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之恋,它拍出了新意

2022-02-25     24楼影院

原标题:禁忌之恋,它拍出了新意

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以下简称“PTA”)的电影,向来在影迷圈里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态度。爱者将其捧为美国独立电影的新希望,恶者则将其贬低为无聊影片的制造机。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PTA所执导的9部长片中,评分最高的《血色将至》也只有8.4分,而其大多数影片都停留在7分的区间内,不高不低,这也大致佐证了PTA的电影不易“亲近”的特质,即便他早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就完成了最佳导演奖的大满贯。

时隔四年后,他的最新影片《甘草披萨》即将亮相奥斯卡,并已得到三项重量级大奖的提名,可这部新片的口碑却卡在了豆瓣7分的关口,PTA这一次真的又“失手”了吗?

熟悉PTA的影迷都知道,他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加州街景情有独钟,不管是处女作《不羁夜》,还是后来的《性本恶》,都执迷于此。

《甘草披萨》也不例外,影片讲述了一个15岁的高中生男孩,恋上一个25岁的打工女,并将两人之间的情感羁绊搅和进七十年代的各种琐事里。

男主角加里虽然年纪不大,但自小在摄像机镜头前表演,出演过不少影片和电视综艺节目,加上母亲为其公关经营,并用广告公司牟利赚钱,加里拥有着同龄男孩所没有的人脉资源和看待世界的眼光。

相较之下,女主角的处境要平淡无奇得多。出身于犹太家庭的阿拉娜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整日在一家小摄影铺子打工,被油腻的中年老板揩油,还得忍受学校里熊孩子们的聒噪。

就在阿拉娜的老板为加里所在班级拍摄照片的空档,加里对阿拉娜一见钟情,主动搭讪,并发出晚餐邀约。虽然惮于10岁的年龄鸿沟,但阿拉娜却被加里的泡妞招数搞得五迷三道。

尽管阿拉娜再三强调不做会加里的女友,但两人之间似有若无的恋爱关系,贯穿着全片。

在此过程中,加里让阿拉娜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比如请阿拉娜亲临电视台录制节目的现场,抑或者带她到演艺经纪人的办公室,将其介绍到影视圈。

让人猝不及防地是,阿拉娜却在这一过程中两度移情,先是和一位比加里略大的男孩谈恋爱;之后,又和一位资历颇深的老演员调情。

而这些皆被加里看在眼中。或许是出于报复,抑或许是出于本性,加里也在此期间和一位年纪相仿的女孩谈起恋爱,且举止亲昵。

虽然这一“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举动交锋数回,但影片最后,阿拉娜和加里还是抛开了一切前嫌,穿越人来人往的大街,相拥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两位主演和故事起源,都和PTA本人的成长和演艺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饰演加里的男孩库珀·霍夫曼,乃是已经过世的奥斯卡最佳男演员菲利普·霍夫曼的儿子,而后者也是PTA的多年老友和御用男演员,出演过《不羁夜》《木兰花》《大师》等影片。

而出演阿拉娜的女演员哈依姆,其本名正是“阿拉娜”。片中扮演其父母和两位姐姐的演员,也都本色出演,在现实中就是一家人。阿拉娜三姐妹虽然此前没在影视圈待过,但早已混迹歌坛,而PTA正是她们多首热歌MV的导演。

至于片中小男孩恋上大姑娘的设定,则来自PTA本人的经历,在他青春懵懂时,便曾对一位年长的“大姐姐”心生爱意。更有传闻称,这位“大姐姐”正是阿拉娜的母亲,当年她曾是PTA的美术老师。

这些带有自传色彩的创作背景,让《甘草披萨》变得更富私密性,烙上了PTA本人的浓浓印迹。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更关注的还是故事本身。然而,一个未成年男孩追求比他大十岁的姑娘的奇闻,并没有在影片中被表现得肮脏。相反,PTA将这段禁忌之恋处理得更富“言外之意”。

恋爱本身并不是《甘草披萨》的聚焦点,这让它和近段时期刚上映的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有着质的区别。《甘草披萨》只是借着恋爱的外壳,讲述两个人之间的错位影响。

这种对于怪异关系的沉溺,在PTA后来的几部影片中都曾出现。

《魅影缝匠》表面上说的是恋爱中的相爱相杀,但实际上,高级裁缝雷诺兹和女服务员阿尔玛之间的强弱转换,以及后者所用的下毒手段,乃是某种控制和反控制的心理变化,更是施虐和受虐的别样满足。

再往前的《大师》,题材虽然围绕着邪教组织,但凤凰叔饰演的退伍军人,和菲利普·霍夫曼饰演的邪教教主,都对现实和未来极为不满,他们想要在过往的记忆里讨要说法,用变相的自我欺骗找寻慰藉。只不过,霍夫曼是居高临下的掌控者,而凤凰叔是卑微扭曲的阿西莫多,两个人都懂得彼此的心意。

至于PTA的那部杰作《血色将至》,更是将怪异关系催化到了极致。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演的石油商人和保罗·达诺饰演的年轻神父,都对“控制”的力量无限向往。但石油商人用的是资本主义的疯狂扩展,而神父采用的忽悠人的传道术,他们都明白对方的野心和诉求,但又对彼此完全看不上。

而在《甘草披萨》里,这种怪异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男孩加里对于规则的利用和反制,而女孩阿拉娜对于规则的臣服和无力。

虽然加里在一开始就向阿拉娜极力表露自己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功,但从根本上来说,表演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玩转规则本身,进而牟得好处。

比如在他引领阿拉娜去见经纪人时,他不断教导她要对经纪人所询问的一切表示肯定,即使自己压根没有学过骑马或者某种语言,她也得满口应承。因为她可以在随后的拍戏过程中得到相应的训练。

抑或者当加里误打误撞地走到某家水床店,得知这一产品的新颖和效果后,立即喊上一票伙伴做起水床生意,并铺天盖地地宣传。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加里从议员口中得知弹球厅合法化后,旋即打电话找人订购弹球机,从而抢占市场。

但阿拉娜无法做到加里这般精明和算计,她只能随大流地在摄影店铺打工,忍气吞声地被老板侵犯,即使在加里的帮助下开辟了新的世界,她也只会寻找一个个“懂得规则”的男性引路人。

在此,年纪大的女性成为无法把控人生的焦虑者,而年龄小的男性反倒可以洞悉俗世规则。而当阿拉娜数次“情场失意”,不断在这些成功男性的身上窥见自大、傲慢、虚伪和丑陋的秉性后,她终于回头寻找那位看似幼稚实则精明的小男友。

阿拉娜对于加里来说,只不过是少男春心荡漾时的一个“姐姐”梦,而并非是什么魂牵梦萦的白月光,这一点从影片中的不少细节都能看出。

而加里对于阿拉娜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凑合的选择,尽管他油腔滑调,尽管他四处惹祸,尽管他拈花惹草,但至少这个小男孩愿意在搞事业时带上她,在看到她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时会吃醋。

当我们厘清了加里和阿拉娜这些浓得化不开的关系后,方才能体悟到片尾“happy ending”中的苦涩和无奈。原来,爱情压根不存在什么神话,只存在亲密关系中不好说或不能说的敷衍和将就。

《甘草披萨》依然是一部纯正的PTA影片,他还是坏笑似的让观众在自己营造的洛杉矶迷局里兜兜转转,但这里面的荒诞、无常,以及亲密关系中的怪异依存感,依然带给我们某些启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c3b8e3c13e0d3a6891f634c0671b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