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新赛季开打前,一位裁判委员在公开培训中点名广东男篮球员徐杰的抱人防守,引发了外界的热议,特别是针对抱外援的尺度问题。
徐杰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做出回应,配文是:“公平公正,公开可?”,并附上一个闭嘴的表情包。
就这种学术交流会议中以徐杰为例子是否合理的问题,目前网络上存在各种声音。尤其是关于裁判的吹罚尺度,球迷们也对CBA裁判的吹罚尺度感到困惑,怀疑是否有必要拿徐杰作为公开的例子。而CBA裁判的吹罚尺度几乎和FIBA的不同,导致徐杰在国家队比赛中采用的抱人方式策略,在FIBA比赛中却被给予不同的吹罚。
究竟是我们的裁判技术超级先进,还是说FIBA裁判并不认可CBA裁判的业务能力呢?
如果CBA裁判按照FIBA的标准,实际上抱人防守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很多小个子后卫的生存法则之一。像周鹏曾提到,对付头号得分手的首要防守策略就是紧贴对方,这在杭州亚运会上布莱尼的出色表现也可以证明。
徐杰在CBA的防守中采用抱住防守球员的方式并不罕见,很多重要比赛都出现过类似情况,而且不仅仅是徐杰一人,赵继伟、程帅澎等国字号后卫也有相关经历。那么裁判为何选择指责徐杰呢?或许只有徐杰自己觉得这不太公平。
针对此事,CBA裁判的业务水平需要更趋向于FIBA的标准。是选择放宽轻微对抗犯规的惩罚,还是加强对手部动作的限制,乃至更鼓励身体对抗,这些都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标准,而不是在国内赛场和国际赛场上设立完全不同的规则。否则,这可能会使得中国男篮国家队球员在国际赛场上适应裁判的吹罚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如郭艾伦等球员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犯规的困扰已经多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