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抗疫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多少中华儿女投身战斗,毫不迟疑,他们无怨无悔,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最前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守护生命的中坚力量:医护人员,救助在前线,早已忘记个人安危;人民警察,执勤在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疫情防控墙。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警医伉俪,他们是同志、是战友,藏青蓝和白大褂共同抒写着许多感人的战时佳话。
共同的信念 是我们“战时”的爱情
阮东,2010年6月毕业于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刑事侦查系司法警务专业,2012年入警,成为毕节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一名交通警察,平日里,阮东是一名工作认真负责、充满正能量的的优秀交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发生以来,阮东和执法小分队的同事一道冲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每天往返在毕节城区出口几个收费站点,哪里缺少警力,他们就去哪里,哪里有突发情况,他们就支援哪里。
“师傅,请靠边停车,测量体温登记,非常时期,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请配合我们的工作”连续十几天坚守在卡点,一遍一遍对过往车辆驾驶员重复这句话,阮东依然说得那样坚定有力。由于工作原因,小分队的成员这段时间不能回家,大家住在一起自行隔离,守护平安,大家都忍得住疲惫和牵挂,工作之余,阮东偶尔抽空给妻子王芳打个电话,电话那头却常常无人接听,妻子同样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阮东的妻子王芳,是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名护士,半个多月以来,她一直坚守在工作上,每天要面对很多病人,往往一忙就是好几个小时,常常顾不上喝水、吃饭。由于工作特殊,夫妻俩无暇照顾5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只有托父母照顾。工作再忙,生活再累,阮东和妻子从来没有怨言,这份相互理解和扶持,这份付出和坚守就是他们共同的信念,是他们战时不败的爱情。
对孩子的愧疚 是我们永远的痛
曾统,毕节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三大队一名基层交警,一直以来,他爱岗敬业,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把警队当成家,吃住在警队,踏踏实实干事,从事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工作,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服从工作安排,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奋战一线,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面对过往车辆认真检查,严格执法,每天协助医务人员测量乘客人员体温几千人次,从不叫苦叫累。他的孩子叫曾纾影,今年两岁了,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身体却一直不好,患有先天性支气管软化症,2019年曾在贵州、重庆等地儿童医院住院六次,现在经医师鉴定,支气管及双肺易感染,需要专人照顾和护理,可就在这个最需要照顾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
曾统妻子张洪英,是黔西县林泉卫生院公共卫生职工,作为一名党员,从春节到现在,一直在防疫工作中奋战在一线,担负着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务,这段时间她走访林泉镇两个村寨不知多少次,同时还要在黔大高速公路林泉收费站执勤点、贵毕公路西溪大桥执勤点工作,每天对过往车辆驾乘人员测量体温达千余次。抗疫在前,使命在肩,无法照顾体弱多病的儿子,曾统夫妻有太多的愧疚,这场全民的“战疫”中,各条战线上哪里没有这样的夫妻,忍住痛、埋藏爱,战斗没有停歇,阴霾散去,春暖花开时,再来陪陪家人,抱抱孩子。
婚期暂缓 爱不暂停
符昌胜,一名退伍军人,现工作于毕节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三大队。
2020年02月02日这天,对于符昌胜来说,是本该与女朋友之间甜蜜而特殊的一天。他谈了多年的女朋友是六盘水某医院的一名护士。本来,在春节前,他就已经请好假,准备在春节双方父母的都在家的时候商量一下结婚事宜,并在20200202这一天去领证,谁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他们各自参与到“抗疫”一线工作中。
春节,当中队负责人打电话准备通知他回单位上班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知道是什么事,我已经和女朋友商量好了,结婚的事先暂缓,女朋友在单位上投入了工作,我也马上归队。”
符昌胜每天坚守在执勤点维护交通秩序、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对过往车辆及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及“疫情”筛查,他的女友则在医院负责对当地外出返乡人员及与疫区人员密切接触人员的肺部CT筛查工作。
相隔将近两百公里的两人,偶尔抽空在工作之余通过微信视频相互鼓励加油、关心对方。
他们约定,等“疫情”过后,就到民政局领证结婚,他们相信:一定能战胜“疫情”,一定都会好的,虽然打乱了原本的计划,但是他们的爱情,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