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板块能否助力市场转暖?

2019-09-19   炒股跟Z走

在逆周期调控政策持续发力以及10月重磅节点的共同驱动下,市场中期向好的核心逻辑依然成立。短期来看,油气板块的持续性取决于沙特遇袭产能的恢复时间,以及各方的应对举措。中长期看,能源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未来国际油价对于国内油气资本开支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国内油气勘探有望维持较长的景气周期。

降息预期落空叠加获利盘回吐,指数调整风险快速释放

指数接连调整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降息预期落空;二是自身的技术压力。

一方面,此前在央行推出“双降”举措时,市场对本月MLF利率调降的预期较高。而在9月9日降息预期落空之后,市场的焦点又对准了9月17日到期的2650亿元一年期MLF。遗憾的是,央行并未精准续作17日到期MLF量,并且维持利率平稳,这导致市场结构性降息预期落空,短期情绪冲击在所难免。实际上,考虑到8月金融数据超预期增长,以及高居不下的通胀,短期降息的必要性并不强。

另一方面,大盘自8月初反弹至今,沪指已积累逾200点涨幅,在政策面缺乏进一步刺激的背景下,市场上行压力愈发凸显。尤其是在资金的过度追捧之后,诸多高位股的调整压力扑面而来。这种回撤压力在科技股领域尤为明显。

展望后市,在一系列逆周期政策加码后,预期未来宏观政策仍在“六稳”基础上保持不变,短期则更需要关注逆周期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在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前,货币宽松政策取向难以终结。与此同时,在“双降”之后,驱动指数反弹的下一个超预期可能在财政政策,即地方债的提前量及时间节奏。后续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地方债的发行节奏。

在逆周期调控政策仍在持续发力以及10月重磅节点的共同驱动下,市场中期向好的核心逻辑依然成立,短期调整风险的快速释放有利于指数为新一轮修复行情蓄力。不过短期而言,指数仍或以弱势震荡为主,前期热点板块题材积累的获利盘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消化整固。

油气板块逆势大涨,能源安全驱动行业景气上行

虽然大盘单边下挫,但油气相关板块受黑天鹅事件刺激,成为两市为数不多的上涨板块。日前沙特两处重要石油设施遭遇数架无人机袭击,预计短期影响全球5%的原油供给,是沙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石油断供。短期来看,油气板块的持续性取决于沙特遇袭产能的恢复时间,以及各方的应对举措。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相关进展。

在黑天鹅事件发生后,沙特、国际能源署以及美国均表示将通过释放库存来应对原油供应冲击。在原油需求持续疲弱以及供给端过剩的背景下,沙特黑天鹅事件短期可能会造成油价出现超预期的波动,但很难在根本上扭转原油供过于求的供需关系。

不过,相较于短期原油短缺,引发市场恐慌的更多是能源供应的脆弱性远超预期,能源安全问题再次凸显。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沙特原油3780万吨,同比增长38.4%,占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12.3%提高到15.4%。目前沙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国。若后续沙特原油出口出现大幅下滑,那么中国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或将更加突出。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决策层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就“三桶油”而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资本开支分别为694亿,201亿及3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6%及61%。同时,“三桶油”均已编制基于油气勘探的七年行动计划(2019-2025年),预计未来几年,“三桶油”资本开支将稳步提高,油气行业景气度回升趋势较为确定。同时,能源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未来国际油价对于国内油气资本开支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国内油气勘探有望维持较长的景气周期。

从产业链来看,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包括勘探与生产、炼化、销售等环节。其中勘探、采掘以及油服设备等均显著受益于油价上涨。华泰证券表示,油价上涨的传导路径可总结为:油价变化——石油公司调整资本开支——影响服务与设备公司业绩。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受益全球油价中枢上移,油服设备行业从2017年开始迎来复苏,营收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目前“三桶油”的资本开支计划已显著推动国内油服企业的盈利反转。未来3-5年“三桶油”预计将保持高水平的资本开支,届时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油服工程行业的景气复苏。标的方面,中信证券看好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油工程。

与此同时,随着冬季采暖季的临近,受益油价传导的天然气产业链也值得重点关注。近年来,国内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管道气进口比例持续上升。同时,国家管网公司成立有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链需求释放。标的方面,中泰证券看好石化机械、日机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