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虾陆养”靠谱吗?专家回应!

2023-10-14     民生周刊

原标题:“海虾陆养”靠谱吗?专家回应!

“海鲜陆养”你听说过吗?

近年来,

民小生了解到,

“海鲜陆养”作为一种

新的养殖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然而,

网上也陆续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

这些对“陆养海虾”否定和质疑

是真的吗?

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海虾陆养,

甚至是高密度养殖,

质量安全有保障吗?

答:质量安全完全有保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房文红表示,海洋里的鱼虾蟹,从捕捞到人工养殖,本身是一种进步。“海鲜陆养”是指在陆地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海产品。海虾在陆地上的养殖大致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曾经只能靠海吃鲜的产品短缺问题,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拥有丰富优质的海鲜。

海虾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是非常优质的蛋白质源。当前我国海虾养殖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年产量在180万吨左右,同时还要进口大约80万吨,方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还需要提升养殖技术,提高海虾的产量和品质,应对我国海产品的消费缺口。

现代化的海虾养殖是高密度吗?“养得太密”是否会影响虾的品质?

房文红表示,现代化的工厂养殖确实具有高密度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池塘养殖,高密度养殖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但绝不代表品质的下降。工厂化养殖是可控的,通过培养微生物来调控水质,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水温,精准投喂,可以让海虾在一个非常优良的环境中生长。

海虾陆养过程中

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药残超标?

答:海虾养殖很少用药,不会导致药残超标。

“基于对虾本身的特性,对虾养殖是很少用药的。”房文红解释,海虾的养殖周期一般为3-4个月,目前主要通过两方面来进行病害防控,一是选用健康、抗病能力强的虾苗;二是科学调控养殖水质、底质、溶氧、饲料精准投喂等要素。

房文红还提出,通过生物安保培育SPF(不带有特定病原)虾苗,阻断传染源,让虾少生病、不生病,本身就是养殖业的努力方向。

长途运输中,

海虾靠什么保鲜?

是网传的“保鲜保活剂”吗?

答:对虾保鲜主要靠降低水温保活,不使用任何药剂。

“随着技术的提升,除了西藏还没有进行海产品规模化、商业化的养殖,全国其他省份,包括新疆、宁夏、甘肃、陕西等内陆地区养殖海虾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房文红介绍。

有网民提出,新疆地域广阔,“虾会不会没有运出新疆就已经撑不住了?”更有网友声称,用“保鲜保活剂”才能让虾一直处于活蹦乱跳的状态。

“虾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主要靠物理降温,使虾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在运输途中要确保水中的含氧量和水质清洁,这样即便奔波上千公里,到达目的地后恢复了水温的虾会重新苏醒过来。”房文红说明。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旗下融媒体平台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c42e33893232ed62a1cd6740a47c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