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友醽醁谈“口占诗”我觉得极好,随附二首寄苏轼与慧能

2022-01-26     作家方晓莉

原标题:诗友醽醁谈“口占诗”我觉得极好,随附二首寄苏轼与慧能

特注:
由东坡居士而想到慧能大师,故继而口占。

引言:

读“@醽醁”诗友,《从某人的口占诗谈其诗的要旨》,其中提到,苏轼(东坡居士)赞美杜甫才思敏捷,说道,“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又说宋代道潜的口占绝句写的好,“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可见,醽醁文友之博学,是个雅人。

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即便对他人诗词或者其他方面,有一些自己观点或者看法,提出批评,但一定不是走极端之人。

(醽醁,《从某人的口占诗谈其诗的要旨》)

我倒想起了苏轼的《南华寺》。

( DearAuto,《佛系少年的佛系自驾游!烧香拜佛,游山玩水两不误》)

( DearAuto,《佛系少年的佛系自驾游!烧香拜佛,游山玩水两不误》)

(资料来自:头条搜索,网页截图。感谢分享。)

古体诗两首:

《寄苏轼:读冯梦龙写您与佛印之文》

(备注:苏轼啊苏轼,我与您一样,也面对口诛笔伐,无中生有哩!千百年后,是否有人为我叹惜。)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分享。)

君当前行驾清风,佛性自来相同中。

南华寺前一叹息,争名夺利太匆匆。

(冯梦龙在《喻世明言》当中《明悟禅师赶五戒》一篇,以文学手法,描写了苏轼与佛印的友谊。)

《告慧能:不尊师重道者,又怎得般若智慧》

(备注:六祖慧能,我与您说一件事。
我叹人不敬师也就罢了,还要不讲道理,唉。众生苦也。)

 曾惹尘埃竟佛缘,尘非尘来亦有因。

佛性不空万事空,化为一笑作无心。

人生本是相逢客,天地来往意然然。

老子孔子与孟子,书中对话教谦让。

礼仪为先德为重,万世鸿途炼云空。

此去惊鸿无所见?纷纷世人道迷从。

幸得自性本圆空,镜花水月看轻松。

千古传奇又来道,我亦飘然一渺空。

金钱荣誉人人挣,道法自然有门路。

不走邪道正气生,出口成章理不输。

人皆道我种种非,哂然一笑让三分。

无理取闹不乃赢,只因怜悯不将争。

人人敬重好求者,般若再现自空明。

无乃邪佞放宏光,日出一照露晒干。

今朝便说世人错,又有何人不尊师。

赶尽杀绝为名利,隐患重重木皆兵。

前途渺然不为炒,包装终究露馅寻。

天衣无缝想得美,纸又如何包住火。

我谈圣师为其辱,可怜天下被祸国。

(小注:“曾惹尘埃竟佛缘”,意指此“尘埃”非尘埃,烦恼即菩提。)

顺附一首现代诗歌。
(之前写的,有感于一些人不是真正心灵的碰撞而去学习和交流,而是其他事情,甚为遗憾。)

碰撞的心灵

致:那些迷惘的人,终究找到心灵的归宿。

小诗一首。
《意从容》
心若苍茫如孤鸿,一匹白练炫清空。
人当解汝自有时,随缘红尘和光同。

我淹没在这尘嚣之中

寺庙的钟声早已听不见了

城市的人海

成为心中独特的鼓鸣

好像让人躁动

却一刻也不能心慌

-

我遇见你的时候

方不觉得心中是有不一样的想法

而当心灵之碰撞

未尝见了火花

但却可以看到

每个人追寻梦想

总是充满着惘然

-

我无从以千百年的教训而告诉你

应该如何做

这碰撞的心情

若无法打开压抑的感情之缺口

也唯有在时间寂寥当中

一步步领会生命之真谛

-

人,若有一日开悟了

那一定是暮鼓晨钟一般

知道了善与恶、美与丑

从而选择了好的那一半

另外一半不好的

将其放下,好像从未消失

但你眼前所见,已经截然不同

-

我相信文明之进步

来自于碰撞的心灵

它没有枪林弹雨

却可以跨越尘世的阶梯

让你心灵超俗

-

一声粉碎

炸掉了无数的妄语与痴缠

而将时代之绝响

放置于无限的争鸣之中

唯有如此

思想的火花,才能闪现

如此这般的璀璨

且迷人

-

(也许你会湮灭在人海里,但是,一定有朝一日,真相大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0c4667a80a14e6481a6e095a8c1b6d6.html



事实与人生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