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自己都不爱吃,日本人为什么还要疯狂捕鲸?(菲李漫画)

2019-10-14   菲李

信不少小伙伴还记得,

曾经有这么一个形容惊讶的网络词语:

大吃一鲸。


这种网络词语给人一种俏皮又欢快的感觉,

但如果换到日本人口中,

却可能让人感觉到一丝残忍,

因为众所周知,日本人真的吃鲸鱼。

在日本,

你可以找到不少关于鲸鱼肉的食品,

比如说鲸鱼肉刺身、鲸鱼肉寿司卷、

鲸鱼肉沙拉、鲸鱼肉咖喱、鲸鱼肉罐头等等。

吃鲸鱼在日本似乎是种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对于不少其他国家的人来说,

这实在难以接受。

其实历史上,

不少国家都有捕捉过鲸鱼,

或者侧面和鲸鱼打过交道。


但那会很多人不是想吃鲸鱼肉,

而是为了鲸鱼身上的某种分泌物,

人们将其干燥后制成了一种高级香料:

早在汉朝时期,

中国人就在海边发现了龙涎香,

并开始将其作为一种高级香料,

甚至成为了宫中嫔妃最爱的奢侈品之一。


而在公元前18世纪,

巴比伦、亚述和波斯的宗教仪式中,

所用的香料中就有龙涎。

古希伯莱妇女还把龙涎、肉桂和安息香,

浸在油脂中做成一种香油脂涂在身上使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人类其实很早就和鲸鱼打起了交道,

但回顾历史,

我们也几乎看不到有任何一个国家,

像日本这么痴迷鲸鱼肉,

不顾各国反对就是要捕鲸。

甚至曾经有日本人公然声称:

但这句话的问题在于,

鲸鱼没有像袋鼠那样在日本泛滥,

甚至日本人常常还跑到其他海域去捕鲸。

而当你以为日本人。

真的爱吃鲸鱼肉爱到发疯的时候,

他们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你:

早在2006年就有数据显示,

在日本,只有4%的人常常吃鲸鱼肉,

9%的人偶尔吃,53%的人没有吃过,

33%的人永远不准备吃。

而在现代日本料理中,

鲸肉也是非常边缘化的食材,

就连东京都曾一度只有一家鲸肉料理店,

大量鲸肉被长期储存在冷库无法处理。


首先对一些日本人来说,

吃鲸鱼是一种历史文化,

需要去传承和保护,有史料记载,

早在公元712年,

日本人就向神武天皇供奉鲸肉。


到了1606年,

日本人就开始有组织地捕捉鲸鱼,

再到了现代,

不少日本人将捕鲸视为一种本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对另一些日本人来说,

鲸鱼肉相当于他们的忆苦菜,

是一种情怀。

因为日本资源匮乏,

所以他们自古就极其依赖海洋渔业,

而到了二战时期,

食物严重短缺的日本人更是疯狂捕鲸,

光是1938年到1939年短短一年间,

就捕杀了2665头蓝鲸、3344头长须鲸,

以及883头座头鲸和647头抹香鲸。


而在二战后,

更加贫穷的日本人连饭都吃不上了,

这时廉价的鲸鱼肉成为了优质蛋白来源,

更一度成为中小学午餐标配,

最终成了战后几代日本人的记忆。


最后对日本人来说,

不捕鲸可能生活不下去,

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

这里的穷更多是指他们资源的匮乏,

要想发展经济,必须想尽办法。

在日本,而如今鲸鱼肉算是一种奢侈食物了,

鲸鱼尾部的瘦肉每公斤高达6000日元,

普通瘦肉通常2600日元,

上等皮每公斤为3300日元。

同时鲸鱼皮可以做名贵皮包,

骨头可以做高级药品,

所以尽管吃的人少,

鲸鱼肉依旧为日本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因为这些原因,尽管一直被批判,

日本人还是在想尽办法捕鲸,

虽然他们表示,

不会捕杀例如蓝鲸一类濒危的品种,

在确保不会对种群和生态,

进行不可逆影响的情况下,

只捕杀少量小须鲸。

但在大多数人看来,

这依旧是不值得鼓励的文化和行为,

谁也不能保证,这种捕鲸行为,

是否会在未来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