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8时,辖区一个饭店火灾,6个煤气罐,4个猛烈燃烧,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冯凯主动请缨,9秒关闭阀门,成功处置了险情。
年仅27岁,身在消防9年,冯凯对自己岗位的理解就两个字:奔跑。
“拯救生命,分秒必争,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奔跑的状态。”
从最初成绩倒数,到现在名列前茅;从普通队员,到优秀干部;从中队训练场,到全国各地马拉松;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冯凯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挥洒给了奋力奔跑。
从倒数第5名,跑到全校第7名
2014年,原昆明消防指挥学院训练场,结束首次考核,冯凯站在班长骨干学员队伍里,内心忐忑。
80人,个个全国消防骨干尖兵,过硬体能、精湛业务、战斗经验。针尖对麦芒,不可小觑。
“我们每月一测试,成绩大排名,我每次都倒数前5,那种滋味儿,太难受了”,冯凯回忆起来,依然又恼又愧。恼的是,成绩总不能提高,愧的是,对不住“班长骨干”这个身份。
“没别的办法,就是跑,不停地跑,不断加量地跑”。
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绕学校操场跑。
早操,规定5公里,加跑10公里;负重20斤跑,加重到30斤。
下午体能课,一刻不停跑;下晚自习,直奔操场夜跑。
他被同学笑言:操场上一群人跑,里面肯定有冯凯;操场上一个人跑,那人肯定是冯凯。
在冯凯看来,奔跑并不简单。
从一昧追求速度,到寻找自己的节奏;从单纯追求跑量,到懂得循序渐进;从用嘴大口呼吸,到用鼻科学呼吸;从岔气、膝盖受伤,到学会保护自己,冯凯述说着他一路奔跑的滋味甘甜。
半年后测试,冯凯“历史性”跑得第15名。一切是众望所归。
自此,他的成绩始终稳居前10名,代表学员队参加校运会负重5000米,夺得第7名。
从普通爱跑者,到“马拉松”达人
28枚半程马拉松纪念奖牌,是冯凯奔跑的骄傲。
“上学第二年,迷上了马拉松,从此一发不可收!”冯凯如数家珍。
“这块儿最有意义,是第一次跑,跑到15公里时,出现‘撞墙’,每跑一步,小腿抽一下筋,只能改成竞走,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2015年,山东日照马拉松,冯凯跑出了截至目前的最好成绩,1小时20分。
让冯凯感觉最艰难的一次,是2018年参加四川省“四姑娘山”越野马拉松。高原缺氧,气温低寒,山路难爬,不断调整呼吸、跑速和步幅,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成绩达到了自己满意,但也付出了代价,晚上双腿严重充血,疼得睡不着觉。
也就是这次,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参加马拉松比赛,还是灭火抢险救援战斗,坚持是宝贵的精神,敢于向自己挑战,是必备的品质。
去年冬天,凌晨一点多钟,辖区某18层居民楼起火,滚滚浓烟,冯凯带领攻坚队第一时间冲入楼内开展灭火,20分钟,往返奔跑6次,挨家挨户敲门,将50多名住户全部疏散。
两年来,冯凯已参加各类灭火抢险救援战斗1000余起。
从一个人跑,到一群人跑
在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河西支队,大家都知道沂山路中队的消防员喜欢跑步。
“跑步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和娱乐方式。”笔者采访时,中队23名指战员刚刚结束10公里变速跑。
但两年前,冯凯刚分配到中队任排长时,很多队员对负重5000米有畏难情绪。
他没有做任何动员,而是像读军校时一样,每天早操、晚饭后,都在训练场上跑步。
每次负重5000米,他总是跑在第一个,跑完全程,又继续“陪跑”,直到最后一名队员跑过终点。
关于提高成绩“诀窍”,冯凯倾囊相授,加入长跑队伍的队员越来越多。
“支队每月一测,跑在最前面的一定是我们中队的弟兄,负重5000米考核项目,我们中队全部及格,17名弟兄,10人达到优秀!”
2018年天津消防总队“五四”长跑比赛,冯凯获得中队干部组亚军,2019年总队冬季执勤训练比武考核,中队更是夺冠。
“奔跑,是消防员永恒的生命状态。生命宝贵,火场没有儿戏,必须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安全进去,把生命安全救出来。”冯凯写在日记里的文字,一笔一划,充满力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mgY8m4BMH2_cNUgKO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