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死了吗?”
“没死,听说在医院治着呢?”
“不是说死了”
……
街道旁,几个农村老太太闲聊,茶余饭后是老太太的休闲时光,整个村各家各户出了什么事,大到某某家娶媳妇嫁姑娘生孩子,小到某某家地里丢了两根黄瓜,孩子没完成作业挨训,都是她们的谈资。她们就是农村的“自媒体”,若你和她们闲聊,三天三夜也聊不完,时不时还会给你“爆品”,当然当然,很多事情她们也是道听途说,真正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察。而且,传播速度极度惊人,因为不光是街道,集上,地头,家里……所有有人的地方,只要人数够两个就开始了“自媒体传播”
这不,今日主题就是“老李死了吗?”
老李是个60多岁农村老头,前些日子,老李骑电动车在路上,不知怎的,头部撞到了电线杆,流了好多血,幸亏路上人多,大家七手八脚急忙送到医院,又赶忙通知家人,到医院一检查“脑出血”,医生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书,老李老伴赶忙给省城打工的老大儿子,县城教书的老二闺女,还有不知在哪个省哪条路上开大车的老三儿子打电话
“你爸快不行了,赶紧的都回来吧”
重症监护室里,老李紧闭着双眼,昏迷不醒。
门外,孩子们都来了,
老李老伴痛哭流涕,说不出话来
“你爹快不行啦……医生说脑出血,已经形成脑疙瘩……但不多,现在一直昏迷……县城治不了”
“妈,你放心,县城治不了,我们去大省城去治,不管花多少钱也去,一定会把我爸治好”
老大说到。其实,老大今年刚去工地干活,工资还没拿到手。想着家里有给儿子上大学准备的两万块钱,儿子下半年才花钱。先拿这个钱顶上,别的都是小事。
老二闺女早已泣不成声,当时为了让她在县城教书,托人找关系花了好几万,老李除了家里十几亩地,其余时间就去打各种零工……老二闺女如愿在县城教了书,也结婚生子了。孩子正上幼儿园,老公也是教书的,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也不紧张。想了想,家里就有存款两万多,不过好歹家里没有啥大事,全部拿出来也没事。
这里面最有钱的就是开大车的老三了,但去年刚换了个新车,一个月光还车贷一万多,不敢休息,马不停蹄的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驰骋挣钱……
“妈,你别管了,我们三个商量,钱不是问题,只要治好俺爸的病,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治”老大,老二,老三异口同声的说。
转院到大省城,最好的医生,最好的病房,专门形成了专家组,全力以赴为老李商量治疗方法。
治了几天,老李醒了
转到普通病房
“我在哪?”看着洁白的病房,还有老伴孩子
“爸,你在医院,终于醒了”
“在医院,我不是去上工啊”
老李只记得要去邻村那里干活,老李是盖房的小工,负责搬砖和泥,那几天主家要求快点完工,因为着急开业,每天都十几个小时,天天累的臭死,但工钱每天涨了50,早晨爬不起来,都是媳妇给叫起来
那天,骑着电动车,想着老大孙子马上上大学了要花钱,老三一个月一万多的车贷,想着……结果一下子撞到……后来什么也不知道了。
“那我好了,赶紧出院吧,医院哪是咱穷人住的起的地方”
“医生说观察几天,没事,好了咱就出院”
……
又过了好几天,医生通知能出院了,孩子们都去办出院手续,老伴在一旁昏昏欲睡,老李走出病房。
看见兄妹三个在那里嘀咕
“花了这么多钱,不要告诉咱爹”
“咱们就说两万多,农合报销一大部分”
“嗯嗯,千万不要说花了八万多,也别告诉咱妈,她也心疼”
八万,八万,八万
老李想起孙子上大学的钱,老三一万多的车贷,顿觉天晕地转,胸口紧紧发痛……
许久没有犯的心脏病犯了,直挺挺躺在地上
“爸,爸……”
“医生,快来啊……”
这次,老李再也没有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