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顶着华为光环的老牌车企,这次赢麻了。
据2024年财报显示,赛力斯新能源车公司一季度的营收为265.61亿元,同比增长421.76%,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
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公司是赛力斯集团旗下的品牌,公司成立几年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却在与华为合作后华丽逆袭,一度将市值从200亿元增长到千亿元。
可见,赛力斯之所以能够扭亏为盈,与华为的智能技术是分不开的。
华为固然功不可没,但赛力斯能站到新能源汽车的前沿,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
提起赛力斯,不得不追溯到它的前世---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
1986年,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成立,主要以生产和销售电器簧、微车座垫簧为主。
赶上电器大发展的时代潮流,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的销售业绩一路飙升,规模也不断扩大。
经过十年的蓬勃发展,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将售价仅1元的弹簧,卖到全国各地,并且承接了国内90%的洗衣机份额。
随着汽车行业的日渐兴起,凤凰电器弹簧厂认识到,相比于单纯的弹簧制造,减震器更具有高科技含量。
于是,弹簧厂将业务扩展到汽车领域,着手生产以减震器为主的汽车零部件。
1996年,凤凰电器弹簧厂成为长安汽车的供应商,并正式命名为渝安集团,这便是赛力斯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在短短4年时间内,渝安集团的销售业绩一路高歌猛进,此时集团已不甘心于生产汽车零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整辆车的生产。
为了稳妥起见,集团决定先从摩托车开始试水。
为此,渝安集团不远万里请来意大利世界顶级赛车设计专家,与他们共同合作,联合生产出XGJ150-23赛车。
这款赛车并未令人失望,多次在国际比赛中摘金夺银。
有了顶级的技术支撑,渝安集团底气十足。他们正打算在摩托车领域深耕时,一个绝佳的机会却来到了眼前。
原来,专注于生产微型面包车的合资公司东风集团,由于连年严重亏损,准备重新选择合资伙伴。
这个消息对于正准备生产汽车的渝安集团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2003年,渝安集团与东风集团达成共识,成立了渝安车辆有限公司。
经过2年半的深度研究与实践,由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东风小康微型面包车成功问世。
令人惊喜的是,东风面包车刚刚推向市场,就迅速闯入全国微面销量前3。
借着强劲的销售势头,东风小康将产品不断升级,并陆续推出了小康V27、小康K07、小康C37、小康风光等一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都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公司还特别注重产品宣传,邀请当年人气极高的王宝强作为产品代言人。
王宝强从草根明星到知名演员,成长之路可谓跌跌撞撞,这与渝安集团的发展史十分契合。
自从王宝强成为代言人,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的汽车销量一度猛增,公司也迅速发展为汽车领域的知名企业。
2013年,对渝安集团来说,是具有历史转折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公司不但成功上市,还陆续推出了风光330、360、370等类似MPV(多用途车)的产品,而且这几款风光系列在业内销售情况均遥遥领先。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历时3年时间,再次研制出风光系列现象级产品——风光580,新580、580红星版等新版本汽车。
风光系列现象级产品一经推出,销量一度冲到2万多辆,成为众多车型中的佼佼者。
然而,瞬息万变的市场,总会让人猝不及防。
在经历了一番如火如荼地销售热潮后,东风汽车的销售情况开始出现急剧下滑态势。
随着人们对轿车需求量的日渐加大,很多企业纷纷涌入汽车生产领域。
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对原有的汽车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渝安车辆有限公司也未能幸免。
车辆的销售量持续走低,这让全公司上下忧心不已,如果短时期内销量不能提升,公司将损失惨重。
穷则思变,为了让公司生存下去,渝安车辆集团被迫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这一次,公司另辟蹊径,决定致力于新能源车的研发和生产,并选择了一条留洋镀金之路。
2016年1月,渝安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公司,在美国硅谷成立。
为了让新能源汽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赛力斯先后投资100亿元,努力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
几年间,赛力斯已经手握近3000项核心技术专利,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自主掌握核心三电技术的企业之一。
2019年,赛力斯公司全力打造出一款中型的SUV——赛力斯SF5。同时还为这款车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金果EV,这便是华为智选SF5的前身。
金果EV有核心技术傍身,并在海外镀金归来,公司因此对这款车寄予厚望。
但谁也没料到,新车投入市场后,却反响平平,每个月的销量甚至不足300辆。
据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报告显示,赛力斯的营收分别为181.32亿元和143.02亿元。
2020年的销售情况更是惨不忍睹,全年销量只有700辆左右,亏损额更是达到23.08亿元。
这个结果让公司上下震惊不已,原计划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却没想到惨遭滑铁卢,不但没有收回投资成本,还导致公司亏损额越来越多。
在谈及亏损原因时,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于高端化智能电动汽车原材料成本、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都比较高,加之销售情况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导致整体业绩深受影响。
惨淡的销量,致使投资成本全部打了漂儿,赛力斯折腾了这么久,最后只是做了一场亏本的买卖。
在变则生、不变则亡的生死关头,赛力斯急需一位强有力的推手,助推赛力斯扭亏为盈,并在新能源汽车的比拼中抢占一席之地。
而让赛力斯起死回生的救世主,正是华为。
2021年底,赛力斯集团公司的掌门人张兴海,带着公司全部家当与华为正式合作。
同年4月15日,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车型上市。
这是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后,打造的首款车型。
智选SF5整体框架与之前的金果EV并无太大区别,其最大的不同是,逆变电技术全球第一的华为,在车内搭载了华为HICar车机系统,是极其亮眼的存在。
智选SF5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2021年10月底,SF5的销售量已经突破2200辆。
虽然与其他车企比起来,这个销售数据不算太亮眼,但与之前的销售数据相比,这款售价在20万以上的车型,能有如此的销售量,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就这样,在美国镀金无果的赛力斯,在贴上国产标签后,反而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让赛力斯真正翻身的是,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AITO问界。
相比于智选SF5,问界的诞生更吸引人的眼球。
这款车型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2KW,电池容量为40KW,综合续航里程为1000km.
随着问界新M7、问界M9的发布,销售市场一度火爆。
2023年全年,赛力斯累计汽车销量达106703辆,同比增长33.31%。47万起售的问界M9上市136天,累计突破8万辆。
赛力斯更是凭借这份销售业绩,荣获2023国潮创新榜样先锋品牌。
截至2023年底,问界已经成为月销量过3万的新能源品牌。与此同时,问界M9 还拿下了超过5万份的大订单。
进入2024年,AITO问界全系一季度交付85842辆,成功超越理想,夺得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
在大部分车企发展不景气的大趋势下,赛力斯能够扭亏为盈,实属不易。
不得不说,华为公司为赛力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正是有了华为的加持,才让赛力斯一跃成为新能源第一梯队玩家。
而今,华为的智驾技术还在不断精进。
据专业人士介绍,华为争取在明年走向L3级别自动驾驶商用,2030年要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目标。
尽管赛力斯未来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但公司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
眼下,新能源车企交付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用户在付款后,公司都是经过1-2个月才能交付新车,如果新能源车在设计、排产或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延期交付。
这样一来,不但消费者不满意,公司的诚信度也会深受影响。
不过赛力斯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收购超级工厂、推动产能扩张等方式,解决延时交付的问题。
赛力斯能否接住这波“泼天富贵”,还要看后期交付能力是否跟得上。
从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到渝安集团有限公司,再到如今的赛力斯集团有限公司,赛力斯总共经历过3次重要转型。
而赛力斯新能源公司成立至今,也已经走过了8年造车路。
在与华为深度合作后,又经过3年跨界融合,生产出3款智能电动汽车,终于让赛力斯在激烈的角逐中拥有一席之地。
“穷则思变”,赛力斯与华为的“联姻”,是公司最正确的选择。
搭上华为的“智能顺风车”,赛力斯从一个掉队的“老兵”,成为新赛道的“卷王”。
赛力斯的成功之路,也为那些处于艰难时刻的企业,提供了最好的参考方案。
但寻求好的合作伙伴固然重要,但唯有自身实力强大,才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无论是人,还是公司,靠人都不如靠己。
-END-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跟华为绑定越深卖的越好?
光明网:赛力斯携新技术亮相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中国经济网:赛力斯1-5月销量15.68万辆
新浪财经:赛力斯
作者: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