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厉害,他的一个女儿更厉害,至今祠堂香火依旧鼎盛

2022-03-27   适应生活

原标题:林则徐厉害,他的一个女儿更厉害,至今祠堂香火依旧鼎盛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俗语虽然颇违背教育学理念,但历史向我们证明了家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林则徐和夫人郑淑卿总共生了八名儿女,这些子女都没有辜负林则徐的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不过,在这些孩子中,最让父母骄傲的还要属次女林普晴。那一年,林普晴十八岁,到了出嫁的年纪。

林则徐乃何许人也?

朝中栋梁骨干,所以林家的千金贵女自然要寻一门当户对的亲事。

林普晴的兄长林汝舟向父亲引荐了既是好友又是表弟的沈葆桢,林则徐亦对这个小外甥十分满意。在包办婚姻的社会背景下,沈葆桢与林普晴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合了。此时的沈葆桢初出茅庐,还是个默默无闻的芝麻官。

由于沈葆桢本就非池中之物,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仕途愈发通顺,没过多久便进入翰林院担任九江知府。倘若在和平年代,沈葆桢的仕途将会更加顺畅,只可惜,在他担任九江知府后没多久,国家便遭逢战乱。

恰逢金田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在中国如野火燎原般崛起,战火很快便席卷了整个江西。太平军进攻上饶时,沈葆桢正在曾国藩的麾下为各州县筹措军饷,而他的夫人林普晴则留守在上饶。

当时的太平天国如日中天,石达开麾下的军队锐不可当,接连击败了若干清军主力,在江西开辟了大面积势力范围。太平军的势头不可阻挡,清军败北的消息传播到全国,引发了巨大的恐慌。

上饶的老百姓听闻太平叛军已杀来时恍然无措,整座城乱作一团。上饶的军民无不在向上天祈祷,希望自己能在城破之后幸免于难。亦有不少民众早已做好了加入太平天国的准备。眼看着好端端的上饶城就要成为太平天国的领地,时局再难改写。

没过多久,太平军的先锋就已抵达上饶城外,对城池进行了无死角的封锁。随着太平军的主力聚集,城市被围困得水泄不通,此时上饶百姓的安危,就维系在一层城墙之上。

类似的战乱,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能否守住城池,关键在于守将的能力。

然而,此时的上饶城群龙无首,听闻太平军杀来时,许多地方官都在收拾行李,早已携家带口地出逃了。在开战之前,亦有人劝说林普晴早日出城逃难,然后再想办法与沈葆桢汇合,可林普晴却并无此打算。在大是大非面前,她绝不是苟且偷生之人。

沈葆桢临走之前,叮嘱夫人一定要帮自己守住上饶。林普晴受丈夫所托,誓死完成守城的任务。属下向林普晴说道:“夫人只是女流之辈,没有必要留在行伍中。您该如何指挥这些军队?更何况,城里留守的兵力不但数量少,而且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根本挡不住反贼的进攻。依我看,夫人还是早日逃难吧。”

林普晴回应道:“倘若你们不想死,大可弃城逃难,我不会多加阻拦。但我是沈葆桢的妻子,绝不能跟你们一块逃跑,我愿与这座城池共存亡!”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林普晴指着家里的水井说道:“如果真的有太平军攻入上饶的那一天,那么这处水井就是我的归宿!”言下之意,竟是要以生命捍卫城池。

当然,林普晴做出这样的考量绝非鲁莽,她还是比较有底气的。她的父亲是名震八方的林则徐,丈夫亦是江西的顶梁柱,受到父亲丈夫的耳濡目染,林普晴亦对用兵的策略了然于胸。林普晴来到军营里,召集了守军的一众头领,与他们商谈守城的策略。

林普晴意识到,守军大多是孱弱的老幼,不但没有什么战斗力,而且士气低迷。为了提振他们的士气,林普晴命人将府库打开,用所有的存粮和军饷犒劳那些留在城里的守军。守军在城墙上卖命,林普晴则召集城里的所有妇女准备饭菜,做足了后勤工作。

将士们在守城时,看到林普晴带着自家的女人来送饭慰问,无不大受感动。没过多久,他们便与林普晴一样,发誓要用鲜血和身躯捍卫身后的上饶城。在林普晴的协调下,大乱的上饶城总算是安稳了下来。靠着城墙的坚守,城中军民有惊无险地防御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随着战况愈发激烈,城中的形势也愈发严峻。林普晴考虑到,倘若再这样打下去,城里的五千名守军根本无法应对太平军的全力进攻,于是便打算向周边的军队进行求援。

该向谁求援呢?

林普晴想到一个人,他便是玉山镇的总兵饶廷选。

饶廷选曾隶属于林则徐的麾下,与林普晴相识。虽然此时玉山镇的情况同样严峻,但除了饶廷选之外林普晴也想不到更好的人选了。林普晴知道,饶廷选部的局势同样严峻,所以若想说服他出兵难上加难。即便如此,林普晴还是咬破了食指,写了一封血书,希望故人能看在父亲的面子上仗义援手。

太平军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使者好不容易才找到突破口,将这封关乎全城百姓性命的血书送了出去。林普晴已将全部希望放在援军上,她只能进行一场豪赌,那就是饶廷选可以驰援上饶。当然,即便饶廷选肯帮助上饶,玉山镇的援军也要两天后才能抵达,该如何守住接下来的两天才是当务之急。

林普晴走上城楼,鼓舞镇守城墙的士兵们:“将士们,支援上饶的官兵还在路上,我想他们只需一两天的时间就会赶到。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作战,反贼一定会被我们剿灭的!”萎靡不振的士兵们见到知府夫人依旧在坚持,他们的决心也被提振起来,发誓要挺过这最艰难的两天。

太平天国之所以所向披靡,是因为太平军会采取一些令人出其不意的攻城战术。比如,太平军每次攻城时,都会用“滚地龙”的方式挖掘地道,直接突破城墙,很多城市都着了道。为了应对太平军的土攻,林普晴几天几夜不睡觉,终于想到一个应对之策。

在古代,有一种叫听瓮的间谍工具,这种工具的外表就像一口大缸,只需将之埋在地下,再在瓮口覆盖一层牛皮,就能听到方圆几里的动静。若能有一口听瓮,即可有效得知敌军采取滚地龙的时间,做出针对。

只可惜,当时的上饶物资紧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大瓮,所以这一计划很快便告吹了。没过多久,林普晴又想到一个妙法,那就是在城墙内侧挖掘一条深达八尺的战壕。这样,敌军即便采取挖地道的方式从下方钻过城墙,也会被困在深邃的壕沟中,面对“土城墙”无计可施。

果不其然,在林普晴率领全城军民将壕沟挖掘完毕后,先后有太平军挖掘地道绕过城墙。不过,这些“滚地龙”都进入了挖好的壕沟,行踪暴露无遗,战术并没有奏效。靠着林普晴的战术,上饶军民顺利地挺过了两天的时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机。

话说,另一边玉山镇总兵饶廷选在防守太平军的过程中,突然接到上饶的求援信。看到求援信上的血迹正是故人之女林普晴的字迹,饶廷选大受感动。为了营救上饶,饶廷选抽调了军中的精兵强将,命令他们星夜兼程驰援上饶城。

同时,在江西各处筹措军饷的沈葆桢听闻上饶被围,立即抽调兵马回防。两路人马马不停蹄地赶到战场,与上饶守军夹击太平军。太平军人多势众,饶是林普晴、饶廷选、沈葆桢集结了大量人马,两军仍交战了七天七夜才分胜负。

在此战之中,双方损兵折将死伤惨重,太平军见无法攻陷上饶之后只得撤军。石达开撤离之后,太平军在江西开辟的势力被有效遏制,这也为清廷后续的清剿奠定了基础。在这场战争中,清军罕见地击败了太平军,朝廷十分重视上饶一战的胜利。

凭借军功,沈葆桢被提拔为了江西巡抚。虽然林普晴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褒奖和封赏,但上饶城内的军民都记住了这名巾帼英雄的名字。若没有林普晴驻守上饶,恐怕太平军便会顺利地开辟新战场,上饶军民亦将遭遇横祸。

林普晴过世以后,其夫沈葆桢为妻子写了一首挽联:

“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撒夫人分伟绩;

以中秋生,以中秋逝,天边图皓魄,云裳仙子证前身。”

一代名臣左宗棠亦致挽联:

“家能孝,国能忠,一生大节昭昭,挽狂澜于既倒;

来何因,去何果,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而长终。”

曾国藩更是请奏朝廷,为林普晴在广信府修建了祠堂。

时至今日,广西上饶林普晴祠堂依旧香火鼎盛,广西人民始终不忘这位女英雄的功绩。

参考资料:

【《生死中秋的林普晴》、《民族英雄林则徐的8个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