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震荡!格力坚定不移搞新能源,有戏吗?

2023-12-21   闺蜜财经

原标题:股价震荡!格力坚定不移搞新能源,有戏吗?

摘要:格力钛上半年亏损(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426篇原创

格力最近的大事层出不穷。

一边各大微信群里在讨论其掌门人董明珠和前助理孟羽童之间的“恩怨情仇”;另一边,格力电器的股价在近期也遭受剧烈震荡。

董小姐公共场合对孟羽童表达不满的事,蜜妹就不多参与讨论了,说白了这是新旧两代人的思维差异问题。在我看来,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涉及公共利益,每个人都有行为、言论自由,各自承担相应后果即可。

格力这边的事,倒是值得说一说。12月20日,格力电器股价一度大跌超7%,凌晨该司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今天(12月21日)股价又稍有回稳。

从公开披露来看,格力似乎准备搞大事?

01

12月20日,格力股价大跌背后,该司曾披露一系列公告。这一系列公告都与其子公司“格力钛”有关。

上述公告里格力电器披露,已于2023年12月19日与12名交易对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受让其合计持有的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力钛”)2.71亿股股份,该部分股权占格力钛总股本24.54%,交易对价为10.15亿元,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持有的格力钛股份不参与本次交易。

以此计算,在本轮交易中,格力钛整体估值为41.36亿元。

格力电器说,此次增持是“基于对我国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新能源行业和对格力钛未来发展的长期信心”。

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72.47%格力钛股份,且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择机全资收购格力钛。

02

时间回溯到2016年,那时“格力钛”还叫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彼时格力电器公布增发收购方案,将银隆新能源估值抬高至130亿元。但中小股东认为定向增发收购方案稀释其股权,投出反对票,收购流产。

董明珠坚持收购。2016年12月,她个人出资入股银隆新能源,并撬动万达等另外四家企业共同投资。买方总共向珠海银隆增资30亿元,获得22.388%的股权。

2021年8月底,格力电器通过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以18.28亿元获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

2021年11月11日,银隆新能源对外公布,正式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力钛”)。

截图来源|企业预警通(特此感谢!)

企业预警通显示,目前格力钛第一大股东为格力电器,持股比例为30.47%;二股东为董明珠,持股比例为17.46%,疑似实控人为董明珠。

挖一挖“格力钛”前身银隆新能源的历史,我们或许更能理解格力电器此次的股价震荡。

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称注册于2008年,由河北人籍贯的魏银仓创办。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其新能源产业园开工建设。

根据媒体报道蜜妹注意到,21世纪初,魏银仓靠房地产在珠海打下根基,然后逐步转型新能源汽车。

2010年,银隆与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2011年,战略控股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于此,获得钛酸锂电池技术——目前这一技术路线仍存较大争议。

期间,2010年的10月1日,珠海首条由银隆新能源提供的20辆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 其真正获得汽车生产牌照是2012年。通过收购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拿到造车资质。

财务方面,银隆应收账款高,业绩不太好。较早之前的2015年估值40来亿元,后来有一定提升。直到2016年被董明珠的看上,让其估值一度被格力电器提高到130亿元。

03

官网显示,目前格力钛是一家集钛酸锂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智能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全球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

格力钛旗下拥有广通汽车、奥钛储能两大品牌,总部位于珠海,拥有邯郸、石家庄、成都、天津、洛阳、南京等产业园。

格力钛主要有三大板块,分别为:新能源汽车、储能、核心部件。

根据官网介绍,目前,格力钛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于北京、杭州、武汉、青岛、哈尔滨、包头、海口等全国230多座城市运营。

储能方面,格力钛电池产品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累计装机量超过3GWh,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工商业园区、通信基站等储能领域。

累计3GWh是什么水平?蜜妹看到,根据前几天海通国际的研报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球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总共 552.2GWh,同比增长44%。

目前,格力钛尚未实现盈利。2023上半年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23.31%。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亏损,分别为-1.42亿元、-1.71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格力钛总资产243.11亿元,总负债242.45亿元。

尽管格力电器对格力钛未来发展长期有信心,但投资者的用钱投票似乎说明了一些问题。

主营业务来看,格力今年是有复苏态势的。如上图该司昨天半夜披露的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在2050亿元至210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7.8%至10.4%;

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70亿元至293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0.2%至19.6%;

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在261亿元至27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8%至15.9%。

此前三季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格力电器有货币资金1820亿元,似乎填格力钛这个坑也不算啥,只是这条路的尽头会是什么?目前来看仍不明确。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