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亚历山大博物馆,相传就是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一世献给缪斯女神的一座神庙。
17-18世纪,博物馆的职能逐渐变成了专门用作收藏稀世珍宝的宝库,相当于皇室富豪的大型保险柜,专门为贵族服务,普通人被拒之门外。即使后来对民众开放,可能大家也觉得这是“贵族专用”,依然很少踏足。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亲近博物馆,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此后每年5月18日确定一个主题,吸引公众前往博物馆。
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自此每年组织“国际博物馆日”相关活动。
今年博物馆日主题
2022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国际博协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博物馆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博物馆有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博物馆有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
国际博协对主题阐释的视角很多元,博物馆对每个人的冲击力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踏入博物馆前,你或许正因为各类外在因素的困扰而无法专注自我。踏入博物馆,仿佛走入另一个时空,每一件文物都于无形中吸引着你流连忘返,无声地散发着历史的引力,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洗礼浮躁的心灵,涤净喧嚣。这一刻,世俗的大门被短暂地关闭,只有全身心地跟随展览线索,去寻觅,去治愈。在这一刻,灵魂得到慰藉,情感也被深深满足。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如果我们不以年轻人的方式去表达历史,那我们将失去年轻人,年轻人也将失去历史。”
联合出品《文物正当潮》
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爱音斯坦FM与山西卫视融媒体联合出品,爱音斯坦FM全网独播,同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青铜博物馆、太原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阳泉市博物馆、长治市博物馆、晋城博物馆、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忻州市博物馆、吕梁市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运城博物馆14家博物馆合作,立足中华文化宝库,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跟随《文物正当潮》,走进历史的浩渺烟波之中,感受那些历经风尘依旧风采奕奕的文物。
岁月的洗礼带不走风华,尘封的记忆与符号依然在古老的文物上篆刻清晰。可曾有人记得,文物的前世是如何的辉煌,它又带着怎样的使命在今生依然坚强?古老文物之上,是承载时代的繁华,还是无言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落寞。
问晋千年!十四家重量级博物馆馆长重磅推荐,十七位知名“文物推荐官”联袂行动,倾情讲述文物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以及文物们不为人知的古代生活,邀您共赏中华文化瑰丽传奇,开启一场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的历史之旅!
打开爱音斯坦app,与《文物正当潮》一起开启穿越之旅,问晋千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be9bb4c276a8b2857b092020f91ed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