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他却放弃逃生,选择与氢弹共存亡

2022-08-21     小女子大人物

原标题:1971年,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他却放弃逃生,选择与氢弹共存亡

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因为积贫积弱而受到了帝国主义多次的侵略和瓜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又同样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威胁,环境十分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军事工业迫在眉睫,首当其冲的就是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核武器自从在二战末期被投入使用,其威力就震惊了世界,二战结束之后,各个大国也纷纷开始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比如苏联就在1949年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新中国要想在世界上立足,那也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当时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是远远比不上美国、苏联等国家的,但我们丝毫没有退缩,在核武器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尽管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还是在1964年成功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但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多久,国际上又出现了一种更加威力强大的核武器,那就是氢弹。

于是,我国又投入到了氢弹的研究之中,在这期间还出现了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1971年,我国的第一颗氢弹交由飞行员杨国祥投掷,但却遇到了意外投掷失败。关键时刻他没有选择跳伞逃生,而是舍生忘死带弹着陆,成就了一段佳话。

杨国祥是云南玉溪人,于1948年考入了峨山中学。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被保送进入航校学习,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批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杨国祥也作为志愿军空军在战场上英勇战斗,为保卫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新中国空军中最有经验的飞行员之一,杨国祥在1971年12月30日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投掷中国第一颗氢弹。

当天中午,杨国祥驾驶着强-5飞机,挂载着我国研制的氢弹来到了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准备投弹。随着指挥台的命令,杨国祥按下了投弹的按钮,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发生,迎接杨国祥的是一片死寂。在这种情况下,杨国祥马上申请应急投弹,然而在按下了应急投放的按钮之后,氢弹依然是没有任何反应。现在摆在杨国祥面前的问题是,飞机只剩下能够支撑40分钟的燃料,而机上还挂载着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现在是跳伞逃生,还是坚持着陆?

杨国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他知道此刻只要自己选择弹射逃生,那么立即就会获得安全,然而这架挂着氢弹的飞机却不知道最终会降落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落到预定的实验位置,那么轻则造成严重的污染,重则威胁到实验基地甚至无辜民众的安全。于是杨国祥当机立断,选择放弃逃生,驾驶这架飞机着陆,誓与氢弹共存亡。返回基地后,杨国祥驾驶着飞机小心翼翼地着陆,最终没有引爆氢弹。

杨国祥驾驶着飞机成功着陆之后,整个机场几乎空空如也,只剩下师长宋占元和参谋在进行着指挥,其余人已经撤离到了安全区域。后来经过检查才发现,是氢弹投送装置发生了短路故障,这才造成氢弹没有正常地投放下去。在修复了这个问题之后几天,杨国祥再次驾驶飞机进行了投弹,这一次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终于爆炸成功,杨国祥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他舍生忘死,保卫祖国和人民的精神,也必将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所铭记,提醒着人们在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背后不光有科研人员的奋斗,也有这样无私的飞行员的努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a975dd1b1f10ed1d6bb86344ce189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