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8月21日,在巴黎天刚破晓。文森佐•佩鲁加把墙上的一幅画取下,从卢浮宫的后梯溜走。他很接近自由了,出口就在眼前,此时他遇到了两个问题:门锁住了,且后面的脚步声正在接近。藏在佩鲁加手臂下的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它可说是现今全世界最有名的画作。但它是怎么爬到这个地位的?一般认为达·芬奇在1503年开始创作这幅画。是一名佛罗伦斯商人请他画的,商人想要一幅他妻子丽莎•格拉迪尼的画像。达·芬奇持续投入了十多年在这幅画作上,但到过世时仍然没有完成。
达·芬奇在一生当中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人类光学研究,让他能成为某些艺术技巧的先锋。在《蒙娜丽莎》中可以看到一些,他用“大气透视”法让较远的影像较模糊,产生出有深度的假象。他也用“晕涂法”创造出颜色之间的细微渐层,让他描绘的形状有比较柔和的边缘。这一切都很不简单,但这样就足以让《蒙娜丽莎》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画作吗?许多学者认为它是很出色的文艺复兴画像——但还有很多这样的画作,且历史上满是伟大的画作。
的确,《蒙娜丽莎》能有享誉全球的名声,有很大一部分是仰赖画布外的因素。法国国王法兰索瓦一世买下了这幅画,在达·芬奇过世后开始展示它。接着1550年,意大利学者乔尔乔•瓦萨里出版了一本很受欢迎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传记》,包括达·芬奇在内。这本书被广为流传,翻译为许多语言。书中滔滔不绝地描述到《蒙娜丽莎》栩栩如生到了可以催眠人的程度。
经过多年,《蒙娜丽莎》成为法国皇家收藏品中最让人羡慕的作品之一。它曾被挂在拿破仑的卧房中,最后被公开展示在卢浮宫里。在那里访客蜂涌而至,一睹这曾经被贵族私人拥有的宝藏之一。
到了十九世纪,有一连串的欧洲学者再次把 《蒙娜丽莎》夸大宣传,迷恋该画作的魅力到了引人注目的程度。1854 年,阿尔佛雷德•杜姆尼尔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流露出“变化莫测的吸引力”。一年后,泰奥菲尔•哥提耶写到她的“嘲笑般的双唇”以及“承诺一种未知愉悦的凝视”。1896年,华特•佩特把蒙娜丽莎描述成永恒女性之美的具体呈现。
进入二十世纪,该画像成了世界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所陈列的代表性作品。但《蒙娜丽莎》尚未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是佩鲁加在1911年的偷窃协助它的名声冲上前所未有的高点。佩鲁加曾受雇制作卢浮宫的玻璃柜,所以他被锁在博物馆中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他很幸运,当一名工人在楼梯井遇到他时,他就协助佩鲁加开门,让他扬长而去。
这次偷窃上了国际头条,大家都跑去看曾经挂着《蒙娜丽莎》的空墙。警方访谈了佩鲁加,因为他曾在卢浮宫工作,但他们始终没有把他视为嫌疑犯。同时,警方也审讯了巴勃罗•毕加索,因为他和先前的卢浮宫窃盗案有关,但最终还是让他走了。有两年的时间,佩鲁加都把这幅画藏在底部有夹层的手提箱中,接着把《蒙娜丽莎》走私到意大利,并安排要将它卖给佛罗伦斯的艺术品经销商。佩鲁加把自己视为意大利爱国者,把过去大师的作品归还。但他并没有被以这个名义颂扬,反而马上被逮捕。
偷窃之谜解决后,《蒙娜丽莎》再次被展示给大众欣赏。报纸也宣扬了这个胜利的故事。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观念艺术家马塞尔•杜尚把它改造成可笑的作品:纳粹艺术窃贼想得到它;纳金高唱和它有关的歌曲;去博物馆的人用石头、油漆、酸,和茶杯来攻击它。
它被创作出来的五百多年之后——眉毛和睫毛早就淡去——《蒙娜丽莎》被保护在防弹、防地震的玻璃箱中。它现在代表的可能比较不是模范级的文艺复兴画像,比较是个证据,证明我们如何创造和维护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