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从31.7亿跌到1160万,这块金字招牌,观众已经不再买账了

2024-10-04     小江看世界

今年的国庆档可谓是一场电影市场的“大型翻车现场”,本来预期满满,结果却接连出现“票房滑铁卢”,让人直呼意外。虽然《志愿军2》票房表现还算不错,但整体市场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特别是几部被寄予厚望的电影,如《749局》和《爆款好人》,都以惨淡的票房成绩收尾,让观众和业内人士都颇为失望。

《749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上映之前,这部由王俊凯主演的大制作被粉丝和影迷们给予了厚望,谁能想到,票房和口碑双双崩塌,完全“高台跳水”。哪怕王俊凯的粉丝们全力护主,力图挽回局面,但烂片的标签已经牢牢挂在了这部电影上。粉丝护不住,票房更救不回,这部年度烂片的名号似乎已被钉死在国庆档的历史上。

再看《志愿军2》,虽然上映3天票房就突破了3亿,成绩看起来不错,但这个好消息背后藏着更大的挑战。别忘了,这部电影是陈凯歌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整个系列的制作成本高达15亿。而第一部仅拿下了8.68亿票房,意味着接下来两部票房都得达到20亿才能回本。很可能《志愿军2》会成为历史上少见的国庆档冠军却不能回本的例子。

与《志愿军2》相比,葛优主演的《爆款好人》简直成了国庆档最惨烈的“失误”。这部电影可谓“凉凉”,亏损达到了1.9亿,观众甚至感叹:连葛优的金字招牌也救不了它!你说,这是不是太讽刺了?明明是由葛优和宁浩这样的大腕联合打造,按理说,票房怎么也不至于如此惨淡。可是,票房从系列前作的31.7亿直接跌到1160万,谁能想象这个差距?这真是大跌眼镜。

宁浩这个曾经凭《疯狂的石头》红遍大江南北的导演,显然在这次《爆款好人》中失了准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年平民网红的沉浮故事,本来想揭露网红世界的“秘密”,但在观众眼里,这个“秘密”还不如现实中的网红们来得魔幻。三只羊、雨姐等现实中的大网红各种操作已经颠覆了大众的想象力,而电影却依旧停留在“水军刷单”这种老掉牙的桥段上,显然已经跟不上观众的节奏了。

观众对《爆款好人》的失望,不仅源自故事的平庸,还因为对明星拼盘的厌倦。近年来,观众对《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已经产生了疲劳感。从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的31.7亿票房,到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的28.27亿,再到2021年《我和我的父辈》的14.77亿,票房一路下滑。如今《爆款好人》更是跌到了1160万,说明观众已经不再买账。

《爆款好人》崩盘的根源,也许就在于它作为《我和我的祖国》衍生作品的“重复性”。观众已经对这种明星大拼盘的形式感到疲倦,没有新意和惊喜的作品自然难以吸引大家走进电影院。

有趣的是,吴京也在筹备一部系列衍生电影《铁骑》,同样是《我和我的父辈》中他自导自演的《乘风》单元的扩展。吴京的号召力毋庸置疑,但从《爆款好人》的表现来看,明星效应已经不再是票房保证。毕竟,一部电影能否成功,故事、人物、视觉效果缺一不可,而不仅仅依靠明星的光环。

可以预见,未来的国庆档和整个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竞争的阶段。观众的口味在变,审美也在提升,电影人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而对于像宁浩和葛优这样曾经的“金字招牌”,也需要思考如何重拾昔日辉煌。

总结来看,今年国庆档的一连串“意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更揭示了观众对品质的期待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的电影人如果不能在内容和形式上持续创新,那么就算背后有再强大的明星资源,也难逃“滑铁卢”的命运。那么,你认为这些电影的表现真的不可避免吗?你还期待未来的国庆档会有哪些惊喜?期待你的看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57e9a61c0ab8edda03fecd29c71e6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