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大行情才会来临

2023-07-25     凯恩斯

原标题: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大行情才会来临

政治局会议大超市场预期,中国资产齐涨。

在上午聊到了发改委发布的促进民间投资积极性的政策。除了要提高企业信新心,还要活跃资本市场,提升投资者信心。现在的房子,很多人都不愿意买了,那么买什么呢,买股票?让大家买股票,首先要降低开户的门槛,创业板要两年投资经验才能开户,堵住了很多人。

很多上市公司的价值应该更高,有些吧股价又迟迟上不来。交易量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像我们这么大的一个A股股市,交易量总是徘徊在6000多亿,这样的流动量能吸引来什么?再不拯救,恐怕有些资本现在要开始躺平了,躺平的背后就是没有大家都没有投资信心,昨天国家也提到如何才能提振投资者信心,信心就是让大家从中能够看到钱,看到了才会相信,相信跟着做能赚到钱。

有效投资

这几年我们的投资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生产性投资和民间投资被边缘化,非生产性投资和国有投资的比例越来越多了,而生产性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比例是越来越少了,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行的。

也有一些人说很多民间投资对市场的信心,没以前那么足了,信心的增加需要我们经济持续改善做支撑,也需要我们在落实根本上的政策能否持续的推进,给予大家稳定的这样一个心理预期,这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要是指望某一项政策,某一个举措,来给民间投资增加信心是很难的,大家也都在观望,只有看见长期的好处了,才会出手。

民间投资也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是看不见方向,你会投资吗?我想很多人都不会,他们也想做一些有收益的投资。

前几年国家甚至是地方政府,也提到很多次要有效投资,相比普通的投资,有效投资这种要求就更高一些,如何才能扩大有效投资?比如有效投资需要在良好的市场经济中,在这里生长发芽,要求在这种市场经济里投资能够产生盈利,投资收益可以覆盖付出去的成本,能帮助公司或者厂商不断的技术创新,迭代创新,能够见到创新带来的利润。所以这种有效投资,不仅对利润看得比较重,还对技术创新看的比较重,对技术创造利润是长期的循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利润的问题。而是一个战略性的投资规划。像现在的基建投资,提到了很多年,也有很多推动,具有战略性,和市场投资具有互补性,政府就推行基建行业的有效投资。

当有效投资发挥作用之后,能不能持续盈利?这是接下来的目标,持续盈利,持续增长,不是说一年两年的盈利,而是十几二十几年的盈利,我们的房地产行业里,爆雷了恒大,有好多一些烂尾项目,即便是恒大的有些项目对我们增长是有好处,但也有些是没有的,更是不可持续的。也有一些项目,两三年里是有贡献的,但中期里可能就没什么贡献,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拖累,浪费了大量的这种资金和机会。

另外,还要检查我们市场,我们的市场经济环节是不是足够好,可以支持发挥市场主体的判断能力吗,当我们察觉不到市场发生变化时,市场的敏感度可以发挥分散化的这种决策机制吗?民营资本信心的缓和,预期的改善不是一天两天的,是长期的,因为大家更关注的是资本未来预期的收益如何。如果市场环境不好,赚不到钱,企业还会继续干出力不讨好的事么。

哪些行业投资最不景气?

民间投资量上不来,现在属于比较复杂的情况,很多行业都有,也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现在民间投资最不景气的。

比如房地产行业,国家很多的房地产项目都是我们的民营房地产厂房做的,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多是本地的或者是本省份的房地产企业在做。房地产投资在全部投资比例上,差不多要占据三分之一的量,在全部民间投资的体量中,也有将近一半的份额。这方面的投资信心以及投资额度上不来,连带着什么建筑装修这类行业投资都上不来。

为什么房地产投资信心不足?当然,像政策性上的原因,三道红线降杠杆有些急促,或者人口、城市化率啊等等这些基础参数的变化导致的主因是要解决房地产投资低迷的问题,这些已经不是单纯靠一项政策就能刺激的。

除了房地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服务行业投资也不行,很多餐饮连锁企业都在关门,更何况小饭店小吃店这类了,再或者是旅游,很多个人干的小旅游公司已经承受不起疫情了,早就倒闭了,很难再去投资了。除非我们经济慢慢复苏了,这些小旅游公司慢慢的接到团了,才能继续做旅游。现在是很多民营的中小企业压力很大。

现在民间的制造业投资这一块下降的也很厉害。那么原因是什么?因为大家对于出口这个预期也不高,有些企业是靠着出口投资驱动的,出口越多越赚钱,越活越。这些企业可能也在等政策性的相关利好或者是相关补贴,如果没有,或许有些企业就想转行,或者直接躺平,一家两家没什么关系,若是几百家上千家都这样,就成问题了,问题就大了,这是民营资本的躺平。

有些民营资本对于之后的一些政策环境,或者说在国资民资之间的这样的一些战略定位,内心还存在着很多的顾虑,之前我们看国家管理平台经济的事情,有些平台资本进入到一些非经济领域带来的各种乱象。国家除了一些管理条例,整顿了资本的无序发展。背后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支持,觉得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壮大了触及到垄断等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市场总会调节的,他们觉得民营资本的手脚伸不开,久而久之一些资本开始躺平,或者说资本投资低迷。

开头我们也提到了,我们的股市也低迷,你去看看印度的股市,再来看看我们的股市,是有很明显的对比。

2022年的印度股市估值普遍被认为偏高,可到了今年上半年,代表印度股市的Sensex30指数涨幅达7.57%,特别的坚挺。还有美国的纳指、日本的日经225指数就更不用说了,纳指的反弹很好理解,今年ChatGPT的问世引发了人工智能(AI)的火爆,不管是我们A股还是美股,人工智能板块都迎来了一波大涨。

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在他们经济转型以及升级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或者债权融资转向股权融资。再或者科技创新。这些离不开稳定向上的股市。上市公司维持研发搞创新的事什么?是流动性,是钱,钱从哪里来?主要还是依靠股市,比如IPO和再融资,但如果股市持续低迷,IPO和再融资是很难进行的。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4066a63b00fc066383d8042d2c4d8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