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并不等于一个教育孩子成功的父母。随着现代教育的多元化,许多父母开始尝试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更好的教育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免不了操之过急,希望在实践中尽快获得成效。
豆豆的妈妈最近出差了,于是照顾豆豆生活起居的任务就落在了爸爸一个人的身上。每天从起床开始爸爸跟豆豆的“战争”就开始了。小孩自律性都比较差,豆豆也不例外,无论是吃饭还是穿衣都喜欢磨蹭,这时候,都少不了爸爸的一顿催促。甚至爸爸还因为豆豆沉迷玩变形金刚耽误了出门的时间而大发雷霆,对他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几天后妈妈回来了,她发现豆豆跟爸爸不如以前亲近了,还悄悄地跟妈妈控诉爸爸的“罪行”。经过了爸爸的严厉管教,不但没有让豆豆更听话,反而产生了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可见,爸爸的管教虽然“赢了孩子”,但是却没有“赢得孩子”,虽然让孩子一时勉强听话,但是在孩子心里并没有真正接受。爸爸的教育是失败的。
一.“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意义
1. 对孩子过度控制,对孩子来说伤害是毁灭性的。有一对严厉的父母,孩子是没有自由,没有选择余地的,因为所有的事都是父母说了算,只有父母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这样的压力,会让孩子面对控制越来越想挣脱,越挣脱父母越控制,造成恶性循环,甚至最后酿成惨剧。
2. 只有失败的父母才会惧怕对孩子失去控制,因此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要管控。他们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了解不足,产生了焦虑,从而才有了惧怕失去控制的心理活动。为了让孩子听话,他们运用各种错误的方法来掌控孩子,比如:惩罚,威胁,讨好等。
3. “赢得孩子”是指父母用平和坚定的心态,正面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心底里接受理解父母的管教,从而产生积极地影响。这关键在于父母的态度,不能用暴躁焦虑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错误,要对孩子耐心和善,多些理解。
生活中并不是每天都风平浪静,孩子会经常用各种方法来试探家长的底线,这时有些家长就会把学到的诸多教育方法抛之脑后,运用最原始的见效最快的方法制止孩子的进一步行为。看似“赢了孩子”,其实是教育的失败。
二.“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
1. 胡女士的儿子正值青春期,有些叛逆,但是胡女士和丈夫不但不跟孩子沟通,还强制孩子的学习生活。儿子高二文理分班的时候,想要学文,但是父母觉得学理更有前途,强行地帮儿子改了志愿,儿子一起之下居然选择了离家出走。虽然后来被找到了,但是儿子依然对父母有很大怨气,不愿意回家。
2. 小野从小就比较懒散,每天妈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他的催促,不管是吃喝拉撒,还是学习玩耍,妈妈都要催促唠叨。这让小野渐渐生出了厌烦的情绪。一旦不能够按照妈妈的命令执行,少不了一顿训斥和说教,甚至妈妈还威胁小野,再不听话她就离开儿子,再也不管他了。在小野还很小的时候这种方法是很见效的,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威胁对他来说就没什么效果了,甚至有一天小野还说:“你走吧,随便你。”妈妈才发现,此时再想赢得孩子已经晚了。
3. 瑞瑞的爸爸脾气很暴躁,经常因为瑞瑞不听话打骂他,他很害怕,只能在爸爸的打骂下妥协,听从爸爸的管教。长大后,瑞瑞也成为了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身边没有朋友,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正面教育,只会用爸爸的那一套严厉打骂来管教孩子,给孩子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
每个家长都想与孩子相处融洽,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希望孩子听话懂事,让父母不用太操心。但是用错了方法,只是“赢了孩子”,却不能“赢得孩子”。
三.如何才能真正的“赢得孩子”
1. 不催促,不命令,不打骂
孩子身心不成熟,难以做到成年人的自律,独立,生活中难免犯错。因此家长不能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如果孩子有拖拉磨蹭的毛病,家长要避免频繁催促,更不能用命令的语气强制孩子执行。如果孩子犯错,无论是不是有意为之,都不能打骂,打骂只会激化矛盾,让孩子心生怨恨,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与孩子一起分析犯错原因,找到解决方法,避免以后的错误发生。
2. 不给孩子太大压力
父母与孩子的矛盾大多数都与学习有关,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好,让父母高兴。但是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努力后仍然达不到父母的标准。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摸索学习方法,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有时不妨抛去学习上的烦恼,跟孩子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彻底放松,让孩子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来面对接下来的学习任务,这样孩子才能从心里认可父母的教育,赢得孩子的信任。
3. 父母多理解孩子,亲子间多沟通
父母不要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上,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活动,对于孩子的烦恼,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想一想,多理解孩子。对于孩子的错误,不要揪着不放,更不要经常拿出来说,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坚持正面教育,赏识教育。亲子间经常沟通,跟孩子交朋友,多一些理解和信任,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如果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只能“赢了孩子”而输了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未来。只有跟孩子站在一起,成为最忠实的“战友”,面对曲折的成长道路,才能真正“赢得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今日话题:你在教育孩子时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你有什么好的教育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Q8yunABgx9BqZZIC_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