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克里姆林宫的说法,之所以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就是担心北约在乌克兰领土上部署攻击武器,确切说是部署陆基中程导弹,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或高超音速导弹,一旦部署,这些导弹能够对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俄罗斯大城市构成威胁。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再次强调,美国没有在乌克兰领土上部署任何导弹,未来也没有这个打算。拜登还表示,美国不是俄罗斯人民的敌人,不寻求破坏俄罗斯的稳定,拜登也不相信俄罗斯人民想要一场针对乌克兰的血腥的、毁灭性的战争。
此外,拜登还回顾了二战期间美苏两国并肩抗击纳粹法西斯的历史,称那是一场必须的战争,但俄罗斯再次入侵乌克兰则是一场没有原因也没有理由的选择性战争。如果俄罗斯再次入侵乌克兰,将付出巨大的战略代价,美国及其盟友会做出果断反应。
美国陆军已接收“暗鹰”高超音速导弹
而在此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强调,北约不会允许美国在欧洲部署任何陆基中程导弹,即便美国有快速部署的能力,北约不谋求与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冲突,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一个核大国。斯托尔滕贝格还呼吁俄罗斯将其陆基中程导弹,确切说是将“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销毁或撤离俄罗斯的欧洲领土,这种导弹被部署在了加里宁格勒等地。
“伊斯坎德尔-K”的尺寸和重量都超过了“口径”
美国监测到“伊斯坎德尔-K”的实际射程达上千公里,超过了《中导条约》的限制,要求核查俄军装备的所有该型号导弹,但遭到拒绝,俄罗斯只愿意提供准备好的样弹接受检查。在沟通无果后,美国随即退出《中导条约》,而在该条约到期后,俄罗斯也退出,导致这个美俄之间最重要的裁军协议作废。部署在加里宁格勒的“伊斯坎德尔-K”能够覆盖除西班牙南部地区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而俄罗斯禁止执行《开放天空任务》的美国侦察机靠近加里宁格勒等地,也是美国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并最终导致该条约作废的直接原因。
对于集结在乌克兰边境附近的大军,俄罗斯政府并没有什么说法,只是宣称其有权在俄罗斯境内任何地区进行军事调动,不管是边境地区还是内陆,俄罗斯没有威胁到任何人。但随着“保障俄罗斯安全利益”的谈判草案被提出,外界很快意识到,俄罗斯政府是在借此向北约施压,要求北约停止东扩并回到1997年的状态。
而这个被提前泄露的谈判草案也并非俄罗斯政府的真正目的,所有人都知道北约不会同意这些条件,北约强调其不会停止扩大,任何符合条件的独立主权国家都可以提出申请,只要获得北约所有成员国同意就能够加入北约。克里姆林宫的真正目的,是要求西方承认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地区的实际状态,并停止自2014年以来的制裁,缓解目前克里姆林宫遭到的巨大压力,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俄罗斯民众甚至军方最近的一系列表现,已经表明了克里姆林宫面临的压力之大。俄罗斯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外界,而是内部,那些阻止俄罗斯继续前进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