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寒假有时间,家长培养孩子这五大习惯,来年比同龄人更优秀

2020-01-02     长脖子妈咪

转眼寒假快到了,许多家长在犯愁该让孩子如何度过。其实不用上太多高端大气的辅导班,也别在家浪费时间,家长可以着重培养孩子这六大习惯,能让他在来年比同龄人更优秀哦!

一、定计划的习惯。

幼儿园的高年级或小学阶段的儿童都需要培养这种习惯。计划休假时间,安排具体学习时间。例如,外出旅行中要读什么书,读多少?在家的时候每天做多少暑假作业?…… 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可以分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和机动要做的事情。

完成的活动可以打“√”来激励自己。如果当天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做而没有完成,将推迟到第二天,并可酌情完成机动。 这个计划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孩子只要一点点努力就能完成,难度不应该太高。制定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时间,增强行为效率。

二、专注做事的习惯。

许多孩子很容易分心,总是三分钟热度,因为没有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提醒家长,孩子学习时最好不要打扰他们,比如送一杯水或说一句话等等。

此外,书房布置要简单有序,不要摆放装饰品、娃娃等容易分心的物品。孩子们的学习桌上,最好视线不要有太多的杂物,或者在开始学习前收拾好。你也可以设置闹钟,在15分钟内集中精力学习,不说话,不喝水,不吃饭,不走动。时间结束后,才可以随意移动。

三、早晨朗读的习惯。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动情朗读不仅能培养阅读兴趣,还能锻炼口肌和脑的协调能力,培养言语表达能力。 小孩子每天早上都可以读拼音和单词,懂汉字的人可以读简单的文章。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阅读小说、诗歌等,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朗读时,要自然站立,脚和肩同宽,声音适当放大,字正腔圆,注意断句重音等,并用情感读出文章的意境。注意不要读太久,要根据孩子喜欢的程度来定时间。

四、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会写字的孩子,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讨论阅读后的感受,养成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独立思考、如实表达的习惯。

比如,在儿童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喜欢和不喜欢的特点。如果他是主角,他会在某些场景中做什么,家长也可以在平时和孩子讨论这些问题。

五、写日记的习惯。

竹子是空心的,但它可以长得很高,那是因为它在成长的每一步都“总结”。每根竹节都能很好地连接上下,以支撑竹子的高度。人是一样的。

善于总结的人,总能从自己的言行中找出闪光点和需要改正的地方,让第二天更加从容有度。晚上写日记或总结也是一种对事件和情绪宣泄,可以减少负面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

各位父母,你们寒假有没有什么计划呢?

欢迎留言、评论和转发!我是长脖子妈咪,家有两宝,热爱教育,请随时交流,多多关注!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0A8Zm8BMH2_cNUgUA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