我比较熟悉,换一个人会耽误排查时间。”他还笑着说爬楼梯就是减肥运动。
团星村党总支部委员、副村长黎卓文入户排查
当收到疫情一级响应时正是除夕,新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杨丽平按上级要求,让社区的8名干部,安排每天2-3人轮岗,而她则是每天从早到晚对市民进行宣传、抽查、核对、上报各种数据。
1月30日,收到上级发来需要隔离人员的名单时,因时间急任务重,要摸查隔离人员与什么人接触过,同住什么人等,杨书记从早上排查到晚上11点才把隔离人员名单排查完。随后她对隔离人员的饮食问题、居家隔离和防护等工作也进行了细致的安排,让隔离人员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新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杨丽平“三人小组”上门检查
西宁社区居委主任毛建萍从1月24日开始,每天带领居委工作人员在西宁辖区巡查、宣传、设岗检查,特别是有“三人小组”上门检查的任务时 ,她总是第一个站起来申请加入。
西宁社区居委主任毛建萍“三人小组”上门检查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街口街府前社区第二网格党支部入党积极份子欧阳广伟,在收到街道疫情防空排查的任务后,主动放弃休假,连夜驱车赶回单位,第一时间牵头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时下发大数据名单,全面落实疫情排查防控措施。
按照职责分工,为了服务好湖北居家隔离人员,欧阳广伟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对居家湖北隔离人员做好每日走访,上门入户、电话沟通了解情况,通过电话保持联系,做好体温和身体状况记录。
按照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欧阳广伟主动帮他们买菜和生活用品,服务热情周到,使居家隔离人员感受到无限的温暖。欧阳广伟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面对疫情,我们责无旁贷。比起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有国才有家,我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只要我们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赢得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战争的胜利!等疫情过去了,天天都像过年!”
街口街府前社区第二网格党支部入党积极份子欧阳广伟在测量来往人员体温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面前,是“爱”穿越了隔离的门,温暖了门里的心。立春了,让我们满怀希望地迎接春暖花开!
打好阻击战
城郊村是我区最大的城中村,据村书记陈锦洪介绍,村里巷子多,外来人口1000多人,出租屋有2468间,落实三号文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面对这些难点,村两委迅速研究,形成了以广大党员、退伍军人、社干部、村民代表为主的中坚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形成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确保“全覆盖、不漏防、不漏控”。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路口分类管理。将全村37个路口分类,按照方便市民又能严密防控的原则,封闭26个路口,仅留11个路口布点设卡检查。每个点的检查包含:身份证、车牌号、联系电话、近期是否去过湖北(武汉)、进村(居)事由(具体到哪户人家办什么事)、体温、进村(居)时间等。
陈锦洪书记带领突击队员查看各封闭路口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对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实行监督和主动上报村委两种方式。
三是宣传深入到户。所有的防疫宣传单张、防控管理制度通过网格化管理发放到每家每户。截至目前,派发宣传资料2000多份、悬挂横额10条、张贴海报100多张。
四是争取外来人口支持。给予外来人口充分的关怀,教育村民要防控疫情,但不排斥外来人口。
在问及是什么力量使得防疫工作推进如此迅速时,陈书记说:“这主要有赖于我们共产党员和各个社的社长,有几个60多岁的老社长都主动要求24小时轮值。正因为这样,城郊村到目前还没有出现人手不足的问题。”
指导返乡人员接受检测
文&图:街口街 区文广旅体局抗疫突击队
网络编辑:黄彦祯
初审:朱庆州 陈治
审核:梁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