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芮城县,位于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之处,这里有武侠柔情的风陵渡,更有道教圣地永乐宫。永乐宫,是中国壁画中最为精美的艺术,也见证了新中国历史文物的大搬迁。这里见证了两大奇迹,其一是绝美的壁画,其二便是永乐宫的大搬迁。
一、绝美壁画的艺术殿堂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其中最为主要的壁画《朝元图》位于主殿三清殿内,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 289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
在纯阳殿和重阳殿内也绘有相当丰富的绘画,壁画价值也极高,但是其精美程度和保护程度要远差于《朝元图》。
现在的永乐宫由于保护原因,不能再进去拍照了,只能附上一些网络配图,但是去现场更为震撼。
二、永乐宫大搬迁
在现永乐宫的景区内,有一个永乐宫搬迁的展览馆,记载了新中国历史上这一次伟大的文物大搬迁。
1957年,国家决定兴建三门峡水库,坐落于永乐镇的永乐宫属于水库淹没区。为保存这一珍贵历史文物,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将永乐宫搬迁至芮城县城北郊的龙泉村附近,距离原址20公里许。
国家为保护这一奇迹,拨款二百万元,汇集当时的人力、物力,以及文物专家、建筑专家、艺术专家,进行整个搬迁工作。搬迁之前,文化部安排中央美院及华东分院的师生,结合教学开展了原状临摹,当时担任教学任务的是陆鸿年教授。整整历时七个多月方临摹完成960平方米的壁画。
壁画的揭取是重要的难题工作,参与人员发明揭取工具、包装工具,搬迁之时,沿途道路全部铺上了黄河细沙以保证道路平整行走起来不会颠簸。壁画包装间隙用棉花和木屑填满,然后捆装。在捆绑好的画框下还垫有弹簧卡。整个工作持续近4年之久,在当时的条件下,见证了文物搬迁的奇迹。
现在的永乐宫已经搬迁新址数十载,极大的保存了这里奇迹。这里是艺术殿堂,也是新中国文物迁移的奇迹所在,如果有幸去这,一定会在现场被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