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各大券商踩雷踩到哭。今天(7月22日),伴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仪式敲锣声的响起,“护花使者”券商们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01
首日平均涨幅140%
7月22日,首批的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交所正式开市。
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交易规则相比,科创板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试行注册制,最受人关注也最有争议的就是每只股票上市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但如果盘中价格涨跌幅达到开盘价格的30%、60%时,将进行10分钟的临时停牌。第6个交易日开始涨跌幅限制为20%。
而这个没有涨跌幅限制的第一天,科创板直接上演了一场交易狂欢。
截至收盘,25只科创板股票平均涨幅为140%,成交额合计逾480亿元,平均换手率约77%,平均市盈率约120倍,其中市盈率最高的中微公司(688012.SH)已达477倍,超过20只股票临停。
单只股票涨幅最高的是芯片题材的安集科技(688019.SH),涨幅一度超过520%,两度触及临时停牌标准。安集科技(688019.SH)的发行价为39.19元/股,首日开盘价高达152元/股,曾涨到243.2元/股的高位,截至收盘,价格为196元/股,涨幅仍高达400.15%。
据统计,安吉科技成为A股市场近6年来,首只首日涨幅超过400%的股票。
有媒体统计,因为惊人的涨幅开盘10分钟造就了124个亿万富豪。
目前来看,除了部分成功打新的股民和上述科创板公司股东、boss赚的盆满钵满,参与其中的几家券商也成功从中分得一杯羹。
02
券商“分羹”
这25家公司今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吃到这波红利,除了自身的努力,还不得不感谢下自家的保荐机构。而“答谢礼”是一笔不菲的“中介费”。
首批上科创板的25家公司,保荐承销业务共涉及到20家券商,25家上市企业支付的保荐承销费用合计高达18.82亿元,20家券商共计跟投了13.74亿元。
从保荐机构来看,保荐公司数量最多的三家占到首批上市公司的一半。其中,中信建投证券(601066.SH)共参与5.5家公司保荐业务(联合保荐算0.5家),保荐数量最多。其次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3.5家,中信证券保荐3家。
从保荐数量上也不难看出,中信建投目前成了最大赢家。据统计,中信建投通过独自保荐承销铂力特(688333.SH)、西部超导(688122.SH)、新光光电(688011.SH)、天宜上佳(688033.SH)、沃尔德(688028.SH)5家企业上市,共计赚得3.06亿元。还和“季军”华泰联合证券联合保荐承销虹软科技(688088.SH)合赚5300万元。
除此之外,中信建投还跟投并认购了上述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份,认购金额合计约150万元左右,跟投总额为1.7亿元。而今天科创板的涨势简直不要太喜人。
这对前段时间因为一纸减持公告市值瞬间蒸发200亿、深陷卖出评级困扰的中信建投来说,无疑是一剂安心药,能短暂的舒口气了。
华泰联合证券在首批上市科创企业中,参与保荐承销了华兴源创(688001.SH)、光峰科技(688007.SH)、方邦股份(688020.SH)3家公司,共赚得2.46亿元;和中信建投联合保荐承销的虹软科技(688088.SH)合赚5300万元。
另外,华泰联合证券跟投这4家企业共计约1.8亿元。
保荐公司数量排名第三的中信证券获利总额却被国信证券反超。国信证券通过保荐承销杭可科技、航天宏图2家企业上市,共计赚得1.39亿元;与南京证券联合承销南微医学合赚1.4亿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前段时间的“镰刀”言论还在小券耳朵里回荡……
由于科创板推出与注册制的试行,此前就有多家券商和业内人士认为,这将给券商投行业务带来显著增量,承销保荐收入增加利好券商业绩改善。甚至有券商预测,科创板每年可为券商带来超过50亿元的增量业务。
股市沉沉浮浮,股民今天账户上的盈亏并不一定是最终结果。但各大券商已经实实在在赚到了一笔“中介费”,不过话说回来,金融市场风云变化,这才是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接下来还有一大波即将上市流通。你觉得哪家“中介公司”会成最大赢家?你怎么看今天“疯狂”的科创板涨幅?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