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每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句脍炙人口的话,出自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而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正好是她的爱人胡兰成有了外遇,她离开胡兰成之后。
张爱玲
张爱玲用细腻的笔触,将人物背景锁定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并告诉我们:爱情之路上,许多时候都是在抉择,既然有了抉择,就会有错过,那么接踵而来的遗憾亦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正如陈永光所说,这篇小说还体现了张爱玲的女性主义立场和批判精神。
红玫瑰
佟振保这一生的红玫瑰,大抵是两个人,其一只在他的记忆中勾勒出朦胧的影子,那就是他的初恋——玫瑰。
那时他还是个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留学生,青涩地拒绝了玫瑰的求欢,还因此获得了一个"柳下惠"的名称。不过,当时既然选择了"君子"行径,之后在午夜梦回时的遗憾当然就只能自己承担了。
剧照:红玫瑰王娇蕊
而后他回了国,在一家外商公司谋了高职。租住老同学王士洪的屋子。也是在此时,
他邂逅了他的另一朵真正的红玫瑰——王士洪的妻子王娇蕊。
这个明媚的女子任性、放浪却又不失童真。她会为了保持苗条而刻意只吃一点点主食,却放不下更容易让人肥胖的糖;她会在被人调侃脸上有肉的时候娇俏地说道:"那是我去年吃的羊肉";她会穿极绿的裙子搭配粉红色的内衬,却一点不显得违和。
从初见开始,佟振保就抑制不住自己对她的喜爱。于是在王士洪出去工作没多久,在王娇蕊有意无意的撩拨之下,他们就在一起了。
很快,王娇蕊就深深陷入了对佟振保的爱之中无法自拔,她渴望和他永远在一起,还因此要求与王士洪离婚。
剧照《红玫瑰与白玫瑰》
可是佟振保根本就没想过这些,虽然他心里也有她,但是他无法承受"与朋友之妻有染"这种消息对他名声带来的打击,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浪荡的女人做他的妻子。尽管王娇蕊再三表明自己的真心和改过自新的决心。
最终佟振保从她的世界抽身,而她却依然选择了离婚。
在爱情与名声事业中,佟振保与大多数男人一样选择了后者,而王娇蕊却如大多数女性一样选择奔赴前者。
张爱玲笔下的这朵"红玫瑰"与她有着相似之处,因为她和她一样对爱情有着如火的热情,即使胡兰成是有妇之夫的时候,张爱玲仍然一心一意地爱着他。
剧照:佟振保
白玫瑰
做出选择之后,佟振保冷静了下来,心中却仍然笼罩着一抹悲凉。而后在母亲的撮合下,他娶了他的白玫瑰——孟烟鹂。
这个身材单薄,羞涩内向的女子给人的感觉只是笼统的白,娴静而缺乏生气,她无法唤起佟振保的爱,也没能引起他的注意。
可是她对佟振保的崇敬却丝毫不减。由于家里没有一个活泼大方的主妇,佟振保会经常选择在外面请客吃饭而不是回家。
家里偶尔有客人找他时,孟烟鹂总是小心招待,总是会站在佟振保的立场想为他博得好名声,却没有把握好方式,最终二人心生隔阂。
后来,家里来客人的情况更少见了,她的女儿也被送到了学校,再无人与她搭话了,她就会打开收音机,只有她心里清楚,她只是想听到人声而已。
她不出门,不交际,连"最好的户内运动"也不喜欢,总是空洞寂寞的样子。
剧照《红玫瑰与白玫瑰》
这使得佟振保开始常常在外嫖妓,越发的对她不感兴趣了。
在这一场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博弈中,显而易见是红玫瑰占了上风,她虽然没在佟振保身边,却在他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诚然,佟振保的这个关于婚姻的抉择给他带来了莫大的遗憾,也削减了他的许多快乐。可是,如果重来一次,他应该还是会这样选,因为他不舍得拿他的好名声去做赌注,所以宁愿自己咽下这人后的苦果。
其实,无论在什么时代,单单有爱情,都敌不过现实的。
双双颠覆
本来在他的心中,王娇蕊的妩媚多姿,浪荡洒脱已经定格在了他离她而去的那天,那个活泼大胆又不适合娶回家的女人总是会在一些特定的时刻,从他的脑子里溜出来提醒他,在他的生命中曾有过这么一个人,却是再无法得见了。
而孟烟鹂的怯懦空洞,文弱无趣的形象也已经在他的心里深深扎了根,再掀不起波浪来。
剧照:孟烟鹂与王娇蕊
可是,世事总是朝着意料不到的方向发展。那天,他和弟弟打车,旁边坐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那人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却是他的弟弟先惊叫了起来,他这时才注意到,这女人正是王娇蕊。
不同于以往她留在他心中的印象,如今的她,比以前胖了,看起来也不再是以前活泼放浪的样子了,她变得规规矩矩,是一个可以娶回家的女人了,却失去了以往的神采。
于是,他们开始断断续续地聊起天来。原来她当时和王士洪离婚之后又另嫁了一个人,还生了孩子。如今看来,她不仅是个合格的妻子,更是个合格的母亲了。此情此景让他的遗憾之情更加深了一层。
白玫瑰孟烟鹂
不久之后,他竟然发现他的妻子——那个在他面前一向乖顺的女人竟然和一个面目丑陋的裁缝有了暧昧关系,这样的结果是他意想不到的。
这样反转的结局,使他原本觉得已经在自己掌控之中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里,正是这篇小说的点睛之笔。
这样的转变,决定了这篇小说的价值不局限于解构,更具有构建的向度。即是,在解构男性霸权的同时,确立了女性崭新的性别身份。最终佟振保面对的是王娇蕊变成贤妻,而孟烟鹂追求自己爱情的结果,这使得他失去了主体性。
最终抉择
发现孟烟鹂与一个卑贱裁缝私通,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佟振保对事情的认知偏斜起来,他开始公开嫖娼,还将妓女带到自己家门前引人注目。他想通过这样的事来发泄心中的愤懑。
剧照《红玫瑰与白玫瑰》
最后,当他回到家中再闹了一通之后,文中写道"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这暗示了佟振保最终的抉择——接受现实,并开始新的生活。或许,他是找回了内心的良善,毕竟当初他是有着坐怀不乱"柳下惠"的名声。
在这本小说里,张爱玲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反映的是小资生活的缩影和人类对情感的需求。
在妙趣横生的情节里勾勒出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下,女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红玫瑰"和"白玫瑰"代表的是两个极端,却都生活在困境里面。
"红玫瑰"是热烈而奔放的,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可是最终还是没能摆脱世俗的枷锁,佟振保心中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仍然是当时社会的主流,男人们将道德的限制和行为的限制强加给女性,使她们总是生存在困境中,也因此她的求而不得似是必然的结果。
张爱玲
"白玫瑰"则是封建时代最理想的妻子,却因为无法满足佟振保的原始欲望而得不到他的爱重。
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她们却勇敢地颠覆了自己的传统形象。这样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正迎合了张爱玲的思想,女性应该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