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北京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了本市疫情的最新情况。
截至2月2日12时,本市累计确诊病例191例,其中死亡1例,出院9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181例,其中危重型10例。东城区3例、西城区22例、朝阳区35例、海淀区41例、丰台区16例、石景山区5例、门头沟区2例、房山区2例、通州区13例、顺义区6例、昌平区12例、大兴区22例、怀柔区1例、外地来京人员11例。
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尚未有病例。
未来一段时间
不会出现大客流返京
今年春运前期,全市进出京客流同比上升。春节期间,进出京客流下降60%以上。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容军介绍说,未来一段时间,从订票情况来看,铁路和民航进京客流同比下降超过70%,不会出现大客流返京的情况。
容军介绍说,为了让市民对乘坐公共交通有信心,在轨道交通方面,增加疏导人员,控制进站速度,控制站内人员密度,控制车辆的满载率,迅速疏散人员。地面交通方面,加大站台疏导力度,增加车次,增开临客等。
“请广大市民放心,在公共交通领域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都是到位的。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做好手卫生,乘公共交通是有保障的。”
针对网传返京大客流,交通部门已经发布了真实的视频。
截至今天,春运开始14天,通过铁路民航出京的超过1000万,目前还有800多万人应该回来没回来。2月2日到2月18日有200多万人已经订票,还有593万余人潜在回京旅客,会逐步订票回京。“从数据来看,不会出现集中返京的大客流。”容军说。
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
必须全程佩戴口罩
容军介绍,目前,已要求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并引导乘客在后排就座。
市交通委还正在研究相关政策鼓励驾驶员多出车,保障市民出行。
居家不隔离
不利于病毒阻断
返京人员回来后,如果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或者在需要的时候另外选取地方来进行医学观察。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介绍,被观察的对象,应该积极配合社区和居委会等机构的管理者和工作者来进行医学观察。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被观察者的物品要单独使用。居家不隔离,不利于病毒阻断。
对于其他家庭成员和社区的健康成员来说,进一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降雪对疫情
是好消息吗?
降雪天对疫情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在发布会上,高小俊回应,下雪对传染病的防控会带来一定好处,但对传染病产生多大作用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对此次疫情能产生多大的作用也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无论天气降雪也好,不降雪也好,做好自身防护,科学的应对,理性的对待,比一场雪,比任何天气变化,更有用。”
小区出现确诊病例
怎么办?
在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介绍,现在很多人回北京工作生活,都对居民区防病毒管理很关注,小区一旦出现病例,我们会通过公共卫生部门送到医院就诊,进行隔离治疗,促进尽快康复,对于这些病例,周边的人会定义为密切接触者。
社区管理措施是有两个方面,首先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相关支持措施不能就近满足时,要另外选取一些地方医学观察,作为被观察对象。被观察对象应该积极配合社区包括居委会、村镇进行医学观察,我们观察过程中早晚量体温,及时报告自己健康状况,让相关部门了解。
医学观察时,密切接触者和其他人接触,应该保持安全距离,一米五以上,如果因为要保障生活,需要相互之间有近距离接触,双方要自行保护,戴口罩,接触后要洗手。居家观察,不能因为居家不隔离,反而不利于疫情阻断,所以要单独居住,物品单独使用,换洗衣服的清洗,都应该单独进行。必须要接触的物品,必须要到达的公共区域,也应该完成动作后,进行消毒,家用消毒剂,按1比99的配比配置消毒剂。观察过程中出现发热,干咳,呼吸道症状,及时报告,便于及时到就近诊治。
对于其他家庭成员,社区成员,也应该在自身防护过程中进一步减少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必须接触时要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及时管理好潜在的传染源,保护好更多的健康人群,有利于控制疫情。
最后,大家还是记住这个防疫顺口溜:
要警惕,莫恐慌
勤洗手,戴口罩
别乱摸,多通风
不扎堆,少闲逛
多锻炼,重营养
不舒服,早发现
若接触,还发热
发热门诊去就诊
对医生,不隐瞒
放轻松,遵医嘱
你我他,齐防护
好心情,才能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