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西南人民的生命之光

2019-08-02   馋味记

微博上有个话题叫“最难吃的蔬菜”,除了香菜外,鱼腥草也被很多人提名了。

鱼腥草到底有多难吃?第一次吃鱼腥草的人纷纷吐槽,那味道简直就像“吃了死鱼内脏”,再混合一点“厕所消毒液”的味道,恶心得让人把灵魂都呕出来!

连“吃货作家”汪曾祺也接受无能,他在《五味》中吐槽鱼腥草:“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面对这种诋毁,西南人民可忍不了!

首先,西南人民绝不会称它为“鱼腥草”,他们丝毫都不会觉得这是鱼腥味,这可是好吃到令人折耳的“折耳根”。

其次,对于那些欣赏不了折耳根的美味还diss它的人,西南人民怕是要给你两定子!(定子:西南官话,“拳头”的意思)

折耳根,对于爱吃的西南人来说,就是生命之火、欲念之光。光是听到这三个字,口水就飚出来了。

西南人民对折耳根的喜爱,贯穿在三餐四季中。而将折耳根吃出花来,是西南人民对折耳根最大的尊重!

最能体现折耳根之美味的吃法上,云贵川渝人民的审美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凉拌

根芽饱满粉嫩,生脆多汁,最适合做凉菜。折耳根切成小段,盐、醋、酱油作为基本调味,撒上蒜末、香菜、小米椒增加香气和辣味,最后浇上自家秘制的辣椒油拌匀。

爽脆微苦的根芽,遇上霸蛮香辣的辣椒油,微微咀嚼几口满嘴都是馥郁的香气,一口气吃两碗饭不是问题!

川渝地区喜欢带叶子一起凉拌

折耳根炒腊肉,也一直是西南人民心头的白月光。乡愁,往往是从思念妈妈做的折耳根炒腊肉开始的。

肥瘦相间的烟熏腊肉切成薄片,与折耳根、香葱简单一炒,香味一下子就窜出来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的灵魂都能给你钩过来。

在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川渝地区,折耳根自然也逃不过用来烫火锅的命运。

折耳根被挽成一小捆,倒入红油翻滚的火锅里,煮过的折耳根透着些许晶莹,与凉拌折耳根的爽脆口感不同,它是粉趴趴的口感,给你“船新”的体验。

贵州作为全国折耳根消耗最多的省份,自然深谙折耳根的美味之道——做成蘸水,让折耳根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持续散发魅力。

将折耳根切碎添加在调味汁里,蘸水仿佛有了灵魂,甭管什么食材,在折耳根蘸水里一沾,美味程度直接上升一个阶梯。

此外,烧烤、炸洋芋放点折耳根提香,煲汤加点折耳根滋补,甚至稍微有点感冒用折耳根煮水喝,已是西南人民的常态。

不过,近年来关于“鱼腥草伤肾致癌”的江湖传言,对鱼腥草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鱼腥草自古以来就被当作一种中药,民间还传说,观音娘娘的坐骑鲤鱼成精后下凡吃了不少人,观音把它捉回去后,向人间洒了可以治病的鱼腥草,以补偿人类。

虽说是个传说,但在中医眼里,鱼腥草确实有着清热解毒、祛火利尿的功效,一直有“天然植物抗生素”之称。

不少人就纳闷了,药食同源的鱼腥草,怎么就和致癌挂钩了呢?

原来国外有研究指出,不少中草药中含有一种叫做马兜铃酸的物质,它以及它的衍生物会损坏肾和肝,甚至导致癌症。

权威科学杂志《科学》子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台湾和亚洲地区肝癌与马兜铃酸以及衍生物广泛相关》一

那这和鱼腥草有什么关系呢?因为鱼腥草也含有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鱼腥草会致癌)。

小馋对生物医学一知半解,就不多逼逼了。但是对此,西南地区的折耳根真爱粉表示,健康风险在舌尖的愉悦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有位贵州朋友告诉小馋,他在得知折耳根可能对肾脏有害的消息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30秒后,他承认这确实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伤不伤肾无所谓,吃不了折耳根才是严重的事!

有人这么安慰自己:“我们老祖宗吃了这么多年,也没有见哪个因为吃折耳根死的,该吃还是得吃!

也有人坦然面对:“我晓得鱼腥草有毒,但不吃是不阔能的,因为我权衡过了,它带给我的健康风险小于我吃它的愉悦感。

西南人民对折耳根深沉的爱,小馋不得不服!

就像爱一个人根本就不讲道理,西南人民对折耳根的喜爱,也不是科学理性能够讲清楚的。

从小吃到大的折耳根,西南人民对它的喜爱早已刻进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觉基因里,超出味觉生理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归属感。

就像在异地他乡的饭桌上,当两个不熟悉的人一同把筷子伸向折耳根时,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进了。

小馋没有吃折耳根的饮食习惯,也没有那种乡土情结,自然是欣赏不来折耳根的美味,但我誓死尊重西南人民吃折耳根的习惯!

不过,最后还是得提个醒,常常吃折耳根的人,还是要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毕竟健康无小事!


本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