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民警睡觉手枪在枕下被偷,刑侦科长:排查所有退役特种兵

2023-01-01     小女子大人物

原标题:1988年,民警睡觉手枪在枕下被偷,刑侦科长:排查所有退役特种兵

1988年8月5日,吉林通化市公安局东昌分局的民警正在值班室内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十天了,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发现线索,他到底是怎么偷的枪?”

“今天上级派一位刑侦科长来指导破案,听说他还在部队当过侦察兵,但愿他能有办法。”

几位民警正聊着,一个身穿警服、目光坚毅的中年男子就走了进来,他就是刚刚从部队转业过来的班国军。

“麻烦你们给我说一下具体的案情经过。”班国军当过军人,没有任何的客套,直接开门见山,接手了案件。

经过仔细地研究,班国军立即说道:“快,排查所有退伍侦察兵!”东昌分局的民警听完他的分析,随即开始了行动……

不留痕迹的盗贼

1998年7月26日凌晨4时,家住东昌分局辖区橡胶厂附近一居民委员会的民警小吴(化名)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正准备上厕所一趟,可就在穿衣服的时候猛然发现放在枕头下的一把“五四式”手枪不见了。

小吴清醒地记得自己睡觉前明明是把枪放在枕头底下的,这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因为这样更能防止被小偷偷去,只是,为什么突然不见了呢?

小吴赶紧起身找了起来,连床底下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只是,枪确实是不翼而飞了,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枪套却完好无损,而且还被穿到了裤子上,小偷为何会多此一举?

不管怎么说,枪丢了可是一件大事,小吴也顾不上睡觉,赶紧穿上衣服跑到了东昌分局,将自己的经历告诉给了局长。

局长觉得此事涉及到辖区内百姓的安全,立刻成立了破案指挥部,到小吴家做了现场勘查。

小吴住的地方是一处自建的二层小楼,他家在楼上,一室一厅,而在楼上还有另外一家租户,楼下也有一家,三家人平时相处很是和谐。

来到小吴的屋里,警方发现地板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的脚印痕迹,而在屋里客厅靠南的窗户上还落着一层薄灰,看起来小偷也不是从这里的窗户进来的。

紧接着,警方又到了小吴的卧室,发现卧室的门上上着暗锁,据小吴表示需要将门往上抬一下才能把锁关上,而这需要发出很大的响声,可小吴和他的邻居当晚并未听到任何声响,门锁也没有被动过的痕迹。

至于卧室里的窗户也和客厅里的一样,同样没有被打开的痕迹,这下,就只剩下厨房没有检查。

警方随即来到了厨房,同样没有发现地板上存有除小吴一家之外的陌生人的脚印,不过警方还是有了发现,因为厨房窗户上的插销并没有插上,而在靠近厨房的外面有一颗大树。

也就是说小偷完全可以爬到树上,然后轻轻地晃动窗户,导致插销自动落下,这样就可以将窗子打开了,只是问题是窗户上并没有留下脚印。

调查到了这里就陷入了僵局,因为没有一条有价值的线索。

无独有偶,就在案发一周之前,小吴家附近的两户居民家里也遭遇了盗窃,而且小偷的作案过程都出奇一致。

首先是在半夜时分趁居民熟睡之际开始行动,然后同样是在偷盗了钱财以后将存放钱财的包恢复原样,欲盖弥彰,紧接着,就是在案发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的脚印,而被盗的人家也没有听到任何的异响。

警方在调查时注意到了近期发生的几起案件,他们经过分析认为这几个案子的小偷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而且此人还有着极高的反侦查能力,只是该去哪里找他呢?

更让警方感到急迫的是,就在案发的第二天,小吴再次找到了局长,报告了一个新的发现。

原来,等发现枪被盗后,小吴一直在分局里值班并且配合调查,等到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一头睡了过去,第二天醒来时,他猛然想起了还有150发子弹被存放在衣柜的抽匣里。

于是,小吴赶紧打开了抽匣,结果让他更加震惊,因为里面的子弹全部消失不见,也就说小偷把子弹也偷走了,这还了得!

局长听完小吴这迟来的回报,顿时意识到问题更加严重,眼下没有小偷的具体线索,专案组只好从以往的卷宗查起。

因为他们判断既然最近一周就发生了三起,那这个小偷之前肯定也偷过,而且会有很大概率被人瞧见过,如果有人看到小偷,那抓捕行动将会更有针对性。

可这一查着实吓了警方一跳,原来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辖区竟然发生了足足三十余起类似的盗窃案,通过案件的细节,警方初步判定这就是一人所为。

这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他到底是什么人呢?警方一时间无从查起,不过,就在过去的一次案件中,警方还是发现了小偷的大致模样。

不见踪影的搜寻

那是在1987年9月23日,同样是在橡胶厂附近居住的居民董利汝的家中遭遇了盗窃。

董利汝家开了一间小卖店,这天一大早,他来到了店里开门,可就在即将营业的时候,董利汝突然发现放在店里钱匣中的一百多元钱不见了,而且还丢了一张存有1470元的活期存折。

这可是董利汝过去大半年的收入,他非常着急,当然,及时补损最重要,所以,案发后他第一时间就赶往了当地的储蓄所办理挂失。

可由于没有被盗的确切证明,储蓄所也只能给他挂控一天,让他回家找找,如果找不到就补个证明再来,董利汝只好飞奔回家,然后拿着户口本到了有关单位开具证明。

第二天上午,在办好证明后,董利汝又来到了储蓄所,可柜台工作人员的一番话却让他整个人都傻眼了。

因为就在他来之前的几个小时,有一个男子拿着他的存折出现在了储蓄所内,并且将里面的钱都取了出来,在取到钱后,为了不让柜台的工作人员生疑,他又往里面存了400,工作人员觉得这无可厚非,也就相信了,因为那人自称自己也姓董,是董利汝委托他来取钱的。

听到这话,董利汝顿时意识到来取钱的就是小偷,于是,他赶紧将此事告诉了警方。

小吴的案子距离董利汝的案子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专案组通过调取当时的调查记录,发现偷盗董利汝存折的和偷盗小吴枪支的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因为两者的作案手法还是和上面提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而通过柜台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警方初步掌握了关于小偷的基本信息。

此人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身高在1.65到1.70米之间,体态较瘦,留着短发,身体灵活。

有了这些信息,再加上他此前几十次犯案的地点都位于橡胶厂附近,警方随即开始了行动。

接下来十天时间里,东昌分局加派人手对橡胶厂附近的5个居委会的所有交通要道都进行了秘密监视,静静地等待着凶手的出现,因为警方觉得他既然犯了那么多次都没被抓到,肯定会心存侥幸心理,再次犯案。

果然,在这些天晚上确实出现了不少的可疑人影,只是在经过严格盘查之后,发现他们都有案发时不在场的证明,调查再次陷入了僵局。

难道真的找不到凶手了吗?就在东昌分局的办案民警为此事发愁的时候,刚从部队转业到通化市公安局的刑侦科长班国军来到了这里。

原是退役特种兵

这是班国军来到公安系统后主持办理的第一件案子,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他的表现,而班国军也当仁不让,来到的当天,就立刻投入了调查。

在听完之前办案民警的汇报和到现场进行过勘查以后,班国军觉得小偷必定是从厨房的窗户那里进来的,因为只有这里是小偷在理论上唯一可以非法进入小吴家的地方。

只是现场没有留下痕迹,这又作何解释呢?

班国军之前在部队的时候当过侦察科长,对于伪装和清理痕迹这些操作再熟悉不过,通过获得的所有信息,他有了一个大致的推断。

首先,小偷在闯进小吴家发现枪后居然把枪偷走了,后来还偷走了子弹,说明这个人对枪很是熟悉,而且还是一个用枪的高手,这种人大概率是在部队待过。

其次,小偷在偷盗结束后,还主动把案发现场恢复到原本的模样,这样做明显是要掩盖自己犯罪的事实,可见有着极高的警惕性,这种情况若非在部队中受到过特种训练,是很难连续犯案三十多起都不被发现的。

再次,据柜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小偷的身高大概在1米7左右,而这恰恰符合特种侦察兵的标准。

也就是说,小偷很有可能是一个退役的特种侦察兵,所以,班国军才会让大家在全市查起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

而这就很好查了,毕竟所有退伍的士兵都有档案记录,而特种侦察兵又是极少的,很快,警方就将通化市内所有的退役特种侦察兵查了一遍,其中,一个名叫王童桐的橡胶厂更夫引起了班国军的高度重视。

王童桐的身高与小偷的身高吻合,而他工作的时间是在夜里,这与所有的盗窃案都发生在夜里也基本吻合,不仅如此,所有案发的时间点,王童桐都无法提供不在场的证明。

于是,警方随即逮捕了王童桐,可他却一口咬定这些案子与自己无关,他还说自己明明已经35岁了,而小偷的年龄是在20到30之间, 这明显不符合。

殊不知,正是这句狡辩进一步暴露了自己,因为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格外关注警方随口一提的关于小偷大致身高的消息的,王童桐这么做倒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面对他的咬牙坚持,警方也没有一直纠缠,因为只要找到那支枪和被盗的子弹,一切就迎刃而解。

果然,警方在王童桐家中的炉灶的烟道里搜出了民警被盗的手枪、和子弹,面对铁证如山,王童桐最终放弃了抵抗,如实地供述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那他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呢?

原来,果然不出班国军所料,案发当天夜里,王童桐从树上爬到了小吴厨房的窗户上,见插销没有顶上,便通过轻轻晃动,一点点地打开了窗户。

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是从这里进入的,他没有直接用双脚踩在窗台上,而是骑着窗台把双脚缓缓移进了厨房,在偷完枪和子弹后,他又原路返了回去。

而在此之前,王童桐悄悄复原了案发前的样子,并且将地板上的脚印偷偷地摸了去,所以,警方才没有发现任何痕迹。

只是,又一个问题来了,王童桐为何要盗枪呢?他又是如何得知小吴把枪放在家里的?

原来,王童桐曾经确实是一个特种侦察兵,在部队服役期间,他的各项能力都很突出,只是在一次评优时,由于别的战士比他更突出,他没有被选上,这让他非常生气。

于是,心怀不满的王童桐就从部队偷了一支枪到附近的居民区作案,后来,由于部队发现及时,王童桐当即被捕,被判了八年有期徒刑。

出狱后的王童桐依然不思悔改,为了报复社会,继续开始了偷窃,之后一次次的得手让他逐渐志得意满,他觉得应该干一票大的。

而之所以偷小吴的枪,是因为他经常会遇到小吴大白天的拿着枪显摆,这让他顿时产生了歹意,想着也偷个枪玩玩,于是,便有了这次行动。

那关于年龄的问题又该如何解释呢?

原来,当时小偷拿着董利汝的存折去储蓄所取钱的时候,蒙着面,而且一直低着头,柜台的工作人员也没有看清他的具体样子,只是从他的声音中大概做了判断,这才出现了误差,而那声音也是董利汝刻意压着嗓子发出的,真可谓是心思缜密到了极点。

只是,王童桐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到最后还是从部队转业的班国军发现了他的破绽,并且成功将其捉拿归案,而后半生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事实上,从王童桐多次作案都没有被发现可以看出,他确实是有着过人的本领,但奈何心术不正,逐渐走上了歧途,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在德和才不能兼顾的时候,德行往往比才华更加重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b5c38f08f794aa70e9310a01ea017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