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心血沥,但为君故吟至今。悍将出征率精兵,王佐良策捋须定。 —— 花香蘑菇 《君临臣下》
自古以来,要强国强民,国家栋梁必不可少,他们呕心沥血,不追名逐利,作为国家屋檐,始终为国家遮风挡雨,永不停歇。
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黄令仪女士,依然坚守在科研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耄耋之年却并不偷闲,兢兢业业一辈子。
如今,活跃在芯片事业中的她,过得怎么样了?
一、战乱年代
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一个战乱年代,1931年东三省沦陷,日本局部侵略中国,到1937年时,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黄令仪的童年时光,正是国家战火连连之时,百姓生灵涂炭,她亲自目睹了中华儿女在日寇侵略之下的种种不幸,十分悲惨。
黄令仪从小就怀抱着一颗爱国的种子,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为国家报仇,用尽所有力气,使国家强于他人。
于是,黄令仪的爱国之心在慢慢发芽长大,她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勤奋,就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将来长大报效祖国。
二、一生奉献
1958年,黄令仪从华中理工大学毕业,但是深知知识重要性的她,选择了继续在清华大学读书,专业为半导体,主攻半导体器件。
在兴趣之下,黄令仪在半导体专业小有成就,1960年,她回到母校华中理工大学,创立了半导体专业。
作为研究芯片的核心材料,半导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美国已经研制出了电脑,芯片就是电脑的核心。
1962年,黄令仪加入了中科院计算所,继续研究微电子技术,不久之后,黄令仪又被委以重任,担任研究微型计算机的重任。
黄令仪呕心沥血,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贡献给了实验室,她只想一心一心意搞科研,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不菲成就
经过黄令仪和所有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她们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了四年后上升的东方红一号上。
之后的几十年时光,黄令仪饱经风霜,在芯片领域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因此,她获得过国家进步一等奖。
2001年,中国开始研究龙芯,因为中国研究人员匮乏,因此,退休后的黄令仪又开始了研究龙芯之路。
黄令仪没有退缩,她一直处在强大的精神支撑中,有时候也会做些噩梦,但是她都坚持了下来,十五年后,龙芯终于开始起色。
复兴号高铁上,龙芯被成功使用,同样投入使用的,还有中国歼20的雷达,中国的北斗卫星。
2019年,在中国计算机学会上,凭借“龙芯3号”,黄令仪获得了“2019年CCF夏培肃奖项”,另外,这块芯片有望量产。
四、现状
如今,84岁的黄令仪还是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在面对他人询问时,仍然满脸喜悦,表示为了祖国发展,她愿意一直工作,并不觉的有任何辛苦。
面对国家有难,黄令仪甘愿奉献一生,高龄仍不退休,你喜欢她吗?欢迎在评论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