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后一天:熬不住的时候,看看这10个感人瞬间

2023-12-31     新锐作家文坛

原标题:2023年最后一天:熬不住的时候,看看这10个感人瞬间

2023年最后一天:熬不住的时候,看看这10个感人瞬间

脱单了吗?赚钱了吗?买车买房结婚了吗?

2024如约而至,是谁又把自己的梦想后延了?

伴随着一整年的吵闹声,无数人感叹,自己的2023年,依旧“糟糕”。

至于“糟糕”在哪方面,大家统一表示,应该是距离暴富,又晚了一年……

不过生活就像一张白纸,时间恍然而过,无法避免地在上面留下了五彩斑斓的印记。

感慨时光匆匆的你,是否还记得,2023年的那些感动瞬间?

2022年末,壬寅虎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在零点倒计时,这样说道:

“感谢每个中国人过去一年的付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时代的英雄。”

的确,回想往昔,那些艰难和痛苦,似乎都在时间的涂抹下,成为泡影。

不过,风霜雨雪之后,大家对“自由”的向往,还是让国内的交通工具瑟瑟发抖。

通过文旅部数据可知,2022年,全年国内旅客总计为25.3亿人次,旅游收入为2万亿元。

网图

而根据今年12月份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仅前三季度,旅游人次就突破了36亿人,旅游收入为3.7万亿元。

随着今年冬季冰雪旅游产业的火爆,照去年翻一番不是问题。

遥想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时,连老式内燃机车都得从博物馆出来工作的盛景,不得不感叹一句:

比起万籁俱静的静止,人们四处“撒欢”给城市带来的人气,才是最美的风景。

今年三月初,淄博烧烤爆火出圈,成为旅游界“新顶流”。

爆火的原因已久不可追,只记得一个小城,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旅游专列、部长跟车、旅行伴手礼,游客还未成为客人,已经得到了主人家的热烈欢迎。

烧烤、酥锅、炒锅饼、紫米饼,一道道独特的地方美食,给外地游客极致的味蕾享受。

网图

琉璃、海岱楼、八大局、周村古商城,谁还记得小城镇里连夜赶工的灯光。

2023年12月,山东省淄博市入选“2023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这是对淄博的褒奖,更是近些年来,小城市咸鱼翻身的最好榜样。

新时代下,人们对旅行和玩乐的要求,早已不止步于新鲜和特别,热情和真诚,是一个城市最好的招牌。

2023年2月1日,熊猫乐乐,在美国孟菲斯动物园不幸去世。

这一天,也是中国的正月十一。

消息传回国内,瞬间引发热议。

无数网友惊觉一个事实,熊猫作为国宝,我们就只用知道他们是国宝吗?

在相关报道之下,熊猫,这个特殊的动物群体被大家第一次重视起来。

随即,丫丫、花花、萌兰、灵岩等团子爆红网络,从前门可罗雀的熊猫馆,如今拉起了一排排的隔离绳。

网图

除此之外,海外熊猫的遭遇,也被国人所关注到。

韩国的爱宝一家、俄罗斯的如意生娃、卡塔尔的土豪四海,还有丹麦永不来电的星二和毛笋等团子,也在国内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熊猫,作为独属于中国的宝贝,多年来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独特的黑白配色,让这种曾名为“食铁兽”的物种,在现代,转变为了可爱的国宝。

网图

2023年,电影界持续荣光,也迎来了新生。

40亿+电影《满江红》《流浪地球2》夺下本年度前二宝座。

30亿+则由《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占据。

除此之外,《封神》《长安三万里》等电影,在电影院中百花齐放,获得盛赞。

网图

与这些名利和口碑双收的电影相对比的,是进口影片的票房。

曾经在中华大地上无往不利的票房利器,今年失灵了。

《速度与激情10》《阿凡达2》《变形金刚》等影片,票房都未突破10亿元。

电影的票房,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文、思想的变化。

中国艺术的发展和进步,肉眼可见。

娱乐圈这些年总算是开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花朵。

网图

7月份,杜苏芮于中国沿海城市登陆。

台风肆虐,各沿海地区早有预案,只是没想到,台风后的暴雨会给北方地区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7月30日,因北京暴雨,K396次列车被紧急扣停在落坡岭附近。

为了保障车上乘客的安全,同样陷入危险中的列车工作人员,步行七八百米,穿过塌方的山路,为乘客运送物资。

值班员赵阳,满身的狼狈,却依然在尽力安抚乘客。

她说,她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只因为这身衣服,她们得对得起大家!

网图

危难时刻见忠诚,在这场波及整个北方地区的洪灾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是转移队伍的最后一个人。

他们是迎击洪水的第一个人。

在水位降下之后,有些人伤痕累累,有些人壮烈牺牲。

来势汹汹的天灾之中,他们的奉献和守护,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人定胜天”!

《大英博物馆》的出现,正式改变了人们对于“网络短剧”土、糙、狗血的固有印象。

这部以“中华薄胎缠枝纹玉壶”为主角的网剧,只有短短15分钟,却获得了全网超2.5亿播放量的好成绩。

整部短剧,用“文物回家”四个字概括,足矣。

虽是一部小制作的文物拟人剧集,却引发了无数中国人对流失海外文物的思念。

网图

那些珍贵的文物,如今依然摆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中,他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他们是否也在思念故国,是否也想落叶归根?

如果有机会,他们想不想象小玉壶一样,回家探探亲?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记忆,文物,则是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

我们希望,在祖国日益强大的未来,思念能化成归国的路,让我们都不再饱受回忆之苦。

网图

今年,成都和杭州的人民,迎来了一段与国际接轨的日子。

每天,他们都要抱着一本官方发的英语书,卖力苦读。

早上好是“顾得摩尼”、晚上好是“顾得一无里”、谢谢是“三克油”、对不起是“扫而瑞”。

虽然好笑,但能看出来,两座城市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网图

尤其是杭州。

大手一挥,斥资千亿改变城市风貌。

变化之迅速,让杭州本地人都不免感叹:“每天出门一个新杭州。”

国际大型赛事对我们来说,曾是需要举全国之力才能办成的活动。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省份有了独自承接的能力,短短15年,真是沧海桑田。

当然,国际所有类型的赛事,我们几乎都举办过了。

如果加上世界杯,那就算圆满了。

网图

2023年,许多老朋友,离我们而去。

李玟,那个在舞台上永远光芒四射的女人,去世时,只有48岁。

熬过了最初的震惊、悲痛、伤心之后,李玟身后之事,在那个7月,闹得沸沸扬扬。

爱情、亲情、工作、生活,一个国际巨星的消逝,所引发的话题只会多,不会少。

人们可惜李玟年纪轻轻便红颜薄命的同时,也在感慨,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

网图

罗京民、吴耀汉、德德玛、周海媚……这些熟悉的面孔,似乎突然就消失在了大家眼前。

故人好似风中落叶,陆续凋零。

当他们的生命静止在某年某天的那一刻,或许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为何时间是残酷的

网图

2023年12月18夜,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10千米。

彼时,全国人民都在手机上收到了地震预警。

6级已经是国际规定的“强震”标准,透过还未完全断绝的网络,人们瞬间在各个平台上看到了震中的惨状。

一条条救援消息迅速发出,短短三个小时,所有的救援力量都已到齐。

可随之而来的,还有严寒、余震和沙涌。

面对如此困境,救灾官兵、各大企业、明星,还有普通民众,出钱出物,为十几万受灾群众搭建希望。

短短一天时间,所有人基础的生活要求,便已全部满足。

网图

当然,在这场天灾中,我们还失去了148位同胞。

居住着成千上万人的安置点,成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孩子们却在无忧无虑地笑闹、玩耍着。

救援人员长达几天不眠不休,负责分发物资的人嗓子沙哑,救援的卡车在高速排了几公里远。

或许,天灾给人们带来的悲痛无法避免,但能让人泪流不止的,永远都是深藏于悲痛中的“感动”。

2023年6月份,彭清林在送外卖途中,遇见了一位轻生跳河的女子。

西兴大桥,距离水面12米,这也是围观人群只报了警,没人敢下水的原因之一。

而眼见女子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彭清林毅然决定跳桥救人。

十几米高度拍到水面,无异于一场高速撞击,彭清林也因此胸椎压缩性骨折。

事故发生后,引起了杭州官方的高度重视。

彭清林喜提各类“杭州好人”荣誉证书,其所在公司还为他申请了大学名额。

网图

很多企业老板联系他,想以私人名义给予他见义勇为奖励,但是,都被其拒绝了。

谈起曾经救人的事,彭清林一直都认为“不算什么”。

谈起荣誉,他更是满脸淡然。

“那些荣誉都是别人拿来给我的,不是我自己的……我不可能就躺平了”。

现如今,彭清林依然送着外卖,吃着火锅。

网友评价他,是当今社会中“难得清醒之人”。

他却评价自己“我不是‘好人’,我是普通人”。

2023年发生的许多事,大家已经淡忘了。

或许曾经刻骨铭心,或许也为某人某事咬牙切齿,但人的记忆比时间更残酷,忘记,就代表着完全消逝。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下来,成为无数人的奢望。

所以,接下来的2024年,要不要走得慢一点,让我们的感动,存在得长一些呢?

毕竟,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网图

此刻,万家灯火通明,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还有一天,2023年就要过去啦,2024年即将来临。

不论此时你身处何地,心归何处,愿你所求皆所愿。

这一年,辛苦啦,谢谢你,给予我每一刻感动的陌生人。

致敬,每一位熬过了生活的平凡人。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1f5865979babf8eb02b96f9752a4c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