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没想到大s和汪小菲离婚半年过去,又掀起巨大的风浪。
汪小菲被曝出轨-反驳-被实锤-开撕大S-跟狗仔求饶-道歉,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汪小菲成功摘得既黄奕前夫黄毅清之后,“最渣前夫”称号。
我不禁疑惑,那个曾经口口声声说爱女儿,把女儿捧在手心里的汪小菲,在做出这些行为时,是否有丝毫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而汪小菲的种种行径,不禁让我想到跟他有过类似处境的李亚鹏。
同样热衷于创业、被创业失败困扰、借过前妻的光……离婚后的李亚鹏,对前妻、对孩子,太值得称道了。
见识过汪小菲的渣,不禁感叹李亚鹏的体面。
见识了汪小菲这种父亲喜怒无常的恶,才更加佩服李亚鹏这种父亲豁达从容的好。
起因是,这几天,网友扒出当初汪小菲婚内出轨的蛛丝马迹,汪小菲发微博否认婚内出轨,还顺带着曝光了大S的隐私。
他声称大S患有精神失常,长期服用违禁药。
如果是真的,足以断送大S的演艺生涯。
S妈回应:所谓“精神疾病”癫痫,其实是大S拼死生二胎留下的后遗症。
曝光前妻的隐私,这波操作真太下头。
网友怒了,斥责他“好聚好散不行吗?”
汪小菲赶紧道歉:因为一时冲动,做出了一生中最后悔的事,为自己的不理智道歉。
没想到,很快被打脸。
台湾记者葛思齐爆料,汪小菲婚内出轨十多人。
当天,他就在直播晒出汪小菲与多位女子的亲密照,坐实汪小菲婚内出轨。
其实,早在2021年底,汪小菲前脚和大S刚离婚,后脚就和张颖颖同进一个小区,被网友怀疑婚前出轨。
原来,张颖颖,也不过是他众多情人中的一个。
大S生育一儿一女,换来的却是男方出轨成性,也难怪她会决绝离婚。
更难得的是,离婚后她没说前夫坏话,给彼此留了体面。
反观汪小菲,多次情绪上头诋毁前妻,冷静下来又道歉反省,把孩子置于舆论漩涡中心,把想孩子当做情绪失控的借口,像个疯子一般毫无理智可言。
汪小菲亲手撕毁了岁月静好的离婚宣言,人设也从“霸道总裁”变成了暴躁的“渣男前夫”。
同样是女强男弱的结合,相比汪小菲,离婚后的李亚鹏看起来靠谱多了。
离婚后,他做到了真正的放手,用稳定的情绪和过去切割。
他从不诋毁前妻王菲;
提到她,都是她的好;
王菲生日,他大方祝她生日快乐。
离婚后,他的妥当处理,给了李嫣和窦靖童宽阔的成长空间,把婚姻破裂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之后,他主办慈善晚会,王菲和两个女儿来捧场,一家人气氛融洽友好。
你可以嘲笑他做生意屡战屡败,但是论离婚后,李亚鹏可比汪小菲体面多了。
在我看来,这与汪小菲的糟糕的情绪能力有关。
多年前,他曾在博客上评价自己:家里有钱了,但我什么都不是。每天脾气越来越大,活在别人的影子里,靠着别人的成就来完整自己。
他在自传中讲过这样一件事:跟前女友吵架,扔下车跟女友就跑,翻护栏的时候自己差点被路上的车卷进轮子。
《幸福三重奏》大s对汪小菲说:你很没品,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你冷静不下来,你很容易暴怒,暴怒你就牵扯别人。
他说“家是港湾,为了家,我愿意付出所有”。
如今,风雨都是他带来的。
一个无法管理情绪的男人,注定不是合格的父亲。
父亲是孩子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的来源。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爸爸,对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被情绪化父亲伤害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我一个朋友,小时候学习成绩特别好,在学校的很多大型活动上都拿过奖,这样一个优秀活泼的孩子,长大后却越来越自卑、内向,这与她的父亲不无关系:
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不从来会顾及别人的感受,高兴就跟我说两句好话,不高兴就骂我出气,说我是“讨债鬼”。
偶然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正好赶上爸爸喝了酒,然后就狠狠打我,从此之后我就再也不愿意跟他多说一句话。
每天进家门之前,我在门口听到他说话,就知道他今天心情怎么样。
情绪化的父亲,使得她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变得越来越自卑内向。
很多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生活压力比较大,偶尔控制不住情绪在所难免。
一次失控,只要不造成实质性伤害,及时道歉,可以把影响降到最低。
但经常失控,很容易会对孩子造成长远影响,甚至会在孩子身上“复刻”下一个自己。
心理学家胡慎之,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40岁的咨询者说自己有一个情绪化的父亲,从小到大父亲会把情绪“写”在脸上。
害怕父亲突然发火,在父亲面前,他会紧绷着神经。
看到父亲开心,他才敢放松下来。
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他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
他希望有人能看到他的情绪并回应他,满足他的心理。
长大后,他以为终于摆脱了父亲,直到一次孩子没考好,他破口大骂,要不是老师拦着,差点就要动手打孩子。”
自己那狰狞的表情,像极了当年的父亲。“我成了他,变成了曾经最讨厌人”。
教育学家尹建莉说:“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情绪真的无法控制吗?
并非如此。
我前两天看《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有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一个男人正在骂孩子,突然有人拜访,他立马收住情绪陪笑。
他们并不是控制不住情绪,只对擅长对弱小的人发脾气。
孩子,无疑是风险最小的选择。
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人的坏情绪如果不加控制, 最后受伤害的往往是最弱小的个体。
为人父母诸多不易,尽管如此,这不该由孩子来买单。
如果经常情绪失控,就要想想,自己是否期待过高。
比如,孩子要听话、学习好、不能犯错……
大部分焦虑、不安,皆来源于脱离现实的执着。
我的建议是,别给自己和孩子设限太多,放松心态才能和孩子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一位女孩分享了自己和爸爸的友爱日常,惹无数网友羡慕。
“爸爸脾气非常好,他说话总是柔声细语的,从来没见他发过火,每天他都乐呵呵的。
很难得的是,他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不会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到家里来。
他每天变着花样夸我,耐心听我说各种废话,我有心事都会跟他说。
有时候我会因为一点小事生气,爸爸也会耐心安慰我。
现在,我当了妈妈,更年期的我和青春期的儿子并没有剑拔弩张的“火药味”,母子关系非常融洽,我特别感谢我的父亲”。
很多网友特别羡慕她,纷纷留言祝福。
其中,有条评论特别扎心:
原来还有这样的爸爸啊,
我一直以为所有的父亲都是板着脸,
不高兴就大吼,生气了就动手,
忘不了暴怒的他,母亲的泪,和胆小的我,
你和爸爸的关系,是我做梦也不敢想的温暖。
我不知道多少孩子像他一样,但我知道一定有孩子正在经历这样的恐惧。
转发、在看,希望所有的父亲都能明白:
你的情绪稳定,是孩子一生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