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字变为3个字,印度要改国名?印媒透露莫迪将在议会提出决议

2023-09-06   军事评论

原标题:2个字变为3个字,印度要改国名?印媒透露莫迪将在议会提出决议

据环球网报道,印媒透露印度可能将更改国名,莫迪政府正计划在9月20日前后召开的议会特殊会议上,将印度改名为三个字的“巴拉特”。

其实这并不是印度第1次有更改国名的想法,在去年8月,印度总理莫迪就呼吁,要摆脱一切奴隶制的传统恶俗,分析认为这释放出印度希望摆脱被殖民的过去,更好地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因为印度国名的来源并不是印度古历史,而是在被英国殖民之后才出现的,有部分的印度人认为,印度二字本身就代表了被殖民的过去。

印度国旗

同时更多人注意到,印度总统、总理等人的专机并没有写印度,而是写着巴拉特,近些年在印度,这三个字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视野。

此外,G20召开在即,印度给大家发放的请帖写的也是巴拉特总理,而并非过去的印度总理。从种种细节上来看,印度高层正在推动更改国名。

除了印度高层不断地在展示“巴拉特”,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外,印度很多学者也对巴拉特这一新名字进行了解读,认为这确实更加符合印度的国名。

莫迪政府

首先,巴拉特具备更多的印度传统色彩,是印度本国文化之一,而并不像印度这个名字一样,它让印度人觉得自己失去了作为文明古国的骄傲。

巴拉特在古印度语中有多重含义,它代表着寻找知识与光明,也指代海洋与雪地之间的宜居地,种种记载在印度著名的史诗级书籍《摩诃婆罗多》中多有提及。

另外在印度的古代历史记载中,有一名叫巴拉特的君主,他被视为贤明与公正的化身,也被视为印度的历史象征。因此更改国名也被印度人视为在文化领域追本溯源。

印度首都

目前越来越多的造势也说明,改国名对印度来说或势在必行,早在2020年6月,印度第一次提交了更改国名的申请,当时最高法院对此却予以驳回,理由是在宪法当中,印度二字的含义等于巴拉特。

尽管当时请求被驳回,但法院驳回的理由是印度属于巴拉特的现代化称号,这也意味着就算是印度最高法院,同样也更认可巴拉特作为国家名字的合理性。

印度民众想要改国名,起因也很简单,主要就是在模仿中国,想要重视历史教育提升国民自豪感,这样可以让未来的印度人坚定地走独立自主道路,而不至于被美西方轻易操控。

印度泰姬陵

印度改国名一事能否成功,主要还在于印度政府的利益权衡,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目前来看,好处在于让印度人更加重视历史,独立自主这一方面能迈出一大步,并且身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更加重视历史、了解历史也确实能起到增强民众自豪感的作用,文化领域的崛起,也有利于印度更好地发展经济,以及发挥国家影响力。

坏处则是短期内,印度社会将面临动荡和民意的撕裂,一个国家是亿万人的集合体,现在大家庭突然要改名字,就算只有10%的人不同意,配合印度庞大的人口规模,这一数量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