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乐,书写丝路最美传奇

2020-03-31   大美西部深度旅行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是连接甘青两省的“要冲”,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东段南线之“咽喉”。属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是黑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永续补给的绿色生态屏障。


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击败匈奴、征服河西之后,历朝都在这里建郡置县,因取“人民安居乐业”之意,故名民乐县。


“乐”游亮景



民乐之美,美在高山峡谷,美在田园绿洲。七、八月的民乐,是一派油菜花的世界,扁都口的油菜花进入盛季,盛开的黄花与绿野草原相连,编织成一幅美妙的画卷,举目四望,满目黄花,置身其间,蜂飞蝶绕,花香百里,天阔气爽,堪称“天下第一油菜图画”。



县境南端,巍巍祁连山被南北长约27公里的峡谷东西劈开,形成著名的扁都口大峡谷,古称“大斗拔谷”。此峡南通河湟、北达甘凉,扼甘青要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霍去病率军自扁都口而出,直捣匈奴单于老巢民乐县永固城 ,使匈奴远走西域、隐于漠北,汉武帝移民屯田,开辟了有名的南丝绸之路。



隋炀帝大破吐谷浑之后,决定在张掖召见27国使者,召开万国博览会,遂率数万之众由扁都峡而出。行至半峡,突遇六月飞雪,士卒冻死者大半,伴随隋炀帝西行的爱妃突遇奇寒,身染疾患,未及出峡,便长眠于此。这是一段哀婉的故事,但隋炀帝出扁都口召开“万国博览会”,却名传千古。



走进扁都口,登高望远,远处雪峰雄峙,近处层峦叠峰,山间绿草如碧,色彩斑斓的油菜花星星点点播撒在绿草之中,迎风摇曳。



夏日,扁都口的油菜花开得正艳,金黄的油菜花香味浓郁、一碧千顷,一间间红色砖瓦建造的农舍,掩映在绿树花海之中,炊烟袅袅,恬静悠然。



扁都口作为险关要隘,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务重地,更有着发展农牧业生产、贸易往来的重要地理位置。通过这条峡谷,广袤西部变幻出最美的风景,农业与游牧也相互交织,书写着丝路最美的传奇。



错过了民乐扁都口,就相当于错过了最美的夏天!在蓝天白云和祁连雪山的衬托下,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显得异常斑斓,令人慨叹,像一幅巨型画卷,十分惊艳!



海潮湖生态度假旅游区位于民乐县西南部,因松涛如潮、山水一色而得名。这里坐拥着白雪皑皑,松柏葱葱的海潮坝山,山谷间蜿蜒跳动的是浩浩荡荡的海潮坝河,镶嵌在高山峡谷间的是烟波浩渺的海潮坝水库。



海潮坝水库位于海潮坝河上游的深山峡谷中,是甘肃省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一坝横锁沧浪水,青山翠柏映其中,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景致独特。



如果说峨冠博带的祁连山孕育了无数别致景观的话,那么美丽醉人的海潮坝就是上苍洒落在祁连雪峰下的“翡翠”。



茫茫蓝天、悠悠白云、皑皑雪峰、茵茵草甸、阵阵松涛、淙淙溪水、高峡平湖......大自然挥洒绝妙手笔为海潮坝精心绘就了壮丽画卷。



秀丽迷人的海潮坝,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林海峡谷内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芳草萋萋,野花丛丛;游人至此,寄情山林、谛听天籁之感油然而生。



沿海潮坝水库逆流向上爬行约4公里处的山丘松林间,便是海潮音寺。高山峡谷间,袅袅香烟氤氲蒸腾,芸芸众生虔诚朝拜。海潮坝景区秀丽迷人的自然景观尽收眼底,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初秋时节,冰雪融化汇成的海潮坝清流蜿蜒穿行于峡谷之中,不仅灌溉了民乐县大片的沃土,也形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热。



土牛城遗址是汉朝时为防匈奴入侵而修筑的一座重要烽燧,也是汉朝时为确保丝绸之路南线畅通无阻的一个重要驿站。该遗址雄居“人不能双肩,马不能双辔”的半山腰,是扼守扁都口的一个重要军事屏障。


“乐”赏民俗



民乐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又叫张掖皮影。清初传入民乐,在甘肃、青海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名气,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是一种传统民间戏剧文化娱乐活动方式,其行装简单,用人较少,携带方便,表现诙谐。有神话故事,也有帝王将相,表现惟妙惟肖、生动活泼,千古盛事,尽在手指,可谓“灯下敷衍千古事,影中情舞鼓乐声”。



皮影戏里的人物、景物图案,造型小巧,生动逼真。刻工精细、线条明畅,设色艳丽,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



从皮影戏夸张、稚拙的造型中可窥见人们的热情善良、纯朴勤劳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民乐县人民还通过舞蹈来展示皮影戏形象,极具地方特色。



民乐顶碗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极具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它反映了古代军民在劳作中就地取材,以饭碗为道具,自编、自演、自乐的一种娱乐形式,是古时人民生活文化的传承,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表演时敲击碗、碟的声音此起彼伏,舞乐浑然一体,过门如微波荡漾,高潮如排山倒海。表演者用碗筷演绎了“编钟”的真谛,美妙的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顶碗舞集舞蹈与杂技于一体,动作优美,技巧娴熟,起卧自如,舒展大方,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2010年,民乐顶碗舞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千年古道,色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