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01岁是国贸幕后老板,今千亿帝国接班难,仨儿子不如一侄子

2024-07-21   新锐作家文坛

前不久,《马来西亚2023年福布斯富豪榜》名单公布,100岁的郭鹤年以118亿美元的身家高居榜首。

这一地位,郭鹤年老先生已经保持了25年。

郭鹤年是一位商业巨子,24岁就独立创办了自己的船务公司。此后,郭鹤年又靠着做白糖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掌握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80%的糖业市场。

2023年,郭鹤年以1050亿的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08位。

网图

年初,他主要就职于郭氏集团和嘉里集团,均担任董事长一职。

令人不解的是,如今已过期颐之年的亿万富豪郭鹤年,却依然每天都要去“上班”,公司的很多事情还需要他亲力亲为。

究其原因,是郭鹤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因此不得不以百岁高龄继续投身企业管理当中。

郭鹤年有子女8人,却找不到一个可以继承其商业帝国的人选,这究竟是为何?

郭鹤年祖籍福州,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他的父亲郭钦鉴是粮油生意的老板,生意十分红火。

1920年,郭钦鉴与郑格如结婚,生下了郭鹤举、郭鹤龄、郭鹤年三个儿子。

郑格如曾就读于福建协和大学,是一位思想开明的女性,但迫于家庭压力,她不得不嫁给从未谋面的郭钦鉴,因此两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厚。

后来,随着郭钦鉴的出轨和家暴,郑格如对他再无感情,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教育孩子上。

郑格如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她不仅教育孩子们要刻苦读书,更要求他们做善良、诚实、懂得感恩的人。

当时,郭钦鉴给店铺工人的饭钱不够,工人们经常吃不饱饭。

网图

郑格如见状拿出自己的钱,给店里买菜买肉,让工人们吃得更好一点。

对三个儿子,郑格如也要求他们不许浪费粮食,郑格如也经常告诉孩子们,做人一定不能过分贪婪,永远都要待人真诚。

在母亲的教导下,郭氏兄弟都成长为正直善良的人。而兄弟三人中,郭鹤年年纪虽小,却是最有商业头脑的。

当时母亲会给三兄弟每人5分钱零花钱,郭鹤年每次都能存下4分钱,两个哥哥却会把钱都花光。

郭鹤年幼年时,就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马来西亚新山英文学院读书,但为了让郭鹤年始终铭记自己是中国人,父亲后来又把他送入华文学校学习中文。

大学毕业后不久,年仅24岁的郭鹤年前往新加坡创业,成立了“力务克”船务公司。

1948年,当郭鹤年志得意满地想向父母证明自己的能力时,却突然接到了父亲病逝的噩耗,郭鹤年赶回马来西亚为父亲处理好了后事,决定扛起家庭重担。

网图

在母亲的建议下,郭鹤年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从事粮食销售工作。

郭鹤年从小接受多元文化教育,能熟练运用多种语言,这使他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拓展业务,因此他很快就成了公司的主心骨。

为了公司的发展,郭鹤年几乎全年无休地奔波在生意场上,一度消瘦到体重仅有90多斤。

郭鹤年总是说:“我比别人聪明,但我还要比别人更努力!”

而他所付出的努力,最终也得到了良好的回报。

一次,郭鹤年向家族成员提出建议,他将要把全部资产都投入到炼糖业中,这个提议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大家都认为他此举实在过于冒险。

对此,郭鹤年给出了两个理由:

首先,砂糖是很重要的原料,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炒得很高;其次,郭鹤年发现一两岁的孩子哭的时候,只要给一点糖吃,他们马上就不哭了。

由此,郭鹤年认为糖业市场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吃到第一只螃蟹。

60年代初,郭鹤年专程去往英国伦敦学习,对糖业市场和糖业贸易做了深入的了解。

不久后,郭鹤年投资成立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

同时,他也向政府租借了大量土地,将其开垦成甘蔗种植园,增加了原料来源,并迅速建立起了一张覆盖马来西亚的糖制品销售网。

网图

在关注制糖生产的同时,郭鹤年也在密切关注着市场的变化。

在听到世界糖价即将上升的消息后,郭鹤年在国际市场大量收购白糖,投资糖期货贸易,从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到上世纪7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就有10%的糖业是由郭氏集团控制的,郭鹤年也凭借出色的投资眼光,被人们称为“亚洲糖王”。

1971年,郭鹤年又在新加坡建立了日后闻名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并在亚洲地区迅速扩张,因而郭鹤年又被人们称为“香格里拉酒店之父”。

1973年的一天,郭鹤年突然接到了一通神秘电话。接完电话后,郭鹤年立刻赶往香港,与电话里的神秘人见面。

原来当时中国原糖紧缺,需要从海外购入30万吨糖,如果大批购买一定会震惊国际市场。

郭鹤年听后立刻表示:“只要国家需要,我义不容辞!”

为避免惊动外界,郭鹤年特意参加在日内华尔街的重要会议以掩人耳目,同时派人去巴西秘密采购白糖。

最终,郭鹤年以优惠价从巴西购入了30万吨白糖,又趁着全球糖价上涨迅速抛出,为国家赚到了近500万美元的利润,自己却分文未取。

网图

多年后有人问他:“您帮中国买糖的同时,自己也加入期货贸易中做一笔生意,岂不是能赚得更多吗?”

郭鹤年摇了摇头说:“这是对中国的不忠!”

抗日战争期间,郭鹤年的大哥因为运送大米,被日本人抓起来严刑拷打;郭鹤年的二哥郭鹤龄后来加入马来西亚共产党,被英国人杀害。

郭鹤年虽然长在马来西亚,但他从小学习中文,更是在父兄的以身作则下,强化了对祖国的认同感。

80年代,国家决定建立国贸中心,但当时国内企业无力承接,外资于是就开始趁火打劫,漫天要价。

郭鹤年得知满眼愤怒:“我们中国人应该有志气,不要让人家瞧不起!”

于是他立即从公司其他业务划拨了5亿美元,投入到了国贸的建设中。

网图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北京国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郭鹤也凭借此项目名声大噪,被人们称为爱国华侨。

因为深爱着祖国,郭鹤年也要求自己的孩子了解中国文化,因此他的子女们从小就在香港的普通话学校读书,接受纯正的中式教育。

然而,让郭鹤年没想到的是,这些孩子虽然继承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如今却没有一个人可堪继承他的庞大事业。

郭鹤年有三子五女,其中五个孩子是前妻谢碧蓉所生,三个是与空姐何宝莲所生。

谢碧蓉与郭鹤年是结发夫妻,他为郭鹤年生儿育女,多年来从未有任何怨言,但郭鹤年后来爱上了空姐何宝莲,与谢碧蓉分居,带着何宝莲去了香港居住。

尽管与前妻之间存在着隔阂,但郭鹤年始终对长子郭孔丞寄予厚望。

70年代,郭孔丞从国外留学归来,就被父亲委任为香格里拉集团董事长,他的处事能力很强,经常跟随在郭鹤年身边出席各种会议。

八十年代初,郭孔丞在酒店对歌手邓丽君一见钟情,他追求了邓丽君很久,终于打开了邓丽君的心扉。

在经过近一年的恋爱后,二人在香格里拉酒店订婚,随后郭孔丞将邓丽君带回家中商量结婚事宜。

网图

然而,奶奶郑格如却表示,邓丽君如果想嫁进郭家,首先要交代清楚自己过往的全部精力,还要与演艺圈的人断绝关系,并且保证今后不再从事歌唱事业。

性格要强的邓丽君只觉受到了侮辱,最终取消了与郭孔丞的婚约。

郭孔丞为情所伤,不久后娶了一个和邓丽君长得很像的日本女子,此后长期陷入消极状态,逐渐失去了继承事业的资格。

郭鹤年的次子郭孔演,握有50%股权的香格里拉亚洲,执掌家族的酒店业务。

但郭孔演的能力与大哥郭孔丞相比,似乎并不算特别出色,郭鹤年对他的评价也只是“好孩子”,从未明确表示要让郭孔演继承家业的意愿。

在一众子侄当中,郭鹤年最看好的是侄子郭孔丰。

郭孔丰的能力极其出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发现了中国人食用油普遍质量差的现象。

嗅到商机的郭孔丰当机立断,投资建立了炼油厂生产优质食用油,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金龙鱼油。

除了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金味等著名食用油品牌,均出自郭孔丰的手笔。

90年代,郭孔丰又创办了棕榈油企业丰益国际,全面负责集团的管理工作。

2022 年 3 月,郭孔丰以17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 1288 名。

网图

郭鹤年曾当众表示,郭孔丰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是同辈中的佼佼者。

可郭孔丰毕竟是郭鹤年的侄子,他是否能继承叔叔的千亿商业帝国,还是未知数。

此外,二房的女儿郭惠光接手了嘉里集团旗下核心的酒店生意,且能力不俗,深受父亲的疼爱和信任。

二房的小儿子郭孔华,也出任了嘉里副主席及行政总裁等职务,并长期担任父亲的私人助理。

郭鹤年子女众多,其家族企业继承问题备受关注,但企业的继承和权力交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涉及众多因素和家族内部的考量,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决定的。

郭鹤年对此却并不焦虑,他曾明确表示:

“如果儿孙都比我强,那么我就不用给他们留钱财,如果儿孙不如我,就算把钱都给他们,最后也难免被挥霍一空!”

由此看来,郭鹤年在选择继承人时更看重能力和品质,而非单纯的血缘关系,到底谁是这场继承大战的最终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参考资料:

财富人生:《郭鹤年:“亚洲糖王”的创富经历》

商道人物:《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的创业人生》

企业战略:《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酒店大王”42亿美元的创业之路》

作者:TWYMG

编辑: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