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徐大夫的施救,不然我家老人就没命啦……”在泰安市东平县人民医院,再次与徐精卫相见,许大爷的家人情绪激动,感激不已。徐精卫表示,自己当了15年的急诊科医生,救死扶伤是自己应该做的,是一名医生的本分,“我不救谁救?”
5月18日14时许,在东原路望山街岔路口附近,一位老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情况十分危急!东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徐精卫恰巧偶遇,他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直到县人民医院救护车到达现场,为其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在生命最危急的关头,遇到专业的医生及时救治,这真是最幸运的一次偶遇。
“当时我们在跟朋友聚餐,吃完饭大家有说有笑地刚走出饭店门口,他突然就跪倒在地,我当时吓得腿都哆嗦,120都不会打了……”据许大爷的老伴回忆,当时她整个人都蒙了。许大爷倒地后,怎么叫他都没有反应,大家都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是旁边的热心路人帮忙打电话叫了救护车。
恰巧此时,正在附近的徐精卫突然听到有人说:“一个老人晕倒了……”出于职业的本能反应,徐精卫立刻冲了出去。“大家让一让,我是大夫……”事不宜迟,徐精卫急忙跑进围观人群中,查看起患者情况。初步判断,患者意识丧失、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口唇紫绀,是猝死!在这与死神赛跑的当口,一分一秒都显得无比珍贵,徐精卫立即跪地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经过3分多钟的持续胸外按压,患者终于恢复了心跳、呼吸和自主意识,一切生命体征都明显好转。徐精卫一面与救护车保持联系,一面观察着老人的反应,很快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救护车抵达现场,此时医院导管室已经启动,14:40患者到达导管室,14:49开通血管,14:52患者造影开始,15:00造影结束,15:30支架植入,从发病到手术完成,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这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十分短暂,可对与许大爷来说却是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
造影后发现许大爷左主干闭塞,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徐精卫亲自为其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并放置了支架。
5月24日,在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监护室,记者见到了已安然闯过“鬼门关”的许大爷,躺在病床上的他,面带微笑,精神很好。“当时他心脏呼吸都没了,经过徐大夫一番抢救才缓过来,他还耐心为我讲解急性心梗的一些预后情况……”虽然惊魂时刻已过去,但许大妈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64岁的许大爷平时身体硬朗,并没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史,这次突发心脏猝死,如果不是遇见徐精卫,她不敢想象他们一家人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为了表达谢意,许大爷家属为徐精卫送去了“救人神勇品德高尚 医术精湛起死回生”的锦旗,还为院领导送上了感谢信。许大妈紧紧握住徐精卫的双手,不停地说:“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您是我们家一辈子的恩人……”说到激动之处,她几度落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家属在感谢信中对县人民医院培养出品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才,并给予患者全方位的贴心诊治表示了感谢。
“作为一名医生,救命是第一位的,没什么可犹豫的,这是医务工作者的本分。”面对采访,徐精卫很坦然。“在那种情形之下,相信换成任何医护人员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只是碰巧是我在场而已!能够把握到抢救的黄金三分钟,在120到来之前让患者复苏,我就松了一口气。”徐精卫表示,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低,正是因为缺乏第一目击者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及时救治,所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一直把提高东平市民“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当己任,经常利用工作之余、节假日等时间开展“心肺复苏”普及活动,让公众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他人生命。
这短短几分钟的救助,对于患者来说,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医者仁心,在徐精卫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现场一起伸出救援之手的路人,这些看似平凡的善行背后闪现出光辉,传递了东平人民向上力量的丰满强大和精神世界的温暖充盈,相信,在东平这座乐善之城将会有更多的温情故事持续上演。
据了解,近年来,东平县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六大中心建设。胸痛中心是泰安市首家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仅2021年,截止到现在已完成急诊PCI手术130余例。卒中中心2021年截止到现在急诊脑梗静脉溶栓80余例,神经介入(取栓动脉溶栓等)11例。看似冰冷的数字后面,代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是挽救了一个个家庭。医院2021年成立的急性血栓联盟形成的以急诊医学科为主体,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及静脉血栓栓塞防治中心为一体,整合全院技术、人才、管理的优势,快速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梗死等急性血栓性疾病的急救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 记者:袁恒娟 刘康 通讯员 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