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emo了” “累了” “焦虑睡不着”……
在这些熟悉的口头禅里,是否发现我们很容易陷入各种焦虑之中?加上网络上各种花样焦虑的讨论,我们好像总觉得自己不够理想,不够优秀。
我们在焦虑时,我们在焦虑什么?先来了解,什么是焦虑?
焦虑的本质,是对现实的不满足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铺天盖地的信息都在灌输着相似的观点:谁谁谁那么年轻就很成功了,你已经被同龄人远远抛下了;追求优越的生活品质仿佛是每个人理所当然的目标。
各种各样的期望与比较就像一个个紧箍咒往你头上套,让你压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焦虑。也许你不能控制生活的节奏和周围世界变化的速度,但我们能通过科学的方式,保持身体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调节好情绪,真正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01 锻炼,锻炼,锻炼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啦,锻炼对情绪有积极影响早已被多项科学研究验证,也成了一种民间智慧。我们在面对朋友被坏情绪裹挟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带他们“出来走走”。
一项调查显示,频繁锻炼的人有如下特征:低不良压力症状、不易激怒、低情绪紧张、更加富有活力、高自尊、更有情趣、很少感到孤独。任何方式的锻炼,都比不锻炼好,而就情绪调节而言,最有效的运动类型是有氧运动。顾名思义,有氧运动指在“运动时充分吸入氧气”。在整个有氧过程中,机体会更有效地使用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新陈代谢、呼吸循环系统都会往更加健康的状态迈进,总体上提高我们的精力水平。
精力水平提高,有氧运动还能有效调节情绪,其生理通路包括:
除了生理通路,有氧运动坏情绪的心理通路包括: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规律地运动,争取一周中高强度运动达到150分钟,会有助于你走出焦虑,逐渐拥有良好的情绪、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高的精力水平。
02 这些要少吃
第二个重要的情绪缓冲器是合理的营养搭配,并减少以下成分的摄入:
而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会导致精力不足、易怒、失眠和焦虑。总的来说,减少以上成分,摄入均衡的营养,和运动一样帮助我们更好应对压力和坏情绪。
03 好的睡眠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当你在充足的、质量上佳的睡眠后醒来,会感到精神焕然一新。缺乏睡眠会使我们变得更易被激怒、情绪不稳、焦虑、抑郁和思维混乱,更详细的解读点击查看历史文章《长期睡眠不足,你的身体会发生这5点变化》。今晚早点睡,明早迎接好心情~
04 用呼吸来深度放松
回想一下,当你在马路上被突然出现的车辆吓到时,是否会立即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更短、更浅?而周末在家,惬意窝在沙发里时,你的呼吸也更慢、更深?呼吸的节奏和深度,是应激反应和放松反应的共同组成部分,也能反过主动促进机体恢复平静,缓解紧张。
当你面对重大任务、高压环境时,有意识地进行深长而缓慢的呼吸,把这种缓慢的呼吸看作“镇静剂”,它能使你整个身心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