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追随刘备多年,真的没被重用吗?事实并非如此,别再被误导了

2023-06-13   胡月芳

原标题:赵云追随刘备多年,真的没被重用吗?事实并非如此,别再被误导了

随着网络的兴起,以及人们学识的不断提升,当人们在谈论三国的时候,很少有人再单纯地以《三国演义》来作为依据。因为现在《三国志》以及《三国志·裴松之注》等具有极大参考价值的书籍已经普及,这些书籍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三国真实的人和事。

赵云剧照

于是,一种论调出现了,那就是刘备并没像演义中那么信任赵云,也没有像演义中那么重用赵云。因为这些人从《三国志》记载赵云生平的只言片语中发现,记载的赵云事迹极少,同时他在蜀汉的官职不仅没达到和关羽、张飞齐平,甚至连后来的黄忠、马超都比他高。但是,仅凭这些就可以说刘备不重用赵云了吗?按理说,不重用手下虎将又不符刘备这种枭雄的风格。

那么,刘备对于赵云这样一员虎将真的没有重用吗?我们不妨从赵云的真实功劳、在蜀汉的真实官职以及与刘备的真实关系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事情,看看赵云到底有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特别说明,本文主要从赵云正式跟随刘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到刘备去世(蜀章建兴元年,公元223年)期间进行分析。】

刘备剧照

真实功劳

1、博望坡战夏侯惇,生擒夏侯兰

刘备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投靠荆州牧刘表,刘表让其驻军新野,并让其出兵扰袭曹操。曹操派遣心腹大将夏侯惇与于禁带兵前去迎战,赵云带兵与夏侯惇在博望坡展开了大战。最后,刘备在杀伤一定曹军后退军,赵云在此战中贡献极大,还生擒了曹军将领夏侯兰。夏侯兰与赵云是老乡,同时又深明律法,于是赵云向刘备求情免其一死。刘备不仅免了夏侯兰一死,还任命他为军中执法官。

2、长坂坡救主母,扶幼主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这就是演义中描写的血战长坂坡,七进七出,演义在这一段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赵云的忠勇。《三国志》只用了很短的几句话来描写:“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结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和当时实际的情况来看,赵云救出甘夫人和阿斗有没有七进七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一番血战是在所难免的。

刘备、赵云剧照

3、攻取桂阳郡

曹操在赤壁之战战败后,暂时无力再度南下,刘备趁势攻打荆州各个郡县以为根基。在收取南部四郡的过程中,赵云独自领兵攻打了其中的桂阳郡,并识破了桂阳郡太守赵范的阴谋诡计,帮助刘备顺利攻取了桂阳郡。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深知赵云能力,所以才委以重任,让其单独攻打桂阳,给其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4、管理军事,掌管内事,截江夺阿斗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请,率军进入西川与其共同防御张鲁、曹操等北方势力。此时,刘备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在了荆州,并首创了一个官职,叫做留营司马,用来管理自己的大后方荆州的军事事务以及城市治安,而这个第一任留营司马就是赵云。随后刘备又担心自己走后孙夫人和她的手下人骄横跋扈无人能管,于是他又特别任命赵云为内务总管,让其负责内务事宜的管理。

赵云剧照

赵云没有辜负刘备的嘱托,他在担任留营司马和内务总管职务期间,将荆州军事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还破坏了孙权的阴谋。因为那时孙权在知道刘备率军入川后,就阴谋想要接回孙夫人顺便带走阿斗作为人质。但是此事被赵云及时发现,他便与张飞一起在长江边将孙夫人截下,并将阿斗顺利带回。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让赵云主管自己的大本营的军政以及后宫,可谓是对赵云极其信任和重用的表现,并非是一般的敷衍。因为通过长坂坡一战,刘备深知赵云文武兼备,忠勇俱佳,同时遇事冷静异常,心思也极其缜密,能够应付各种变局。于是,刘备做出了这样一种安排,这是刘备对于赵云委以重任的一种体现,并不是外界所传的让他专干保镖一职。

5、兵进西川,攻克平阳、犍为二郡

刘备与刘璋二人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式决裂,并诏令诸葛亮从荆州出兵沿江而上攻打西川。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等人一路势如破竹,连续平定各个州县。在将江州攻下以后,他们开始分路进军,准备对成都实行合围。随后赵云率军深入,攻打江阳和犍为等郡,张飞则是率军攻打巴郡,诸葛亮则是进取德阳。

赵云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赵云攻打的郡县中的犍为郡,是在当时有着三蜀(犍为、蜀、广汉)之称的大郡之一,这三郡是蜀中赋税的主要来源。对于安排赵云攻取该郡,若无刘备的授意,诸葛亮肯定是不敢擅自做主的。因为刘备相信赵云可以以最好的方式,攻下这一个大郡。这样的安排,既是刘备对于赵云的一种信任,也是对于赵云的一种重用,不然肯定会是诸葛亮本人或者张飞去了。

6、反对分田,帮助刘备稳定益州局势

攻下成都前后,刘备有些飘飘然忘乎所以了。这时,他手下就有人建议将得到的成都这些房产以及土地,按功劳赏赐给那些文臣武将。这时赵云站了出来,并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引用了霍去病的故事对刘备进行劝谏。他觉得益州刚刚平定,正是经济与农业生产需要复苏的时刻,应该把房产与土地归还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刘备采纳了赵云的建议,进而保障了农业生产与经济的复苏,也为他们扩大军队的规模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也稳定住益州的局势。

7、汉水立威,一身是胆

汉中之战是曹刘两家一次至关重要的大战,这次大战持续了三年,从建安十八年(公元217年)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9年)。这时的刘备,在益州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后实力大增,他听从谋臣法正的建议,兵发汉中欲与曹操一决雌雄。汉中之战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其序曲是刘备派张飞出战的巴西之战,然后是曹操反击的下辨之战,接着是黄忠斩杀夏侯渊的定军山之战,终章则是赵云的立威之战——汉水之战。

黄忠剧照

当时,黄忠斩杀夏侯渊后,双方交战进入白热化。双方都知道获胜的关键就在于坚持,而坚持的根本就是粮食。于是刘备派遣黄忠与赵云领军前去劫夺曹操军粮,但是黄忠在过了与赵云的约定时间还没有回来,赵云觉事不妙便亲自出营查看,谁知遇到曹操大军。赵云来回冲阵,掩护部下撤退并顺利回营。不料此时部将张著受伤被围,赵云再度挺枪而出杀退曹军,救回了张著。

接着,曹操大军追至赵云营寨门口,赵云先是下令偃旗息鼓,让曹军以为有伏兵,随后又下令击鼓进军,直接杀得曹操大军鬼哭狼嚎相互踩踏,死伤惨重。第二天,刘备前来赵云军营查看,赞叹道:“子龙一身是胆也!”汉中之战,刘备一方参战将领较多,但核心还是在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四人身上。由此可以看出,在刘备的心中,是将赵云与张飞等人放在同一位置的。

赵云剧照

与刘备的真实关系

1、同床而眠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败于徐州后,无奈前往河北,依附于袁绍,并在邺城歇脚。这时赵云得知刘备在邺城以后,便前往邺城与之会面,刘备与赵云两个同床而眠,刘备与部下同床而眠的并不多,除了赵云可能就是诸葛亮了,同时刘备还让赵云秘密帮他招募部曲。由此可以看出刘备与赵云关系极好,甚至可以说是与关张相接近,只是差了结拜这一个环节了。

刘备、赵云剧照

2、子龙不弃我走也

赤壁之战前夕(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军被曹操大军大败,刘备带领残军和大量的百姓退走,结果在当阳被曹操精锐骑兵追上。几番冲杀之后,刘备与赵云被冲散。随后,有人回报刘备,说赵云往北边去投靠曹操去了。刘备一听勃然大怒,直接把手里的小戟扔向了这个人,并说:“子龙不弃我走也。”这一番话表明刘备十分信任赵云,相信他不会离开自己投靠曹操。

3、留督江州

夷陵之战爆发前,赵云曾上表极力劝谏刘备不要东征孙吴。但是此时刘备因为两个义弟被东吴所害,心里极度愤怒,根本不停赵云的劝谏。愤怒的刘备在狂怼赵云后带军东进,并留下赵云当江州都督作为后应。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和赵云的关系开始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了。这个变化的来源一是因为刘备的因为义弟被害的愤怒,二是因为他的自大,他无法再听进忠臣的逆耳之言了。

真实官职

1、牙门将军

长坂坡之后,刘备因为赵云的功绩,封了他一个自创的牙门将军。这个牙门将军并不是其他人所说的杂牌无名的官位,虽然是刘备首创,但是后续有魏延因入川有功被封此职,王平投奔刘备后也因有功被封辞职。同时,该职位属于统领主帅亲兵的职位,需要常伴主帅左右,所以担任此职之人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文武双全之人。所以,足以看出刘备对赵云的看重。

赵云剧照

2、偏将军

赵云攻克桂阳后,被封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同时期的关羽为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张飞为征虏将军、宜都太守,黄忠没做具体介绍,官职应该不高。这里的太守就不多解释,大家都知道。偏将军、荡寇将军和征虏将军在三国时期都属于低阶武将官职,地位高于裨将军。所以在这个时期,赵云与关羽等人的官职几乎没有差别。

3、翊军将军

有差别的是,在刘备攻取益州,尤其是汉中后。刘备攻克成都后,赵云因功被升为翊军将军,同时期的张飞领了巴西太守,而关羽则是“拜羽董督荆州事”,即让关羽总领荆州军政大权,马超则是被拜为了平西将军,黄忠此时才得了个低阶武将官职讨虏将军。这个时期只有新投效刘备并迫降刘璋的马超和镇守荆州的关羽官职较高,赵云与张飞几乎相同且略高于黄忠。

蜀汉五虎上将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胜利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一跃而上与关张马齐平,被拜为后将军,假节。刘备建立蜀汉后,关羽黄忠已逝,张飞被迁为车骑将军,马超被迁为骠骑将军,这两个都是高级武将官职,堪比三公。但是赵云在这两次重大事件中,赵云官职相比其他四将落后较多,他没得到晋升,仍然是翊军将军。

结语

从上述三个大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赵云自从正式跟随刘备以后,几乎参与了刘备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并在这些军事行动中都有获得了较大的独立指挥空间,从平定荆州、夺取益州、攻打汉中。只有夷陵之战例外,因为赵云的劝谏让刘备非常不爽,所以刘备没有让他参加,不过那已经是刘备暮年干的事情了。同时,赵云还帮刘备解决了一些内务上的事务,如制服孙夫人和截江夺阿斗。而且赵云和刘备两个人的关系除了在夷陵之战前夕,其他时候都是极好的。

赵云剧照

很多人为赵云鸣不平的主要原因是在刘备攻取汉中以及建立蜀汉后,没有对赵云进行官职上的晋升,因而使得很多人认为官职低关羽等人一等的赵云没有受到重用。官职这个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一个刘备也不得不从的现实原因,那就是在人事任命上要讲究出身与名望。尤其是刘备的势力扩大以后,这个问题就更加棘手,并不他想任命谁就是谁。

关羽和张飞成名较早,且是刘备义弟,从攻打黄巾开始,一直到刘备建立蜀汉,他们都一直跟随刘备,所以他们的官职被晋升,无人敢说闲话。黄忠作为荆州士族集团成员,早在荆州之时就已经成名,而且又有战功,被升迁同样正常。马超作为伏波将军马援后裔,出身名门而且又是西凉望族,刘备必须依靠马超的名望来稳定边陲,所以马超的晋升也在情理之中。

刘备、关羽、张飞剧照

赵云在刘备夺取汉中和建立蜀汉后未能得到晋升,与他名望、出身以及性格有较大关系。赵云并非出身士族集团或是名门望族,名望也不够深厚,他虽有战功,但刘备也无法将其晋升。这一点在刘备升迁黄忠为后将军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诸葛亮劝谏刘备,并表示黄忠的名望无法与关羽、张飞、马超相比,现在让他们几人在军中地位同等,必然会引人不满。

张飞和马超就在刘备身边,他们知道黄忠的功劳还比较好说服,但是关羽在遥远的荆州,他根本不知道这些,那么关羽必然会心生不满。但是刘备坚持晋升了黄忠,他表示自己会和关羽解释。刘备这么做,那是因为黄忠不仅有战功,而且还有荆州士族集团这个出生,所以才敢晋升他。如果黄忠和赵云的情况一样,单纯地只有战功的话,那么刘备同样无法晋升黄忠。

另外一点就是赵云淡泊名利,一心想的是辅佐明主,安定万民。所以,赵云对官爵这些身外之物并不看重,他官爵不高也有可能是他主动要求刘备不给他封官赐爵的。这一点从赵云的一些生平可以看得出来,他在依附公孙瓒时被其嘲笑为何不去归顺势力更大的袁绍,赵云的回答则是:现在天下大乱,百姓有倒悬之危,我要投奔仁政所在,所以我舍弃袁绍来投奔将军。

赵云剧照

所以,赵云与关羽、张飞等人一样,都是被刘备重用之人,只不过是各司其职而已;同时在刘备的后期,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造成了他们在官职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准确地说就是:赵云是被刘备重用了,只是刘备碍于多种现实原因,没有给到与赵云功劳和付出相对应的官职、地位,但是这不表示刘备没有重用赵云。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志·裴松之注》、《华阳国志》、《资治通鉴》、《蜀汉本末》、《三国演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