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量超1300万册:爱不释手的漫画书背后,我学到了太多

2019-09-02     笑乐妈育儿

笑乐妈妈

1

人总会随着角色的变化发生些许改变,以前读书时,父母总提倡“多学习,少读无用的课外书,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在这样一种错误理念下完成了应试教育。

大学时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很多课外书,如同过眼云烟,消失在脑海之外,只觉自己了解的太少。

工作后,为了让自己业余时间更充实便开始接触写作,下笔无神、无素材、无思路,才后悔自己读书太少,积累太少,因为输入与输出是相辅相成的。

孩子还未出生时,便想要接触触育儿领域,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长,阅读更多的书籍,通过书籍理论的渗透让她明白更多的道理、见识更广阔的的世界,而不是我天天追在她屁股后面毫无成效的讲道理。

即便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至少下笔不愁。

然而,我自始至终对漫画书有着一种偏见,认为这样类型的书“毫无意义”,直到遇见《神探狗狗》,终于改观了我对漫画书的错误认知。

为人母的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太多,这套书不仅适合小孩阅读,也适合大人阅读,捧腹大笑的背后是脑洞大开的想象力塑造、积极正能量的学习。

漫画书

2

儿童书籍的阅读和成人书籍阅读类似,需要我们提前了解写作者背景、书籍框架、场景展示等方可体会写作者的真正意图。

《神探狗狗》一书由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漫画家和插画家戴夫·皮尔奇编绘,孩童时期的戴夫·皮尔奇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经常会被老师罚出课堂,走廊上的戴夫·皮尔奇创作出了妙趣横生的漫画。

英语课堂上老师发现戴夫·皮尔奇创作漫画,给予了他正向积极的鼓励,庆幸的是他的创造力并未被他人随意扼杀。

戴夫·皮尔奇天马星空、充满创意的想象力背后,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神探狗狗》连续95年霸占纽约时报排行榜、迄今为止累计销量已超1300万册、成为将《哈利波特》挤出前三的现象级童书。

现实中的我们太习惯带着自身的偏见去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经常以“不要胡说了、别说这些让人家笑话...”这样的话语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知识增多,想象的逻辑性、具体性和全面性,水平会有明显的提升。但同时,由于人越长大越习惯以一种固定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因此,对同一事物想象的种类和创造性水平,有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殊不知,我们在用自己的低创造力、想象力责怪、扼杀孩子创意的发挥。

牛逼的作者背后带来着怎样的故事,作为家长的我从中受益太多。

3

天马行空,培养想象力

《神探狗狗》故事中的主人公神探狗狗是警察奈特与警犬格雷格的结合体,这一切让始作俑者反派猫彼蒂事与愿违。

反派猫彼蒂一直想要统治世界,无数次进入监狱也会想办法逃离,进行各种破坏,为了消灭掉阻挡自己计划的警察与警犬,炸弹之后,警犬格雷格身体死亡、警察奈特脑袋死亡,护士姐姐奇思妙想后将两者完美结合(警犬格雷格身体是缺陷、警察奈特脑袋是缺陷)。

坏蛋克星神探狗狗的诞生,造就了太多的神奇,以及无限的可能。在身边人的帮助下他努力守护者小镇的和平,即便会出现很多差错。

当阅读到每一个故事情节,大人会捧腹大笑、小孩会无限回味,可反思我们自己,如若孩子提出类似想法,作为家长的我们会迅速“纠正”:人和狗怎么可能结合在一起、这个想法不对哦...

我们以为及时的指正可以引导孩子不要“胡思乱想”,以为中规中矩便是极好的,殊不知错误的其实是我们。

孩童时期的创造力、想象力会随着年龄不断递减,如若一味错误制止,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想象力、创造力越来越低。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一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这种情况在7岁上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女儿有段时期总会想象自己是漂亮的南希,喜欢用纱巾、衣服、化妆品打扮自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开始我很反感,认为她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看完这本书我不再这样想。

我开始学会接受她让我认为“不可思议”的各种行为,甚至会鼓励、引导她,让她阐述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被她弄乱的家待她玩耍结束之后,教会她和我一起收拾。

抓住孩童成长黄金时期,别用我们低创造力、想象力去扼杀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意,学会倾听、鼓励、引导,他们的每一次创造都值得我们珍视。

寓教于乐,爱上阅读

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头疼孩子成长中各种“不正确”的言语,喋喋不休的理论似乎没有任何成效,相比于理论的讲解,我更喜欢寓教于乐。

好的图画书在孩童阅读启蒙时,总能通过其中的故事情节、图画细节帮助孩子丰富想象、将道理贯穿其中。

正如作家松居直所说:图画书是一座桥梁,能够促进亲子关系、加强心灵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的助力。看图画书就像用放大镜来看日常的东西一般。

《神探狗狗》这套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反派猫彼蒂很好奇为什么神探狗狗这么聪明?他拿出测量表发现神探狗狗每分每秒都在变得更加聪明,经过原因查找,原来是读书的作用。

于是,他想办法消除了世界上所有书籍上的文字,不读书的大家变得越来越笨,反派猫彼蒂变成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然而,他并不开心,没有了对比,没有成长,自己再怎么聪明也毫无意义。

我们、我们的孩子,也会出现不想读书、不想做功课的时刻,读完这个故事,孩子和大人都会反思自己,不读书真的就会很轻松、很快乐吗?

仔细想想,读书十几载,不同的阶段我也曾抗拒过,害怕考试、害怕上学,那时,我常常在想,人为什么一定要读书,熬夜苦读并不意味前途大好,也甚至想过逃离,即便父母告诉我读书与不读书的现状,可我依旧执拗,后来看到父母的含辛茹苦,便坚持了下来,随着广阔世界里见识到更多的同学,才发觉自己的无知。

孩子,想要进步就需要保持终身成长,学习、读书时这个世界上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成长方式之一。

通过阅读增加知识的同时,贯穿教育理念、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对孩子入校学习大有裨益,真的是一举多得。

积极向善,正面引导

作者在进行神探狗狗故事、绘画描述时,未刻意美化人物,朴拙的画笔符合孩子的基调、故事的绘制并未使得神探狗狗无所不能,而是符合现实生活。

神探狗狗虽然“无所不能”,但依然具备很多缺点:开小差、爱舔警长、犯错时会藏起来...很多时候任务的完成也需要他人的协助,可见人人都有优缺点,我们需要正视缺点、发会长处,学会合作。

反派猫彼蒂虽然坏,但在小彼蒂猫到来,一次次任务中帮他纠正之后,“改过自新”。

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关系是共同成长。

我曾以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大的榜样,直到孩子出生后,在此基础上我多了另外一个感悟:孩子也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每次回老家时,教育习惯的不同有时会让我和父母产生争执,常常责备父母,这时一旁的她会说,“妈妈,别和外婆吵架,你应该耐心和她讲,吵架解决不了问题的”。

曾经,我教育优优要学会沟通,学会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发脾气,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本身,如今她学以致用,那一刻我很欣慰。成长路上,孩子她也教会我很多。

作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不是要求,而是正向的引导与共同的进步,孩子从我们身上看到以身作则,我们从孩子身上学到是积极正向的能量。

《神探狗狗》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远不及如此,每本书的中间设置“翻翻乐”环节,声音与动作的配合,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故事结尾增加如何画,即便孩子没有绘画基础,也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学习学会关键人物如何绘画,提升动手能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不过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与阶段性的陪伴者。

最好的亲子关系不过是一起成长。

作者简介:

关露,企业HR,绘本妈妈,曾出版电子书《真正爱自己的姑娘,最后都活成女王》,女儿出生后希望与孩子一起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1Wr92wBJleJMoPMR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