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静
那个夜晚,高速公路上。护栏左边,远处驶来的逆向而行的车辆都打着远光灯,在没有足够高的植物遮挡下,直刺人的眼睛。
赶路,回家,是奔波在路上的人们最迫切的心愿。
夜里的气温更低了。若打开车里的暖风,就容易犯困;反之,不一会儿车窗的玻璃就会被车内的哈气覆盖。于是,开到最低的暖风,就在我努力睁大的眼睛里变成了一种倔强的性格。
超速,被导航一再提醒;减速,又怕被追尾。透过车窗,听见白雾缭绕的田野尽头有鞭炮声传来,那噼里啪啦的动静,仿佛清醒剂,瞬间觉得窗外迷茫的一切幻化成新年的风景。
年前,看到过一幅高清的风景壁纸。是透过一扇窗看到的街道风光——那扇窗里,人们都在赶自己的路。
联想到四年前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采风时,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一个摄影者从一幢楼房的窗子里对着我们一行人按下快门的情景,就笑了。
谁是谁的风景?
终于到家了。一路上没顾上看的微信短信里积满了提前拜年的信息。有不同界别同学们的约聚,有发小订好餐厅的地址,有父母一辈的友情延续到我们这一辈大家庭之间的联谊,还有家族中兄弟姐妹亲情热话的团圆……总之,都在计划中一一排列出日期。年假的窗花,贴满期待,贴满相聚。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年三十前后,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打响了。幸好有微信,好在有电视,我们能够及时获得每天疫情发布的信息。从早到晚,全国四面八方传递的“守护平安中国”的一言一行都成为新年里的主题。
加强个人防护,戴口罩,不外出,不聚会,勤洗手,多消毒……这些举措让人与人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把年前一切计划中的日程安排全部隔断。
难得有机会坐下来看电视了。没想到就看到了一个动人的短片。跨越3600公里,父母给在高铁上做乘务员的女儿送来惊喜。从新疆到南京,其间倒车数次,为的就是看看过年不能回家的女儿,给女儿送来家乡的馓子和民族糕点。他们终于赶在女儿下班前看到了女儿工作的环境。
女儿,名字叫王雪琪。她说,“我今天给母亲打电话,平时都舍不得挂我电话的她竟然没说几句话就挂断了。”她想不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有些落落寡欢。但她的岗位就在车厢里。每到一个车站,有乘客上车,她依然故作平静地检票、查票,引导旅客到达对应车厢座位,然后帮助旅客整理行李架,保证旅客箱包牢固性及排放整齐。正当她互动车厢旅客情绪时,迎头,就意外地看到父母向她走来的惊喜。
“妈妈,怎么是您?!爸爸,您也来了?!”
镜头里的王雪琪哭了。和妈妈拥抱在一起的画面让人心疼。
她兴奋地告诉大家,每到苏州站,看到对面有一趟车是开往乌鲁木齐的,她就会说一句:这是回我老家的车。
“我的工作还是很神圣的。”说这话的王雪琪,清纯甜美。
我的泪点落在了短片最后的那个特写镜头上:母女两个人的手,那么紧、那么紧地在握在一起。
明天,或者后天,或者大后天,总有一天,父母都要离开她回家去。短暂的相聚,对于王雪琪来说,是一种赐予。笑中含泪,喜中有爱,年轻的女孩,从新疆走出来的女孩,把她所有的感情融进了和妈妈手握手的特写里。
许久许久,我都没有从这个短片效果中缓过神儿来。
听凡尘落素,会促进健康的心智成长。无论你多大年纪。
回味,那女孩的笑容就定格在脑海中了。这是我今年年初遇见的感觉很美的一个短片。我想,这或许是在疫情发生前拍的。祥和美好,令人回味悠长。
等到无意划开手机西瓜视频,正播放着演员柳云龙跨界演唱的一首《祖国不会忘记》。年前,我曾看到过这个电视直播。他演唱之前,有个电视背景,他说着他导演并主演的电视剧《风筝》中的一段台词: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会经常发生,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牵动人心的画外音,穿过时光长廊,乘风而来。
他这番话,意味深长,于今仍有教育意义。
有人说,柳云龙用28年演活了一种角色。说他在每一步作品里,魂穿角色,成为全剧的脊梁。有人说,他对谍战题材用心至深。说他的才华溢出屏幕,谍战剧风潮,他引领了十多年之久。
而我今天所看到的,是柳云龙站在舞台中央,神色凝重地演唱着《祖国不会忘记》: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上,那无私奉献的就是我,在共和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柳云龙身后背景,叠放的是一张张过去年代为谋求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了的英烈们的照片。
柳云龙的歌声,在疫情信息频发的今天听来,有着别样的力量。
在当下已经打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的力量正汇集到长江两岸。吴越楚地,危机四伏,急待救助。大江南北,同舟共济,扶危渡厄。“没有硝烟的战场”,多少医护工作者都变成了战士;“守护平安中国”,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主动选择坚守岗位。
“不出家门”“少出家门”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这是特定环境里一项举措。小区的大门处,已经设立了特别标识:不参与社会活动。不走亲访友。家中不待客。
自我保护的同时,细想,还有多少人根本无暇顾及自己。
一扇扇打开的视频小窗里,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他们来不及给家人准备年夜饭,自己也根本没机会吃上一口年夜饭;他们在和时间赛跑,并不在乎未来有谁还记得他们今天的付出;他们的人生格局很大,心地良善,比任何时候都明白什么叫做不放弃;他们内心有光,照耀别人,也明媚自己……
一个转角,看见楼下保安认真值守的神情。据说,因为防控疫情,他都没有回他的老家东北佳木斯过年。
虽然,我们有时候必须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各自站立,也可能是一片全新的风景区。
祝福,祝愿,所有的人,吉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