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鹰计划,为何欲夺制空权;英军如何改变其战术,挽救英伦三岛

2022-02-05     生活给的温暖

原标题:德军鹰计划,为何欲夺制空权;英军如何改变其战术,挽救英伦三岛

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莫过于放弃,不想学习,合上书就可以睡觉;不想跑步,停下来可以慢慢走, 甚至就地而坐, 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坚持呢?想坚持学习,就必须废寝忘食的读书;想坚持跑步,就要擦擦汗水不停留,你有放弃的权利,可一旦放弃,就再也没坚持的理由了。

在战争中的一场坚持与放弃的较量,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胜利和灭亡。大多数人认为大不列颠之战的胜利,得益于军民的坚持,却很少人知道一贯倔强、坚持的日耳曼人因为“疯子”希特勒的乱指挥,最终导致空战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英吉利海峡地图

先从双方的实力对比说起。

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陆军的实力彻底打回原形,仅剩下500门大炮,200辆坦克;空军也在西欧战场损失不小,战机只有1200架。而德方拥有3个航空队2669架战机,占有2∶1的优势。这和当时最强大的武装力量相抗衡,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英国也有自身的优势。

首先,英海军的实力在当时无人能敌,是最牛的。虽然德国的空、陆军堪称世界第一,但海军实力很水,连意大利都不如。作为一个陆权国家,海军不是优先研发的军种,再加上一战的后续影响,当时的德国无力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

二战英国战斗机

这也是其迟迟不敢进行登陆作战的原因。

其次,他们使用了在当时最先进的雷达站和地面指挥系统。它能在德机刚起飞时,就被雷达监测到,并通过地面指挥系统,让英机能选择最有效的地点和时间进行拦截。

一德军上将说过:“雷达至少使英国战斗机的战斗力增加了一倍。”

油画作品,英国战斗机在海峡

这些都是技术和装备的比较,最让他们感自豪的和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英吉利海峡。在历史上,这道天堑曾让伦敦多次避免了战祸,保全了国家。现在隔着海峡,德机飞行距离势必增长,而英机则以本土为基地,能在德机往返的时间内出击多次进行打击。

以上因素无形中让双方的空战实力出现了基本相当的局面。

英吉利海峡俯瞰图

取得制空权是迫其投降最有效的战术。

如果说希特勒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了东线,进攻苏联上,那一定会用打击伦敦迫其投降作为转移视线的诱饵,可谓一箭双雕;要说强大的陆军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保障,是无法进行登岛作战的,那么进行空中较量,打击其军事设施,夺取制空权一定是最有效的战术。

于是,二战中最大规模的空战开始了。

戈林的“鹰计划”开始实施。通过持续密集、猛烈的轰炸,把对方的军事工业、军事设施、交通运输线摧毁,以及把敌方飞机摧毁在地面,从而就能取得制空权。

德国空军进攻英国

因此,所谓不列颠之战。就是德国在未动用陆军、海军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空军对英吉利海峡的护航船队以及主要工业城市、港口、机场、铁路、桥梁及其他军事设施,进行密集而猛烈的轰炸。

随着战役的继续,德机的数量优势开始发挥作用,英军7个关键的地面指挥系统中有6个遭到严重损毁,南部5个前进机场遭到严重破坏,英军赖以取得先机的通讯系统处于崩溃边缘。

英国战斗机在抵抗

虽然,英军依靠自身优势在每场角斗中,损失都比德方少许多。但德机的基数大,拼的起;而他们的飞机制造厂一直是在饱和的打击中,飞机是打一架少一架。眼看着英机一天天在减少,如果继续以此为主要目标,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因为他们的战斗机短期内无法得到补充。

就在唾手可得的制空权就要属于德军的这一时刻,希特勒犯下了关键错误,挽救了英国空军,这是为什么呢?

英德空军在激战

20世纪最为惨烈的大不列颠空战。

一直的被动挨打的局面让英国人受不了了,他们要进行一次反击。于是英轰炸机直扑柏林,目标是德国的工业基地,然而有几颗炸弹丢到了柏林的居民区。

这可是彻底让希特勒又惊讶、又愤怒,他要以牙还牙。

他命令戈林不计一切代价对英伦三岛本土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轰炸,常常一天出动1000多架飞机,不分昼夜地轰炸。伦敦是受德机轰炸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有一段时期,每晚平均遭到200架德机的袭击,民众伤亡惨重。

英国轰炸机

然而,德军的这一战术转变,却正好给了奄奄一息的英空军一个喘息的大好机会。希特勒的错误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空间和理由,利用这个短暂的时机,他们抽调大量人力、物力维修受损的飞机,修复被炸毁的飞机跑道。

正如丘吉尔所说:坚持下去,并不是我们真的足够坚强,而是我们别无选择。

在一场生死攸关、决定着国家命运的战斗中,英飞行员意志坚定、士气高昂,屡屡给敌机以沉重的打击。在不列颠之战中,他们仅损失915架,而德国损失了1733架战机,损失更大的是德飞行员。

英军飞行员

因为英机在本土上空作战,被击落后的飞行员可跳伞生还,继续参加战斗;德方情况就大不相同,入侵的德机一旦被击中,驾驶员不是丧命就是被俘,这也大大影响德方的士气。况且,培养一个飞行员是需要时间的。

双方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就看谁能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最终,英国人笑到了最后。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75283fe6cabe85ef5b2adf32857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