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河南公交车爆炸,11名乘客当场死亡,一块铁片揭露真凶

2024-07-06   聃者徐史也

前不久,一部以“都市奇幻”为主题的电视剧《开端》,向大家讲述了一起离奇的公交车爆炸案件。

影片中那一幕幕剧烈的爆炸,不禁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了2005年的“花都”鄢陵。

因为在当时的鄢陵县,的确发生过一起特大公交车爆炸案,造成了11名乘客当场身亡,以及2名乘客和1名售票员身受重伤的惨重后果。

爆炸后公交车的内景

然而非常遗憾,现实中并没有影视剧那样“无限复活”的能力,我们不能够“回到”过去,去阻止这场“意外”的发生。

在出事的公交车上,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离奇的大爆炸,到底是一起意外事故?还是有人刻意为之?“自燃”的公交车

2005年12月23日凌晨时分,河南省鄢陵县城区内最繁华的十字路口上,停靠着一辆正在等待乘客的公交车。

公交车的司机苏红皋将车停稳后,认为时间还早,便像往常一样回到离此不远的家中小憩。售票员则留在了车上,准备迎接即将乘车的客人。

苏红皋

凌晨3点40分左右,“砰”的一声巨响,将苏红皋惊醒。听到街上传来的巨响,苏红皋赶忙跑了出来。原本正在等待客人的公交车,此时已经被熊熊大火吞噬。苏红皋慌了神,赶忙跑回家中提了一桶水想要灭火,然而根本无济于事。

“一桶水解决不了问题,我就赶快打了119、110。”苏红皋被眼前的大火给吓坏了,他不知道在自己的公交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到报警后,当地公安局立即组织警力赶到了事发现场,医护人员也在第一时间,将受伤的乘客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抢救。

然而由于火势异常凶猛,有11名乘客当场不治身亡,另外3名伤者也因伤势过重住进了医院。

事发公交车

在当今的和平年代,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立刻引起了许昌市公安局,以及河南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并立即组建专案组负责彻查此事。

警方通过对司机苏红皋的调查,了解了一些相关的前因后果,但是公交车为何会无缘无故地起火,仍然是一个“谜团”。

许昌市公安局局长翟化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对于此次案件的性质很难下定义,到底是刑事案件还是安全事故?并没有清晰的判定。”

由于事发时临近春节,所以有很多人认为,是乘客携带了一些易燃易爆的物品,再加上放置不当,所以才会导致爆炸事件的发生。

难道此次事件真的就是一起“安全事故”?小小的烟花爆竹真的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杀伤力”?显然,这种说法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

要想搞清楚背后的真相,就必须要从这辆起火的公交车上寻找蛛丝马迹。但此时的公交车已经损毁得非常严重,车上除了一些残留的灰烬之外,已经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就在整个勘查工作陷入“困局”时,一个人的出现,让整个勘查工作出现新的转机,原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神秘”的铁片

乌国庆,公安部首席刑侦专家。鄢陵县的这起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警方立即将此事上报给公安部,请求提供支援。

“通过他们报上来的材料看,好像定这么一个事故还欠缺一点、证据不足。”作为拥有多年侦办各类特大案件的乌国庆来说,第一时间就认为此事可能“暗藏玄机”。

乌国庆

此时的乌国庆已是一位60多岁的退休老刑警,因为技术过硬被返聘回公安部担任顾问。鄢陵县的突发事故,让这位老人激动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当晚便乘车从北京奔赴800公里之外的河南省。

由于事发地点位于当地最繁华的十字路口,为了减少对当地百姓的影响,公安人员将事发公交车整体搬移到了一处封闭的场所内。

乌国庆来到公交车前,车厢内弥漫的一丝丝“特殊气味”令他眉头一皱。他告诉警方,想要对这起案件定性,就必须要找到最有力的证据,即便车辆已经损毁严重,也要拼尽全力。

为了不放过车厢内的每一处角落,乌国庆提出对车厢进行分区处理,将整理出来的区域全部搬出车外,每一寸都不要放过。

通过整理,警方将成堆的“灰烬”全部整理出来,通过“漏斗”进行逐一筛选。果然警方在距离车门的位置,发现了一个塑料壶的底部残留物。通过与苏红皋确认后,警方认定这个塑料壶的底部,并不是公交车上的物品。

随后,技术人员对此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化试验,在这个塑料壶的底部检测出了汽油的成分。

事已至此,这起公交车爆炸案是由人为制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是乌国庆并不这样认为,在乌国庆看来,检测出了汽油的成分,最多只能说明汽油是此次爆炸的助燃剂,并不能说明这起案件就是人为引起。所以,侦查人员还需要继续发掘有力的证据,乌国庆到底在找些什么?

“乌老,你看这是什么?”一名侦查员拿着一块铁片跑向乌国庆。

“成了!我要找的就是它!”原来,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铁片,它其实是石英钟的一块零件。

石英钟很多人都认识,但是如果只是石英钟上一个被烧毁的小零件,那么大多数人可能就不认识,这也恰恰就是乌国庆的专业所在。

在乌国庆看来,如果此次爆炸是由人为制造的话,必定会需要用到定时装置,那么像石英钟这样的零件,必定能够在现场找到。

之后,侦查员在乌国庆的带领下,相继在现场发现了40多个电子元件。经过理化试验,都检测出了汽油以及黑火药的成分。

石英钟零件

至此,随着这块“铁片”的发现,鄢陵县的这次特大爆炸事件,也被最终定义为“人为纵火杀人案”!

确定案件的性质,对于“描绘”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是谁,会如此残忍地将“黑手”伸向公交车?“消失”的乘客

随着几天的侦查工作,时间已经临近2016年的元旦,鄢陵县发生如此恶劣的事件,无疑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了难以消除的“恐惧”。

在乌国庆的带领下,当地警方确定了此次事件的性质,而之后的工作重点,便是尽快将犯罪分子抓捕归案,让这座城市重返“安宁”。

车内受害者的分布情况

为了能够掌握更多的线索,民警展开了大量的走访工作。首先警方将既是车主又是司机的苏红皋,作为主要的“突破口”。毕竟嫌疑人制造这么大的爆炸,必然是事出有因,总不会无缘无故地闹这么一出。

面对警方的询问,苏红皋在大脑中拼命地“搜索”自己可能得罪了哪些人。为人憨厚老实的苏红皋想来想去,这么些年来,自己只得罪过一个人,那就是当地运营公交车的“头目”——靳某。

靳某与苏红皋可以说是一对生意上的竞争对手,两人所运营的公交线路相同。平日里,双方为了能够多拉一些客源,可谓是“大打出手”。但是苏红皋不敢相信,就算靳某再霸道,也不该胆大到制造爆炸事件的地步。

同时,通过警方对靳某的一番调查,也没有发现靳某存在作案动机。在案发当时,靳某有很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即便如此,靳某作为与苏红皋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最大嫌疑人,会不会有可能“雇凶制造爆炸”呢?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警方对靳某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查,果然有重大发现。

靳某有一个侄子,对于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快警方就发现,靳某的这个侄子与苏红皋并不相识,本以为这一条线索就此中断时,另一路的侦查员却发现了新的线索。

在当时的受害人家属安置工作中,一名梁姓男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警官,我的侄子梁明磊也坐了那辆出事的公交车,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他。”这名男子的询问,让警方一头雾水。因为11名遇难者的名单中,根本没有梁明磊这个人,既然对方非常肯定梁明磊也乘坐了这辆公交车,现在总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吧。

而就在此时,苏红皋也回忆起一个重要线索。“那晚有一名20多岁的乘客,提着一大包看似很重的东西,放到车上便说要去解手。”

通过警方对现场遇难者位置的判断,认为爆炸物正是在车门口被引爆的,与苏红皋回忆的那名男子所放包裹的位置十分相似。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那名男子便是本案的最大嫌疑人,他到底是不是“失踪”的梁明磊呢?

之后,警方将梁明磊列为主要调查对象,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

梁明磊的房间

梁明磊的家距离案发现场很远,如果他要准时搭乘那班公交车,必须提前在附近等候。随后警方对案发现场周围的KTV、网吧、宾馆等场所进行了调查,结果在一栋3层旅馆内,发现了梁明磊曾经到访过的痕迹。

当警方来到梁明磊事先租住过的房间时,惊讶地发现在这个房间,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案发现场。警方认定,梁明磊具有重大嫌疑。

即便如此,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警方,那就是通过调查发现,梁明磊在小学只上过两年便辍学了,像他这样的文化程度,显然不可能制作出“定时炸弹”。难不成在梁明磊的背后,还另有他人?

总之,只要能够找到梁明磊,这其中的一系列疑问都能搞清楚。案发后,梁明磊到底去了哪里?真凶显露“马脚”

为了能够尽快找到梁明磊,侦查员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工作,却始终没有发现梁明磊的身影。但随着对梁明磊通讯录调查的深入,一名叫做何世亚的男子出现在了警方的视线中。在案发前,梁明磊曾多次与这名叫做何世亚的本地人进行通话。

何世亚

何世亚在当地经营着一家面粉厂,并且还有做电工的经历,身边的人称他为“百事通”。然而令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何世亚居然还是此次事件遇难者雷某的丈夫!这样敏感的身份让警方感觉,在何世亚的身上,一定隐藏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何世亚在案发前一天,曾携带一大包物品独自前往自己地里。何世亚的这一举动,很有可能是在为第二天的爆炸“进行铺垫”。

2006年1月2日,新年刚刚来临,然而警方却没有停歇,决定立即对何世亚进行突审!

“何世亚,12月22日下午,你去地里干什么?”

面对警方的突审,何世亚明显有些猝不及防,“警官,你说我去干什么。”

“我们都已经调查清楚了,不然不会将你带到这里,老实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何世亚指认现场

即便如此,何世亚依然满嘴胡言:“我去地里捡松树枝。”

“何世亚,这样的谎话你不要再说!你去地里带的东西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听到民警的这番言论,何世亚明显慌了手脚,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随后通过警方连续几天的审问,在诸多铁证面前,何世亚终于承认了自己制作炸弹,“杀害”妻子的犯罪事实!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何世亚与雷某这对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能够令何世亚起了杀心?在何世亚写下的忏悔录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原来,何世亚与妻子雷某的这段婚姻看似“和睦”,其实背地里早已“满目疮痍”。这段在父亲的“约束”下,而组成的婚姻让何世亚感到非常压抑。在平常的夫妻生活中,由于父亲的关系,何世亚只能尽力地去维持这段婚姻。

雷某强硬的性格,让何世亚感到更加苦闷。就这样,何世亚为了能够寻找一丝“慰藉”,开始与情人王某幽会。2003年,王某第一次提出想要与何世亚结婚,但是由于家庭原因,何世亚没有立即答应。

2005年,王某再一次提出想要结婚的想法,此时的何世亚早已受够了原来的家庭,为了能够让自己得到“解脱”,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案发前,何世亚找到急需钱财的梁明磊,让他将自己制作的炸弹放到指定的公交车上,并答应事后会给梁明磊一大笔钱。在案发前,何世亚还亲自去送妻子雷某,看着妻子上了公交车,他才离开。

爆炸案发生后,何世亚将梁明磊诱骗到自家地里,谎称在那里进行交易。然而就在两人一起前往地里的途中,何世亚趁梁明磊不备,偷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钢管,将梁明磊残忍杀害了,并将尸体扔到了一口井内。

梁明磊被抛尸的深井

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纵火罪、故意杀人罪,判处何世亚死刑!

至此,“12·23鄢陵县特大纵火案”终于尘埃落定!

为了一己私利,何世亚竟将与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妻子置于死地!并且还残忍地“杀害”了一车无辜的乘客!让11个家庭,因为他一人而“支离破碎”!死刑的结局对于何世亚来说,简直就是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