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热线丨创文,不是政府的“独角戏”!

2020-05-21     云南新闻广播

原标题:金色热线丨创文,不是政府的“独角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社会秩序和环境质量,逐渐成为一个城市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的决定性因素,也关乎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文明程度、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当前,我省多个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其中有哪些工作重点?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城市道路交通情况,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硬性指标。在昆明市东风广场的一个十字路口,记者看到,执勤交警正在排查交通违法车辆和行人。

昆明市交警支队二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张永说:“现在行人不走人行通道、非机动车过斑马线不下车推行等交通违章行为比较多,也是比较难管的方面。”

根据创文检查的条款,在城市主要交通路口要检查六大项内容,包括完善的交通指示系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没有闯红灯、逆行、行人翻越隔离栏等现象,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耐心解答咨询等。

前几年,交通高峰期一个路口好几名交警和辅警拉线执勤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在东风广场,记者就看到了一个新装备——红绿灯非机动车道自行闸杆。张永介绍,红绿灯非机动车道自行闸杆,比起以前用人工拉线,节省了差不多一半的保通警力。

多年来一直上路执勤的张永发现,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交通违法的人和车越来越少。他希望市民能理解和包容交警们的工作,自觉地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这是为自身的安全,也是为了昆明城市道路的行车安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区的管理工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办事处主任邹彪介绍,2017年以来,太和街道大力推进楼栋院长的制度,居民自己推举楼栋院长,街道社区安排网格长,大家一起对街道社区的不文明行为做一些劝导工作。

近年来,随着昆明市创文的逐步深入,社区、街道也积极采取多种形式走家入户进行相关工作宣传。通过持续地宣传,居民对创文工作的认识也有了改观。

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和平社区书记段永芬介绍,通过居民党员群众还有社区的共同努力,把自己居住的街道、小巷打整得很漂亮,居民每天出来心情都会变好。现在有什么事情,居民们一起来管理,一起来参与到文明建设中,社区中因此产生了很多文明楼院。

“我的城市我的家、文明城市靠大家”。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5月21日中午12:00,云南广播电视台《金色热线》系列特别节目——“创建文明城市 为美好生活发声”,邀请云南省文明办、昆明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就我省和昆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介绍。

点击视频观看详情

在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创建周期里,全省有14个提名城市参与到本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其中有省会城市昆明,地级市曲靖、普洱、丽江,还有澄江、石林等十个县级市。省文明办创建处处长李卫东介绍,2018年的考核占15%的比例,2019年占25%的比例,今年的考核占60%的比例,因此,今年对创文工作来说是大考之年。在2018年的考核中,昆明在省会城市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曲靖、普洱、丽江在地级市排名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点击视频观看详情

文明城市是综合性的考评,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管理的最高水平,所以包括了方方面面。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富贵介绍,文明城市测评的体系包括了三个板块,有12个测评项目、88项测评内容、180条测评标准。第一、要有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第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第三、诚实守法的市场环境;第四、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第五、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第六、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第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第八、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么,创文成功是不是就意味着“文明”了呢?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富贵说:“即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了,这也只是一个起点。”他介绍,创文成功后,每年都要接受检查,所以市民的素质也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也需要不断改善,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这样才能使文明城市的称号保持下去。

来源:云广记者屠虹怡 赵晶

编辑:曹译文 曹禹梦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lpN3IBnkjnB-0zua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