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儿卖”,面对这三种“人情债”,你不必偿还

2020-07-19   卫星说娱乐

原标题:“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儿卖”,面对这三种“人情债”,你不必偿还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情债”都是最难偿还的。如《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上关羽为何放走曹操?就是因曹操,向关羽打出“人情债”。关羽辩解:我斩颜良诛文丑,还完了!可曹操却反问:“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

一句话关羽没词了!最终放走曹操,自己则向诸葛亮“交项上人头”去了。如华容道上关羽和曹操的这种模式,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我当初如何帮你,现在有了困难,你不该报答吗?其实就是这种模式!

所以“人情债”一出,往往都能产生巨大作用。毕竟“人无信不立,无德不成”,而人情债,恰恰事关“信”和“德”。以至于古人说“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儿卖”。意思就是说,一旦欠了人情债,倘若偿还的话,基本上就倾其所有了,如关羽!

不过既然“人情债”事关 “信”和“德”。也就能反方向推断而出,并非所有的人情债都要偿还,面对这三种“人情债”,就不必偿还!

其一:彼此双赢的人情债,不必偿还

曹操在华容道上向关羽讨还“人情债”。可曹操自己却对“人情债”看得很淡。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曹操杀许攸!

官渡之战时,曹操被袁绍压得抬不起头来,马上就要崩盘时,许攸由于受袁绍的排挤等,连夜投奔曹操而来,引得曹操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

由此许攸献计:乌巢劫粮,使曹操扭转乾坤,击败了袁绍。可从此后许攸就天天以曹操恩人自居,不管有多少人,什么场合见到曹操就吼:“阿瞒,没我许攸,你可能如此牛逼乎?”

曹操只得赔笑点头说:“这都是你许攸的功劳!”但曹操高兴吗?一点不高兴!故而,当许褚杀掉许攸后,曹操根本没当回事,只稍微处罚了许褚就算完事了。那么曹操为何如此“薄情”?

分析:显然这是一个双赢局面。也就是说,曹操和许攸,都从袁绍兵败中得到了巨大好处,曹操也已给了许攸相关利益好处!且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是许攸自己跑来的。

如许攸这种情况,还算“人情债”吗?已经不算了,因为跟“信”和“德”都没了关系!许攸之死,自古及今的评价都是“咎由自取”!没人为这事讨伐曹操。故而,彼此双赢局面下,不存在人情债,你不必去偿还!

其二:功利性很强的人情债,不必去还

三国时,欠人情债最多的是谁?估计都会脱口而出,就是刘备!可谁瞅见刘备还人情债了?就说曹操,在刘备最落魄时收留了他。可最终却被刘备当成“最大敌人和对手”,恨不得“掐死曹操”。

还有刘备投奔袁绍,却也是说走就走。袁绍败了,刘备一点都没有痛惜或为袁绍报仇的意思。刘备如此不在乎“人情债”,相反却还留下了“仁义”美名,就显得非常不科学了,这是为何?

只因刘备懂得一条,曹操也好,袁绍也罢,他们收留自己,是因自己有价值,能给他们带来更大利益。须知,刘备之所以敢先投奔曹操,后跑到袁绍那里,是他看出来了,曹操和袁绍,必有一次生死大战!

刘备因此产生了巨大价值,可以被曹操和袁绍利用!如曹操,程昱、郭嘉都曾劝说他杀刘备,为何曹操不敢杀?就是因强敌袁绍还在!曹操杀了刘备,不但会被袁绍抓住把柄,且还堵塞了人才涌来!

分析:刘备欠人情债,却从来不偿还的奥妙,就在这里!因为他懂得这跟“德”和“信”无关,对方收留自己,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罢了。

所以,功利性极强情况下,不产生“人情债”,为何还要必须偿还呢?他已经通过帮助你获取了最大利益了。换句话说就是,你若没有利用价值,都不会正眼看你。所以你可以感恩,但是否偿还,不是对方说了算,而是你自己的选择!

其三:小人的人情债,不必偿还

刘备曾被袁术手下大将纪灵围攻,不得不求助于吕布。于是吕布来了出“辕门射戟”,为刘备解围。但当吕布被曹操活捉后,曾央求刘备看在当年“辕门射戟”的情义上,向曹操替自己求情。

刘备答应的挺好,可却对曹操说了一句“不见丁原和董卓乎”?曹操幡然醒悟,连忙杀吕布。气得吕布大骂“你个大耳贼,最特么不仁义了”。刘备不偿还吕布的“人情债”,相反还“恩将仇报”,为何自古及今没人对吕布口诛笔伐?

道理很简单:吕布就是一个小人。被刘备收留却抢了刘备的徐州,因而这才造成了刘备遭围攻,这才有了吕布“辕门射戟”!这跟“德”和“信”有关吗?

有!却只能证明,吕布是小人。因此刘备劝曹操杀他,一点毛病没有,是吕布自己作死而已!

分析:须知小人是“无德无信”!他们的人情债,基本上都是“毒药”,却还最喜欢逼着受恩之人来偿还!倘若你偿还了,很快就会发现,根本偿还不起!因为小人总有各种理由和借口,让一段恩情,变成他的“提款机”。其实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利贷”!

所以,小人就不产生“人情债”,他们自己就无德无信,极度自私,毫无人情味!为何还要去无休止去偿还呢,这不是糊涂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