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产业出现大的变革,都需要一个甚至多个引爆点,汽车产业变革的引爆点无疑有电动化与智能化,尤其当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下半场之后,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拥抱更加紧密,这是众所周知的大趋势,围绕这两大核心耕耘得越深,市场赢面自然越大。
2023年,比亚迪全年卖出302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首个完成年销300万辆的车企,能实现这一跨越,很重要的原因得益于其在电动化领域的深耕,一系列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为其销量的快速上升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其实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也有很厚的家底,这次在比亚迪智能化街区体验了一趟之后,谁还能说比亚迪不智能?
璇玑架构藏有“玄机”
首先要了解的一点是,璇玑架构是比亚迪整车智能板块的一部分,是比亚迪的智能化架构。
简单来说,这个架构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所谓一脑是指中央大脑,它是智能汽车的最强大脑;两端指车端AI和云端AI,两端实时协同部署,以实现智电融合;三网指的是车联网、5G网、卫星网三网融合,以拓展智能汽车的链接半径;而四链即是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以及机械链,通过四链贯通,以实现灵活感知、精准控制、协同执行,让整车的功能得到突破、体验得到提升。
如果觉得这些概念性的术语难以理解,也可以把璇玑架构理解为人的大脑与整个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以大脑为核心,联动神经网络的完全体,能让车辆的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成为可能,或者说得到更好的融合。
当然,这套智能化架构不仅藏有玄机,充满国风的命名方式也透露出了比亚迪对智能汽车发展的自信与独特理解,又一次把中国文化弘扬出来了。
整车智能的另一大看点是易四方技术平台,它是真正实现四个电机独立驱动、整车深度融合感知、车身稳定矢量控制的极致安全技术平台。四个电机构成整车核心动力源,每个电机可以独立控制每个车轮,实现单个车轮的驱动、制动、前进和后退,让车辆具备超强的车身姿态调整能力。这次在比亚迪智能化街区,易四方概念车出了不少风头,再次颠覆了我们对汽车的认知,其在行业首次实现了车辆在传统制动、转向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仍具备制动和转向能力,这是易四方突破了现有的汽车动力架构,甚至颠覆了汽车工程学。
当然,其技术优势也很明显,比如制动冗余,为了保证驾控安全,易四方概念车在初速度60km/h时,进行了测试演示,制动距离可达20米内。而事实上,易四方制动冗余能实现最大制动减速度1g,初速度100km/h制动距离40米,需要单轮2700Nm最大制动力矩;在制动过程中也能实现不失控、不抱死。
易四方转向冗余能实现最小转弯直径12米,在动态演示18m的蛇形绕桩试验中,最大通过车速达60km/h,整车循迹性、后轮侧倾角也控制得很好,这对于高速、低速等不同用车场景都能很好的应对,稳定性与灵敏性都相当不错。
包括e平台3.0、云辇、智能底盘控制技术等都是比亚迪整车智能板块的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性与颠覆性,因此在智能化方面可以说比亚迪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开车”与“泊车”,比亚迪都很拿手
智能驾驶已是兵家必争之地,比亚迪此前在此领域并无太大动作,但这一次亲身体验之后,真的需要对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能力刮目相看了。
在智能泊车的动态演示中,近距代客泊车、易四方泊车、窄道通行、双速泊车、狭窄车位泊车、断头路车位泊车等都一一演示,整体展示出来的超高泊车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任一种泊车方式不是行业首创就是行业领先。
而易四方泊车则具备更大的看点,它可以帮助用户在窄车位、窄通道、断头路等场景下,基于易四方原地掉头能力、依靠系统智能调节,将车辆轻松泊入、“一把进入”,过程之丝滑,比老司机还老司机。比如在演示中,断头路垂直小车位泊入最窄车位宽度为车宽+0.8米,最小过道宽度为6.5米,演示车辆都应对得不错。而易四方技术具备的敏捷转向、应急浮水、极限防滑、高速爆胎等能力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很会“开车”是比亚迪智能驾驶的另外一个维度,不论是高速领航还是城市领航,比亚迪智能领航都表现出了老司机的水准。在功能覆盖的高速和快速路范围内,高速领航可实现跟随导航、完成从起点到终点自动辅助驾驶,在此过程中,车辆能自动上下匝道、主动超车、车道保持、巡航行驶等,每一个动作都很丝滑。
在功能覆盖的城市道路上,城市领航可以帮助用户按照导航设置的路线行驶,对于路口通行、红绿灯通行、超车、智能避障、切换车道和行人&非机动车礼让场景等都能很好应对,表现出了很高的驾驶技能。
当然,全过程能实现丝滑控车则是基于系统利用车辆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超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智驾传感器,融合了车辆自身状态数据来综合进行决策的。
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此前在仰望U8上市时提到过一嘴,比如在狭窄车位泊车时、在高速领航与城市领航面对不同场景时,其着重解决实际用车场景中的一些刚需与安全性问题,其实用性与安全性都很值得一提。其还能基于大规模量产车累积海量数据,能够实现快速迭代,进而越用越好用。
智能座舱别有洞天,实用且好玩
关于智能座舱方面,比亚迪很早就开始布局,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做智能进入,那时还处于2G时代。此后,比亚迪相继首创了“云钥匙”、蓝牙钥匙、手机NFC车钥匙、UWB数字钥匙等智能进入技术,现在连海鸥都搭载了NFC数字钥匙。正是比亚迪在智能进入方面的不断创新,其用车的便利性极大的提升。现在,手掌钥匙的出现又让比亚迪拿到了一个全球首创,抬手解锁确实很科幻。
进入车内,还有哪些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呢?一是智能语音,比如四音区独立交互、全场景连续对话、跨屏语音控制、可见即可说等都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而多车畅联则更好用,通过VIN建立点对点的车辆联系,无需打开任何应用,通过车载语音助手即可向目标关系车发送即时消息,实现双向信息互通体验。比亚迪的目标是,在车内能用车机的尽量放下手机,让行车更安全、便捷。甚至连尾翼也能声控,够酷吧。
想娱乐一把?从超感游戏车到K歌,再到车载无人机……娱乐项目是全方位的。超感游戏车是比亚迪全球首创全栈自研的游戏车方案,提供了全球首个方向盘解耦方案,所以玩这个游戏是不磨胎的,在配合音响、氛围灯、空调等,这就是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想出方向盘解耦这样的点子,比亚迪工程师的想法足够天马行空。
而方程豹豹5所展示的户外露营K歌场景,则是借助车机多媒体硬件融合的能力与对外放电的实用功能,将休闲氛围直接拉满,并且音响效果不错;比亚迪车载无人机可一键起飞、智能跟随、一键大片、智能返航等,其便利之处在于即便是无人机小白也能便利操作,这能让用车的乐趣增加不少,并且其车载无人机库为比亚迪全球首发量产,车载无人机应用为全栈自研。所以,路上的好风景都可以保存下来了。
写在最后
这样来看,在大家都纷纷布局智能化领域的时候,比亚迪并没有闲着,也是在默默耕耘这一领域,并且其布局非常全面,从整车智能化、智能驾驶到智能座舱全盘考虑,就像其电动化技术一样,其在智能化方面也正逐渐形成技术闭环。因此,如果说电动化技术构建的优势是比亚迪的一个引爆点,那么由智能化技术树立的优势完全可能成为其下一次市场增量的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