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海牙是一座滨海城市。在这座城市的海边,坐落着一幢宏伟气魄的建筑,是海牙赫赫有名的Kurhaus酒店,音译为库尔豪斯大酒店。不过,海牙当地的华人却称呼这家酒店为“李鸿章大酒店”。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座酒店与晚清名臣李鸿章有什么关系?
这与100多年前李鸿章那次访问欧美之行有关。
1896年3月28日,李鸿章带着李经方、李经述及其他相关随从人员,从上海启程,乘船前往俄国参加当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并借此机会顺道访问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8个国家,整个行程9万里,横跨三大洋,历时190天,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
李鸿章的访问行程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站访问了俄国,接着第二站访问了德国。德国与荷兰接壤,因此李鸿章结束了在德国的访问后,就直奔荷兰而去。
荷兰是位于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弹丸之国,可是在17世纪,荷兰是世界航海和贸易强国。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荷兰有1.5万艘,比英国、法国、德国船只的总数还多。那时候,1.5万艘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李鸿章来到荷兰后,受到了荷兰王室的隆重接待。他们被安排到荷兰最豪华的海牙库尔豪斯大酒店住宿。当天晚上,年仅16岁的荷兰女王威廉明娜移驾库尔豪斯大酒店“水物凝思宫”,亲自宴请李鸿章等来自遥远中国的贵宾,为他们接风洗尘。
由于威廉明娜尚未成年,暂时由母后埃玛公主摄政。不过,威廉明娜是荷兰国家的象征,由她来接见李鸿章,体现了对李鸿章的尊重和重视。
按照荷兰王室礼仪,荷兰女王举办的宴会结束后,还举行了一场歌舞晚会。载歌载舞,歌舞升平。李经述也以参赞官的身份,参加了这次欧美之行,他在回忆录《李袭侯遗集》中记载了这次宴会的盛况:“宴毕,优伶献歌舞之技,珠喉玉貌,并世无伦。”
不仅如此,当晚荷兰主办方还在海滩上空放起了精彩纷呈的焰火,让人啧啧称奇的是,焰火在天空中组成了“千岁李鸿章”5个汉字。由此可见,荷兰方面为了欢迎李鸿章,的确做足了功课。我们知道,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也是实力派大臣。在西方人的眼里,李鸿章是除了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之外最有实权的人。皇帝是“万岁”,李鸿章不就是“千岁”了?
当然,当时信息还是不畅通的。其实在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美8国时,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实权职位已经被撤去了,只剩下文华殿大学士一个虚职,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
李鸿章这次访问欧美,旅途不免有些不愉快的事情。现在,荷兰人的热情和礼遇,让他高兴至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歌:“出入承明四十年,忽来海外地行仙。华筵盛会娱丝竹,千岁镫花喜报传。”意思是说,我当了40年官,现在奉命出使到荷兰这海外仙境。北海的海边举办盛会,欣然放灯花,其中就有我的名字,特此记录下来。在这首诗的后面,李鸿章还补充叙述了创作这首诗歌的前因后果:“荷兰多文学。奉使过此,官绅召饮北海之滨,张乐放灯花,中现有千岁李某五字,可谓善颂祷矣。诗以纪之。光绪廿二年五月廿五日,即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六年七月五日,李鸿章。”
后来,李鸿章在宴会上所作的诗词被收入《李文忠公遗集》(第六卷),加标题为《荷兰海口浴堂夜宴口占》,并将一些字眼改掉了。
李鸿章在荷兰访问了3天就离开前往比利时,但他给荷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下榻的库尔豪斯大酒店被荷兰华人称为“李鸿章大酒店”。
那么,李鸿章当初为什么会被安排在库尔豪斯大酒店住宿呢?这是因为,库尔豪斯大酒店装饰豪华,堪与皇宫相比。1887年6月9日,库尔豪斯大酒店投入使用后,第一个入住并且签名的名人就是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及其母亲、摄政王埃玛公主。在很长的时间里,库尔豪斯大酒店专门用于接待各个国家的首脑。
多年以后,李鸿章的曾侄孙到过海牙,在库尔豪斯大酒店亲眼看见了李鸿章所写的那首诗,还和酒店经理一起合过照。