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斯倒台:英国政治的“意式浓缩”(2)

2022-10-21     世界说

原标题:特拉斯倒台:英国政治的“意式浓缩”(2)

(前文见首条)

下一个,谁能接盘?

不论亨特和夏普斯究竟是不是故意在搞政变,他们应当会乐于看到这个结果。所以下一步呢?

亨特已经明确表达不会参加角逐,在期待利用最近投机成功取得的政治资本继续当掌实权的财相。夏普斯不大可能出来竞选,迈克尔·戈夫也拒绝参与,在他们这个不小的阵营里,只有苏纳克一个人能作为代表站出来。

苏纳克的问题在于,首先,他跟特拉斯一样不利于维持政党团结,尤其是深受约翰逊派仇恨;其次,他是刚刚明确被政党基层拒绝的候选人,虽然比分差距不大而且最近的民调已经逆转了,但是依然缺乏合法性;第三,苏纳克的公关和沟通能力比特拉斯只是强点有限。

话虽如此,不论是从赌盘上、民调上还是媒体上看来,苏纳克都是最有可能接班的。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财经论述被证明是正确的,包括亨特(几个月之前也是一位“减税、减税、减税”的候选人)目前实际上在执行的就是苏纳克的政策,那么既然只有苏纳克的路线能稳定金融市场,最自然的选择就是直接让他上。

另一个重量级的候选人是变色龙佩妮·莫当特,这位姐姐被看作新的迈克尔·戈夫式老狐狸,周一刚刚在下议院展示了一把领袖风范顺便颇为心机深重地插了特拉斯两刀。莫当特的虚伪是显然的,但是程度还没到招人恨的地步,实干能力存疑,但是至少相当会做表面文章,本人缺乏财经专业背景反而意味着更可能和亨特或者苏纳克达成分工协议。如果保守党想要的是一个能展示团结稳定的领导人,这是一个还可以的选择。

同样有希望的共识候选人是华莱士。华莱士前几天声称不考虑当首相,不过那是在特拉斯辞职之前。华莱士在高人气背后也确实有缺陷,首先是缺乏党团中实质性的支持势力,其次是基本只有国防方面的经历而对经济毫无涉猎,第三是缺乏真刀真枪选战的考验。

不过,缺乏自己的势力有可能反而意味着可以平衡党内各派,而唐宁街十号缺乏财经方面的主张反倒可以让唐宁街十一号好好发挥(同时在财经和政权之间做风险隔断),缺乏选战考验也或许能被干净稳重的形象弥补。如果他出来选,也会是很有力的角逐者,特别是在党内急于在下周五之前推出新人的情况下,但前提是他要首先同意参选。按照常理,政客关于自己没有野心的自白只能信三分,但在今天的英国政坛面前,也不能排除华莱士真的是想要躲开唐宁街十号这口越来越大的黑锅,等着早日稳妥封爵,可能还在考虑接班北约秘书长的机会。

最值得讨论也是最被广为讨论的是把约翰逊请回来的可能性。情况在迅速变化,但是从目前流露的风声听起来,他似乎跃跃欲试。

鲍里斯·约翰逊再一次成了首相热门人选 / 网络

保守党议员们如果还有理性就应该尽快掐断这种可能,因为约翰逊的选举魔力已经失效了,而他的一屁股烂账却还留在那里,转一大圈之后再把他请回来,选举态势只会比六月份送他走的时候更差。何况过去几个月里所有背刺过、背叛过、跟风踩过约翰逊的议员都有必要考虑,难道约翰逊是一个慷慨磊落以直报怨的人吗?

问题不在于大部分议员是否意识到这种可能有多么恐怖,而是在于死忠于他的那一小撮人能否运作出一种议员们不得不重新以某种方式让他站到基层选民面前。

1922委员会目前公布的新规则是周一下午两点之前获得超过100名议员支持才能入围,如果只有一个人入围就自动当选,周一直接成为首相;如果有两个人入围(目前一共有357名,苏纳克上次竞选最后一轮拿到137票,莫当特105票,能有三个人入围的概率微乎其微)再让基层党员线上投票。这个设计基本上是在最大程度避免再让十六万党员选首相的情形,并且尽量排除约翰逊回炉的可能性。我们记得,他倒台前已经找不到足够的议员补政府的缺了——当然,话也不能说死,下一阶段发展主要取决于约翰逊能不能重新整合一个100名议员的阵营,而这又主要取决于苏纳克、莫当特和华莱士之间能否迅速实现整合。

讽刺的是,假如保守党真的最终无法找到一个能够至少在表面上体现妥协和团结的新领袖,保守党痛苦的垂死挣扎有可能反而会更快结束。那些已经对在保守党内连任彻底失去希望的党员跟反对党合谋(换取反对党提名或者其他退出政坛之后的好处),从而触发提前大选的可能性会上升。

话说回来,作为写时评挣外快的人,对于特拉斯多少还是有几分感念的。反正专栏作家跟政客一样,只要皮足够厚,就不怕被翻来覆去打脸,总能给自己找到一点首尾自洽。在写特拉斯上台时,我说“留给她威胁撒切尔雕像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在写她面临危机时,我说英国比意大利强的也就是还有工党或多或少可以指望 如今特拉斯的时间到了,而在几个小时前,英国媒体刚刚发明了“不列大利”(Britaly)这个词。

来杯意式浓缩吧,双倍。(责编 / 张希蓓)

点击 图片直达往期精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751c80085770b9ef51f8d270e77ff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