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警”的对话

2020-04-23     安吉警方

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

在忙碌的白茶采摘季节中,

这一方的警察蜀黍,也成了白茶采摘过程中最美的“警”色!

4月,

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

今年春茶的采摘也逐渐进入了尾声!

在这大家一起跟着小编回看近一个月来,咱们安吉公安白茶安保期间的相关工作。

精细管理不遗漏

为破解历年来茶工信息采集难、工期短、录入慢等难题,县公安局提前对接相关部门研究茶工管理工作流程,打造“开通账号—茶农申报—乡镇街道审核—公安监督和辅助”的茶工管理流程闭环,实现茶工“在线录入、在线审核、在线展示、在线预警”闭环式精密智控。期间,开通茶农茶企账户5800余个,茶工申报信息10万余条,审核通过9万余条,有效服务广大茶农、茶企、茶工,也为后续采茶工管理和风险化解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组织警力围绕 “组织一次健康检查、进行一次实名登记、购买一份意外保险、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提升茶企茶农的安全防范意识,落实茶企茶农的主体责任。

全面排查不懈怠

为稳定疫情期间白茶交易秩序,实现“两确保一提升”目标。县公安局在4个青叶交易市场、2个干茶交易市场设立专项管理警务室,组织民警、辅警、平安家园卫队做好每天开市期间的治安巡逻、调解纠纷、疫情防护管理、服务群众等工作。同时,联合相关部门,进入茶企、走上茶山、走近茶农,围绕人员管理、住宿条件、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开展集中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督促整改。期间,填写《春茶采摘交易期间走访排查表》5万余份,发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茶产业安全生产告知书》2万余份。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白茶采摘期间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落实“一办七组”勤务模式,精准研判,精准用警,精准发力,实现“两确保一提升”目标。紧盯“人、车、路”三要素,及早进行排查,动态掌握采茶工人何地来、何时来、如何来情况,对排摸出的“问题车辆未报废、未年检、驾驶员逾期未换证”等问题第一时间清零,及时整改各类路面隐患并协调引导工程车辆、运输车辆错时错峰通行,优化茶农茶商出行环境。期间,累计检查车辆110辆,排查整治路面隐患50余处,清理隐患车辆4辆。共接事故报警4188起,同比去年下降14%。

平安宣传不间断

县公安局线上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广泛宣传安全出行常识,及时发布道路路况、交通管理措施及白茶采摘季期间的典型事故案例等信息。线下启动“平安家园卫队”“一村一警”肩并肩联合巡防机制,发挥社区民警、家园卫士和平安家园卫队作用,深入茶区开展用电、用火安全生产教育,对外来务工人员登记备案,开展岗前安全培训。

县公安局还以走访、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向茶企茶农宣传防疫、防盗、防诈骗知识,还印制《致采茶工的一封信》等相关宣传资料,上门发放3万余份,增强了茶企茶农的自觉防范意识。白茶采摘期间,县公安局成功制止了22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挽回经济损失13.9万余元。

真情服务不缺位

县公安局围绕辖区茶农、茶企的需求,积极做好惠农惠企政策的宣传,主动提供上门服务,着力解决春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对疫情期间茶工来安采茶问题,主动对接、提前谋划,围绕人员、车辆、安全保障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期间共派出警力300余人次。

如灵峰派出所迅速抓获系列性白茶被盗案犯,及时帮助茶农追回安吉白茶总重量240余斤,挽回损失8万余元;天子湖派出所对某茶企进行上门走访,帮助该茶企解决对40多名采茶工实名登记录入《安吉县流动人口社会化服务系统》的困难;梅溪派出所将6名迷路的采茶工安全送回住处等真情服务;巡特警帮助一茶商追回通过微信多转给茶农的7450余元。

化解矛盾不出事

县公安局联动平安家园卫队、各村社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不断加大对采茶季期间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形成多方联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特别是将涉及茶工、茶农的纠纷,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从急、从权”原则,第一时间协调解矛盾纠纷15起。

如天荒坪镇九田坝60亩黄茶引起的土地租赁纠纷,天荒坪派出所的辖区民警及时上门开展工作,联合村委、双方当事人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协调达成了土地租赁共识,使采茶得以正常进行。又如在白茶交易市场,外地茶农与本地茶农之间发生的纠纷,民警第一时间处置,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加大巡查宣传劝导力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虽然春茶的采摘即将结束,但咱们警察蜀黍的身影还依然在大家身边,守卫着安吉的一方平安。

-END-

审核:方军、汪世祥 编辑:桂文丹

郑重声明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办案调查,一律通过上门或者请当事人到派出所等公安场所的方式面见当事人,绝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直接调查处理,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汇款、转账。与此不符的,公民可视为涉嫌诈骗行为,可直接拨打110报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ATqqHEBiuFnsJQVcn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