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反思的不是三只松鼠,而是整个中国时尚界:把西方的恶臭当时尚

2021-12-28     狐狸先森几点钟

原标题:该反思的不是三只松鼠,而是整个中国时尚界:把西方的恶臭当时尚

01

近日,有网友晒出三只松鼠2019年10月份的产品宣传海报。

因海报中模特的“眯眯眼”、厚嘴唇等元素,部分网友认为三只松鼠在故意丑化国人。

26日,三只松鼠发布声明表示,“该页面中模特为中国人,其妆容均基于其个人特征打造,无刻意丑化。”

先不说这些海报辱不辱华,从个人感受出发,这海报能叫好看?

当然,有人会说,好不好看,取决于个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确实,一个人的审美,其实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不是有那句话吗?“艺术,要从小培养”

西方国家因为经济上的强势,拥有对时尚的话语权。

西方的时尚界说什么是美,那什么就是美。

那在西方的时尚界看来,亚洲人的眯眯眼,就是美。

我们的艺术生也好,从事时尚工作的国人也好,都被这样的审美观长期洗脑。

那眯眯眼真的美吗?

我不是学艺术,但我相信人都是有基本的美丑判定基线的,你去问下广大人民群众,眯眯眼叫好看?

难道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就不是审美?所谓的艺术家的审美才是?

02

深究下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眯眯眼是西方人对亚洲人的一种嘲笑,是百分百的歧视行为,这是怎么也洗不了的。

最恶心的是,西方人还把这样的歧视带进了时尚界,在审美的价值判定上,把眯眯眼认定为美。

作为曾经弱势的亚洲人,为了讨饭吃,纷纷屈服于这样的畸形审美标准。

正所谓,跪久了,就站不起来了,到最后,所有时尚界的亚洲人,都把这西方的恶臭当成是真时尚。

所以,才有了各种眯眯眼的作品。

我相信三只松鼠不会做辱华、丑化国人的事,从动机上,根本找不到原因。

但三只松鼠还是在宣传海报上翻车了。

原因就是它外包出去的海报设计也好、市场部的审核人员也好,他们长期的审美观告诉他们,“眯眯眼,就是美”。

因为学校里就是这样教啊,时尚界就是这样认定的啊。

陈漫给迪奥拍的照片也是如此,陈漫的过往作品,说明了她的大众审美基线还是在线的。

但一旦给迪奥这样的国际大牌拍照片,画风就变了。

不是陈漫想辱华,而是陈漫接受的艺术熏陶,都在告诉她——“眯眯眼,才是美,是高级的美”。

这不是我耸人听闻。

今年6月份,清华美院为展示2021年学生的毕业设计,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推门者”的时装发布会。

清华两个字在中国的地位就不用说了。

里面的艺术生的作品如何呢?

这发布会叫“推门者”,不好意思,我看完,我想夺门而出了。

这阴间的审美水平,陈漫都只能甘拜下风。

吐槽的话不多说,但这发布会的模特,真的是清一色的眯眯眼。

你看,连清华的艺术生都把眯眯眼认定为高级美,其他在中国从事艺术和时尚的人,动不动就搞出“眯眯眼”的作品,也就不奇怪了。

最近在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也因为“眯眯眼”卷入了丑化国人的争议。

电影我看了,故事拍得确实不错,如果不是“眯眯眼”这事,会是一部备受传颂的佳作。

但剧组的努力,却被一颗老鼠屎给搅黄了。

这颗老鼠屎,就是设计人物的工作人员。

从剧情看,《雄狮少年》确实花了剧组不少心血,而且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去把电影拍好。

有理由相信,他们也请了很厉害的设计师去设计电影里的人物。

但越是厉害的设计师,审美的标准就越西化,因为学校就是这样教的啊。

所以,在设计师的日夜劳作下,终于设计出了电影里的高级美——眯眯眼。

而其他剧组人员的审美也长期被洗脑了,看不出这眯眯眼有什么问题,直接拿来就用。

03

三只松鼠的眯眯眼海报事件爆发后,有人去网暴了海报上的模特,该模特也作了回应。

这里面说的话,我都很赞同。

但唯有一句话,我说下我的看法。

该模特提到,“那是不是说长这样了(眯眯眼)就不该选择模特这个职业?”

“眯眯眼”的确是一种风格,我也不觉得“眯眯眼”是不好看,但是堂而皇之的把小众的“眯眯眼”来代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形象符号,就难免不让人怀疑品牌背后是否在夹带私货。

1999年,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悬挂了一张海报。

这张海报里的主角,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国际名模,吕燕。

那个海报的主题,叫“雀斑与百合花”。

海报中的吕燕,满脸雀斑,塌鼻梁、厚嘴唇、扁平脸、眯眯眼,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人眼中的亚洲人。

之后,在中国的时尚圈里,催生出了一堆“吕燕”。

从某种意义上说,给三只松鼠拍海报的模特,也是一个小“吕燕”,没有吕燕在国际化时尚界的成功,也就没有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大堆“眯眯眼”的作品。

有没有发现,吕燕的现象已经存在20年了,为什么这两年,中国人才开始反思呢?

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以前中国穷,中国人没自信,什么都以西方为师。

西方人认为眯眯眼是高级美,中国人也就从了。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开始自信了,开始反思中国人的审美观。

我相信清华美院的艺术生也好、陈漫也好、三只松鼠也好、《雄狮少年》的剧组人员也好,他们不是在丑化国人,也不是在迎合西方的的审美,而是他们长期被洗脑,扭曲了基本的审美观。

广大人民群众不需要去清华美院学习艺术,也能分出什么是美。

而在中国从事时尚工作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他们要做的,是把学校教的东西去掉,在西方的审美观前站起来,眼里就能看到得真正的美。

04

关于“眯眯眼”这事,有人拿敦煌壁画啊、古代的人物画啊,来说明“眯眯眼”是真的高级美。

还有中国人也有很多小眼睛的,难道那些长着小眼睛的人,就不配做中国人吗?

对于这些诡辩,我一个个来驳斥,让跪久的人输得心服口服。

敦煌壁画和古代人物画,确实是小眼睛。

但你知道为什么古代的画师要把人画成“小眼睛”吗?

是因为“小眼睛”是高级美吗?

不是!

而是古代的画像都是写意的,无法像今天那样百分百还原人物容貌。

而在写意的状态下,画师是不能把人物画成逼真的,因为这会让画作显得恐怖。

这里有一个叫“恐怖谷理论”:人形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在相似度临近100%前,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越像人反而越反感恐惧,好感度降至谷底,这被称之为恐怖谷。

也就是说,在达到100%还原之前,作品仿真度越高,看起来会越恐怖。

中国古代的画师是不知道有“恐怖谷理论”,但他们有基本的审美观,他们知道作画越像,越不好看。

试想下,画师们把人物画成大眼睛会怎样?

没错,就是钟馗的样子。

还有我们平时去各种庙,看到的四大天王人物像,是不是也是大眼睛?

因为画像越逼真,让人看了越恐怖,所以画师当然不可能画“大眼睛”、甚至正常眼睛的人物。

所以“小眼睛”的慈祥、端庄画像,就是画师的首选,也就留下了现在敦煌和古代人物画这些作品。

这是古代的。

到了现代呢?

现代的油画,是可以100%画出毫无差别的人物像,蜡像馆的人物造型也是可以100%还原。

更不用说有相机了,这就是真实还原人物了。

到了现代了,那些艺术家们还需要用“小眼睛”来避开“恐怖谷理论”吗?

不需要了呀!

那为什么西方的艺术圈,还把“小眼睛”的美强加给亚洲人?

他们真觉得“小眼睛”美,为什么他们的模特不用小眼睛?白人又不是没有小眼睛。

中国古代公认的美女,长什么样子,我们无从得知。

但自从有了相机后,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美女能代表中国的美。

公认的民国四大美女,哪一个是“眯眯眼”了?

中国人不傻,知道什么好看和不好看。

只不过被西方洗脑多了,就真去认为亚洲人的“眯眯眼”才是高级美。

敦煌画像和古代人物画,呈现“小眼睛”是因为要避开“恐怖谷理论”,到了可以100%还原人物的现代了,真正能代表中国的美女,是民国的四大美人,“小眼睛”从不代表中国的美。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驳斥,就是“长得小眼睛,是不是就要开除中国国籍”。

长相是爹妈给的,这没问题,中国人里有小眼睛,西方人其实也有,每一个人种都有高矮胖瘦。

不是说你长得小眼睛不是中国人,而是说你不能代表全部中国人,尤其是代表中国人的审美观。

西方人不会拿他们的小眼睛去做模特代表他们的美。

但西方人偏偏就拿小眼睛来代表亚洲人,这不是以偏概全的歧视,是什么?这还能洗?

你让下面这张图的西方美女去代表西方人的美,你觉得大部分的西方人认不认?

西方拿眯眯眼辱华这事没法洗,这是赤裸裸的歧视,人家歧视你,你还自我找原因?

这真的跪久了,忘记怎么走路了。

本文由狐狸先森几点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12343241_120099845-sh.html


















如何对待穷人

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