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战略运输机服役之后,我军有了一个大型的空中平台,要求将它改装成其它大型特种飞机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包大型固定翼反潜机,那么使用运20平台改装反潜机是否比运9平台要好一些?
运20改装成反潜机从技术上来说就有很大难点,并且用这么大的重型运输机改造反潜机显然也是大材小用!
从使用要求的角度来说,反潜机要求机体比较狭长,在飞行时阻力可以降低和节省燃油,而运20属于宽体战略运输机,根本不可能将机体变窄,因为这会破坏飞机的气动布局;再有就是将它的尾舱门封闭和在机腹出开内置武器舱,这“一封一开”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进行大量的工程测算和实机测试,其工程量不亚于研制一型全新的反潜机,而国际通行的改装飞机平台的工程量是不能超过30%的,运20如果强行改变机体就会得不偿失的。
而运9改造成反潜机,是因为它是中型运输机,机体改装量相当的小一些,还因为它的机体适中,飞行阻力和燃油消耗基本上符合大型反潜机的要求,还有它的低空飞行性能较好,对于反潜机来说低空操纵性能也是一型要求很高的指标,因为需要通过观察设备扫描海面,发现潜望镜和浅水区航行的潜艇,并且要近距离空投声呐浮标对潜艇定位,如果反潜机低空盘旋性能要是很差,搞不好自己就因为升力不足掉海里了。
运20宽大的货舱可以装进去99式系列坦克,这是战略运输的需要,但是宽大的机体和60多吨的货运量,不但增加了很大的飞行阻力,也大大的浪费了运量,因为反潜机的武器携带量不需要太多,3~4吨就足够了,反潜机需要的是长时间的滞空时间。
至于说拿运20改造反潜机是大材小用,是因为它的最大货物载荷是60吨(航程4500公里时)而现代反潜武器的智能化已经很高了,轻型反潜鱼雷、反舰导弹、反潜深水炸弹...等武器携带量通常都在4吨左右,这个数值消灭一艘核潜艇已经足够用了,一架大型反潜机消灭一艘核潜艇其效率非常高,但是60吨的载重能力就携带4吨的弹药,显然是“大马拉小车”!完全没有必要,也不符合武器发展的规律,所以从载重量来说运20也不宜改装成反潜机。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产能问题,运20是我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战略运输机,目前来说我军的战略运输是一块较大的短板,全军战略运输机的拥有数量不超过40架,而我国这样的大国战略运输机的需求量至少150架以上才能满足战略空运的需求,目前运20的年产量一年10架的产量已经是很高的了,这类大型武器装备平台的采购费也是很高的,在不可能每年制造数量更多的条件下,只能是供给最急需的方面...轮到改装成海军的反潜机还不知道多久的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利用其它平台进行改装更加的省时省事。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大型反潜机都是利用成熟的民航客机平台进行改造,因为民航机生产量巨大,平台的成熟度高,并且全球飞行时间累积起来会更长,这样多的生产量和高频率飞行可以更加完善飞机的可靠性,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制造商方面可以通过用户的意见反馈进行改进,所以作为大型武器平台包括:反潜机、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等,都喜欢用民航机进行改造。
另外,民航机的生产线利用率很高,总装线就会有四五条之多,生产效率高会使得飞机的制造成本下降,军方购买的时候也会节省较大的资金...所以,对于军用大型特种机来说民航机平台比较运输机平台更适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VNAcG8BMH2_cNUgl5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